冯秀娟
摘 要:高三数学综合复习不只是把以前学过的知识再回顾一遍,重要的是把学过的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搞清楚,把以往所学的知识综合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三基;三部曲;应用
进入高三阶段,由于各学科知识量大幅增加、知识难度大幅提升,导致学生的学习难度加大。尤其是数学课,习题量的大幅增加会使学生明显感到学习压力骤然增大,觉得数学科的学习是一件枯燥无味的苦差事,进而放弃繁重的学习任务。因此,如何上好高三数学复习课就成为众多数学教师和家长关注的问题。
高三数学综合复习不只是把以前学过的知识再回顾一遍,重要的是把学过的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搞清楚,把以往所学的知识综合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三数学复习,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复习方法与侧重点各不相同,要求也逐步提高
一、基础复习阶段——回归课本,系统整理,构建数学知识体系
第一轮复习其重点是“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复习。目标是全面、扎实、系统、灵活。学生极易忽视复习课中重要例题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这一阶段,就应查缺补漏,梳理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整体把握数学认知结构,老师将带领学生重温高一、高二所学过的课程,但这绝不是以前所学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对旧知识产生全新认识的重要过程。也就是要以新的知识内容为线索把旧知识贯穿;以新的逻辑顺序、思想方法为线索把旧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以新的问题角度为线索把旧知识进行串联
二、综合复习阶段——综合深化,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在这一阶段,应以方法、技巧为主线,主要研究数学思想方法。在复习中要注意把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作为目标,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探究与创新能力。扩大新视野,完善高考要求的知识结构,优化思维品质,从根本上提高数学素养。这些都是数学复习中必须重点突破的方向和追寻的目标。新课标理念下高三数学复习课模式应该体现在:第一层次是学生在头脑中对知识点和解题方法的简单再现;第二层次是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融入了学生积极的思考,使得学生达到对知识理解的加深和应用能力的提高;第三层次解决相应问题中“容易出错和被忽略的问题”,加深印象,尽量在今后的学习中减少和避免类似的错误。我们可以借鉴这样的模式:教师有意设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现易犯的错案→学生自己评价判断、发现问题→师生共同分析、纠正错误、解决问题。这样的“三部曲”就很好的避免了教师主观以自己手(口)展现学生易犯的错误,让学生积极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防止教师的“包办”和“灌输”。在这样的课堂上复习已不再是传统意义的“复习”,它不是把上过的课再上一遍,让学生体验到的也不是把走过的路再走一遍,而是有所创新,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走一条似曾相识的新路,并从中感受到进步和成功的快乐。它是一个达成新知的连接点,用前瞻的眼光去回顾和总结“过去”,达到另一个新的高度。
三、强化复习阶段——强化训练,提高应试实战能力
第三轮复习,大约一个月时间,也称为“策略篇”,这一个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综合训练一方面是“三基”的又一次全面覆盖,另一方面是对课本重点与考点有针对性的强调,它的综合性和仿真情景都是平时做作业或单元过关所无法替代的。是实战前的演习和热身。以便考生把最佳竞技状态带入考场。 在课堂教学结构上,更新教育观念,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尤其复习课不能由教师包讲,更不能成为教师展示自己解题“高难动作”的“绝活表演”,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地探索活动中实现创新、有所突破,展示自己的才华、智慧,提高数学素养和悟性。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而这些都应以学生为中心。
四、备考迎战阶段——心理调节,适应高考及注意事项
在这一阶段,教师将复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以前学的重点,难点,方法,思路都是以老师的意志为主线,但是 ,现在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实践,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即变单一的传授方式为学生自主体验、探究等学习方式。学生要直接、主动的研读是《考试说明》,研究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掌握高考信息,命題动向
总之,复习课应该整理知识、技能,但形式上、方法上可以多样化,以数学题带知识复习是一个好办法,但是怎样选题,以什么为线索选题却大有学问,否则容易上成习题课。以另一线索组织教学内容,要求让学生参与;最好还要有点拨与总结,有新东西,像华老所说的“生书熟讲,熟书生讲,”似乎在复习,但把新东西讲进去了。要做到这样,还需要广大教师研究新课程,积极探索复习课的创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