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丽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随着逐步发展,相应的体制改革也在进行。由此引发的违反公平正义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依法治国是构建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对于违反公平正义的现象,我们应该运用法律来加以规定。如何通过依法治国来实现公平正义是当今社会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民主立法、依法行政、自觉守法是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环节和基本途径。本文将通过对依法治国和公平正义的深刻阐述来进一步探讨当今中国在法治社会下如何很好的实现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的权利。
【关键词】依法治国:公平正义;和谐社会;权利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3-090-01
一、依法治国
(一)依法治国的渊源
依法治国是人类在历史进程中经过共同努力和不断摸索取得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的崇高理想。其真实意义是以市场经济的相当发展为经济基础、以民主政治的相当完善为政治基础、以发达的权利义务观为核心的精神文明为思想文化基础的。依法治国的思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更替而不断发生着变化。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依法治国
社会主义法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保障,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过程中逐步提出、发展和完善的。社会主义依法治国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与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根本判断标准,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总而言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思想的重大发展。
二、公平正义
(一)公平正义的含义
公平一般就是事物之间相比较而言,正义是就事物的意义和道德标准相比较而言的。公平是正义的一种承载和体现,正义是公平的价值和要求。
(二)中国共产党对实现公平正义的不懈努力
公平正义产生于人类社会历史中,那么对于如何判定公平正义的基本标准,如何判断人们对社会历史道路选择,白认就会产生公平正义观在历史上的分歧。中国共产党用实践证明其走的是受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的体现公平正义的人间正确道路。
江泽民提出的“二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我党追求公平正义的执政理念密不可分。公平正义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也告诉我们只有做到全而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才能使我们的经济社会和目标都能达到更好实现公平正义的程度。习总书记在十八大也指出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党始终保持高度清醒的认识,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并且付出了行动,也得到了世界的尊重。
三、通过依法治国来实现公平正义
(一)科学立法实现公平正义
立法的过程就是正义分配的过程,这是亚里士多德在正义论中明确指出的。我也较认同这一观点,立法其实就是将社会利益更合理的分配。其功能在于合理分配社会利益,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因此,实现立法的分配正义需要通过科学的立法程序。科学立法需要充分发扬人民民主,让各利益阶层代表和群众参加到立法中来,给予他们能有效表达诉求的权力。与此同时,科学立法也需要听取当今在立法领域专家的宝贵意见。最后形成共识写入法律。因此在立法过程中对行为价值的认同或排斥、对社会关系的价值定位,都显现了人们对社会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的要求。把利益需要当做一种核心价值尺度来要求和评判立法活动,并以立法对“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的确认为其价值取向。
(二)严格执法实现公平正义
在现代法治思维下,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严格依法办事,自觉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就是最重要、最基本、最有效的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司法民主是人类司法程序源远流长的梦想之一,在现代法治社会,它已经跨越国家成为不同国家的共同司法理念。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吸收普遍民众作为人民陪审员,与职业法官共同组成合议庭审判案件的制度。人民陪审团制度的设立的懿旨在司法公正,促进司法公开,加强司法独立,强化司法监督以及利于普及法制教育等方而起着积极作用。
严格执法与法官制度是密不可分的,法官制度主要代表着我国司法改革的力度,而司法改革力度直接决定了我国法治的文明进度。法官制度中存在的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在法官的选拔上,其考察的并不全而,不利于选出能力较强的法官人选。其次在制度体系上,法官制度的高度行政化,导致法官更多的是成为意志的执行者,失去了应有的独立性。因此,需要提高法官的准入资格,严格控制法官的质量。重新设立司法区,打破司法机关按照行政区划设置的局而。
(三)自觉守法实现公平正义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社会和依法治国的主体。宪法和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人民利益訴求的制度表达,因此,全体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就是尊重白己的意志,维护自己的权益。我国公民目前对于守法有二种状态,第一,白觉守法的最高层次,对法律有内心而产生的一种坚定的信仰,对公平正义的坚信。第二,不愿意违法,对法律权威的和国家公权力的敬仰。第二,不敢违法,对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的确信,对于法律强制性惩罚的害怕。第二种不敢违法也是较为普遍的守法心态。不论是哪种心态,只有人人都白觉守法才能创造出实现公平正义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