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贤梅
摘 要:背诵默写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普遍认为背诵默写完全可以依靠学生的自觉性完成,“耗时费力”毫无必要。然而,随着语文学科实际上的“边缘化”,学生对背诵默写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一旦缺失教师有效组织和监管,完成课本上的背诵默写任务实属不易;学生的书面用语规范,作文中的“引经据典”也是空想。背诵默写需要教师的有效参与和监管。
关键词:默写;有效性;检测;方法
梁实秋先生在《岂有文章惊海内》中说,在校上国文课时,老师要求读选自《古文观止》《古文释义》的古文,讲解之后要求背诵默写。并说,此教学法虽笨,却于无形中感知中文文法要义,体悟摅词练句奥妙。可见,背诵默写不仅只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它对文学素养养成也具有重要作用。即便如此,学生对其重视程度并未与之重要性成正比。在教学中,学生不愿背,背得出写不对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背诵默写成了教学中令师生头疼的“老大难”问题。缺失老师监管的背诵默写如想推行更是难于登天。
当今高中生的学习任务繁重,默写仅为考试存在,不考不背,如此功利的想法在学生心中普遍存在。刚刚高考完的学生拉着我的手说:“老师,那篇你忘了检查的《游褒禅山记》竟然有默写,我丢了一分。”话语间不无责怪。自责和愧疚之余,更让我深信:教师从态度和方法上真正重视背诵默写,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它成为形同虚设的摆件。
一、利用课堂,降低难度
要求背诵的篇目往往是文学经典,具有高度的文学审美性,诵读本就是必不可少的审美步骤。充分利用课堂,延长背诵部分的诵读时间,增加学生对文本的熟悉程度,可谓一举两得。教学重点设置偏向背诵部分,理清背诵思路,强化学生理解。正所谓“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很多学生能背不能写,归根结底还是理解不到位。课内熟读成诵,课后默写自然不愁。
二、利用课前,复习检查
学习语文需要永久性记忆,因而有必要强化复习检查,促进暂时记忆有条件转变为永久性记忆。课前读上一两遍背诵内容,或是点名背、小组背、集体背都是检查背诵的有效方式。费时可以不多,但有此环节,学生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无检查反馈的背诵要求。
三、利用碎时,默写检测
解决记的问题,还要解决写的难题。默写是发现和改正错误的有效途径。教学任务完成后的点滴剩余时间可以用来默写,一句两句不拘,一段两段不限,内容可视时间的长短而改变。易错的多重复,不易错的少重复。任何一篇课文中都有可读可背部分,完全可以限定时间,限定内容熟读成诵,诵而能默。天长日久,学生积累起来的语言资源必定可观,也不至于空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
四、早读时间,集中攻艰
难、长部分集中在早读时间“攻艰”,“无事早读”有默写之事,定会增加早读15分钟的含金量。5分钟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追求内容则时间太短,放任自流则时间太长;读与写搭配效果最佳。朗读巩固背诵内容,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消除默写恐惧感;再提高要求限时默写,强化学生背诵的熟悉程度。读保证默得顺畅,写提高读的价值。
五、还权学生,自主批改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六至七人,小组默写由组员轮流批改。每次限时默写完毕后,以小组为单位将本子传到批改者手上,批改者按事先制定的评分标准批改。
学生批改过程及内容如下:
(1)批改,总结易错字、句,并不合格名单交科代表。
(2)科代表在黑板一角写出易错字词句,学生对照自查。
(3)分发本子,学生自行订正三遍。
(4)订正后,重新收回不合格的本子,并组织再次默写。
(5)教师翻阅,帮助订正易錯字词句,解决默写中的“所以然”问题。
学生不善于发现自己的错误,却乐于发现别人的错误。如此批改一则可以发现错误,二则可以纠正错误,三则可以锻炼学生的细心程度,四则可以把教师从批改默写中解脱出来。学生批改也许不如老师批改的细致,但一定会比老师统一批改的记忆更深刻。一人懒惰,却能练就百人“火眼金睛”,何乐而不为。
六、善用竞赛,积极奖励
在学生背诵欲、得分欲最强烈之时,来一场背诵默写竞赛,既可放松学生紧张的神经,又活跃了考前的气氛,还能适时有效复习一阶段文本知识。范围以课本要求默写内容为主,教师教学中要求背诵部分为辅,穿插课本中经典名句。保证大部分学生基础得分的同时,加大区分度,拉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评出优中之优。奖品可以不拘,一支笔、一个本子、一本书,甚至一个糖、一块巧克力,学生喜不自胜。榜眼、探花、状元、小组第一、个人第一、蝉联冠军,争相抢夺,枯燥的默写,令人头疼的默写变得有趣又有利。
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腹有诗书气自华。”可见,语言的积累是准确表达自我的前提和需要,是关乎个人气质与修养的大事。切不可将默写单纯看作得分点。不得不说,长远看来背诵默写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和前提。如今,学生的功利心不可谓不强,自觉性不可谓不差,缺少了老师有效监督和管理,背诵默写只能流于形式。积极主动地督促学生背诵默写应当做日常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加以落实,只要态度积极、方法恰当,定能引起学生重视,得到学生的理解,收到回报。
参考文献:
谢英.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29).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