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区域经济增长的俱乐部趋同研究

2015-10-21 17:47周同恩
华人时刊·中旬刊 2015年3期

周同恩

【摘要】采用多种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在随机框架下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俱乐部趋同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苏南和苏中存在随机性的俱乐部趋同,三个区域配对后形成的新区域内也不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

【关键词】随机收敛;面板单位根;俱乐部趋同

中图分类号:F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3-018-02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经济和社会各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但在总体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省内各区域间却存在极大的非均衡性,由此导致的地区差距问题,同样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地区差距相对应的一个问题是经济增长在各个地区间是否存在收敛性。白Baumol和Abramovitz的开创性论文开始,对经济增长收敛的不同定义和研究方法不断更新。根据趋同的定义可以分为σ趋同、Β趋同和俱乐部趋同等,其中俱乐部趋同的研究相对薄弱。收敛的检验方法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四种:一是横截而分析方法;二是而板数据方法;二是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四是分布法。国内外学者运用不同的方法对经济趋同进行了研究,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MRW分析框架,以人均GDP的增长率为因变量,初始人均GDP和其他控制变量为白变量,建立回归方程,如果人均GDP的增长率与初始水平负相关,称其为条件Β收敛。近年来,随着而板数据方法的发展,也有大量文献运用而板数据分析经济趋同现象,张焕明(2004)运用扩展的SOLOW模型,采用而板数据模型研究得出东中西部存在俱乐部趋同。就江苏省的研究而言,大多文献研究的都是σ趋同和Β趋同,而对俱乐部趋同的研究很少,因此对江苏的俱乐部趋同进行研究是迫切而且有意义的。

以上研究在方法应用和趋同的定义中分别存在以下不足:(1)运用而板数据进行经济增长趋同性研究时,大多数运用的都是而板数据回归分析法及其扩展,如果经济体表现出多个长期均衡,则会趋向于可疑地拒绝不存在趋同的原假设;(2)利用时间序列进行分析时,采用单变量单位根检验存在的“势”(power)值较低的问题,具有较高“势”的而板单位根检验没有得到应用;(3)都是基于传统的收敛(如Β收敛、σ收敛)定义进行研究的,很少有文献研究随机性趋同。鉴于此,本文将在随机框架下,对趋同的定义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而板单位根检验对江苏省的俱乐部趋同现象进行研究。

二、模型、方法和数据

(一)检验模型

随机收敛是在一个动态、长期的环境下,研究这种产出差距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如果两个经济体的距服从平稳的随机过程,即构成了一个稳定的不随时间变化的差异均衡,这时将其称为随机收敛的我们可以将俱乐部收敛定义为具有相似地理特征、经济结构的部分地区,相对于区域均值的出水平具有平稳性。Evansa and Krass提供了一个在而板数据环境下进行随机收敛检验的框架。型的設定形式如下:

其中yit是第i个地区t年的人均GDP,ai表示固定个体效应(fixed individual ects)以控制不同地区独立于时间变化的特定效应,y1、yt-1,yt-i分别表示t、t-l、t-j时刻的各地区的平均人P水平。这是一种ADF检验形式,如果检验表明存在着单位根,则表明任何微小的外生冲击,都会造的持续扩大,则说明不存在随机收敛现象;反之,则说明存在随机收敛现象,任何外部冲击都应时的。

(二)研究方法

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采用而板单位根方法对各地区相对人均产出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所谓而板单验是指将面板数据中的变量各横截而序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单位根检验,考虑以下基于而板数据R (1)过程:

其中,xit表示模型中的外生变量向量,包括各个体截而的固定影响和时间趋势。N表示个体截而成数;Ti表示第i各截而成员的观测时期数;参数p.为白回归系数;μit相互独立且同分布。如果∣pi∣<1,则对应的序列yi.为平稳序列;如果∣pi∣=1,则对应的序列为非平稳序列。

根据p.的不同限制,可以将而板单位根检验分为两类,一类是同质而板单位根检验,假定所有的位包含着共同的单位根,即对于各个不同单位i,pi=p;另一类异质而板单位根检验,放宽了假定,允许而板数据中的各截而序列具有不同的单位根过程,即允许参数pi跨截而变,与第一,放宽了假定,进一步接近了客观现实。

为了保证检验的稳健性,本文同时采用LLC检验,IPS检验,Fisher-pp检验,Fisher-ADF检验,LLC属于同质面板单位根检验而其他的都属于异质面板单位根检验。

(三)数据说明

本文选取2002年到2013年人均GDP的而板数据进行分析,具体的划分为,苏南5市: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苏中3市:南通,扬州,泰州;苏北5市: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同时为了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以2002年为基期利用GDP价格指数对GDP进行调整,用调整过的GDP除以平均人口得到人均GDP。

三、实证分析

利用而板单位根检验俱乐部式随机收敛之前,首先要根据上述检验模型对数据做相应的调整,即计算出各地区的人均GDP,并将各地区人均GDP的自然对数值减去区域平均值的自然对数值,最终根据得到的差值进行而板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详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苏南和苏北的四种而板单位根检验分别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这表明,2002-2013年间,苏南和苏中区域内的各地区经济增长存在俱乐部趋同,即各地区经济增长都趋于各白区域的平均值。苏北地区LLC检验和Fisher-pp检验都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但IPS检验和Fisher-ADF检验没有通过,因此不能认为苏北地区存在俱乐部趋同,各地区经济增长没有形成趋于苏北平均值的态势。

本文对二个区域之间的趋同情况也进行了分析,二个区域之间两两组合可以得到二个组合。由表1可以看出,苏南和苏中构成的新的区域四种检验均拒绝了存在俱乐部趋同的可能性。苏南和苏北、苏中和苏北新构成的两个区域也没有完全通过所有的而板单位根检验,具体而言,苏南和苏北只有Fisher-pp检验没有通过,苏中和苏北区域内IPS检验和Fis-her-ADF检验没有通过,因此也不能认为这两个区域内存在俱乐部趋同。结果表明,苏南和苏中之间的区域差距并没有缩小的趋势,苏南和苏北、苏中和苏北两个区域内的差距有区域均值的趋势,但并不稳定。

江苏省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呈现出的俱乐部趋同现象是区域经济差异程度变化的一种反映,而影响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因素则包括历史因素、地理区位、区域发展策略、中心城市规模、人口增长与劳动力素质、市场发育程度等。鉴于此,我们将江苏省区域经济的俱乐部趋同成因总结为以下两点:

(1)区域发展策略的差异成为导致江苏省区域经济极化的最主要驱动力。区域发展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决策者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日标,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能否协调发展。国家、省级政府给予沿海发达地区的特殊政策,导致了江苏经济区域发展的形成了不同的经济俱乐部。

(2)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苏南各市,白1985年起就享有开放搞活的政策,在全省率先推进了市场化改革。市场化进程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苏南地区的市场化程度更高,优势更为明显。

四、结语

本文在随机框架下,利用多种而板单位根检验方法对江苏省区域经济增长的俱乐部趋同进行了研究,研究时只使用了各市人均GDP这一数据,遵循让数据自身说话的原则,并没有引入其他分析变量。通过分析我们发现:(1)苏南和苏中存在随机性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即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内部,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有趋同的趋势,俱乐部趋同的存在表明各区域内部经济发展在规模和产业结构上存在较大的相似性,同时也表明相邻的城市比相距较远的城市更有可能具有相似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从而具有相似的发展路径。(2)由苏南、苏中和苏北两两配对构成的新区域内,各地区经济增长都不存在俱乐部趋同。其政策含义是:从长期来看,进一步缩小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经济政策等原因引起的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差距,促进不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统筹区域发展策略,保证苏南和苏北在发展过程中享有一致的、公平的政策環境,协调南北经济;各地区应根据发展基础和潜力,明确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显然,在本文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政府如何采取相关的政策措施,缩小各地区的差距,无疑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深入研究各种因素对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程度,为提高政府有关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缩小全省范围内的地区差距提供一些参考,这也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l]Mankiw, N.Gregory, Romer, David, and David Weil.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7, 1992:407-437

[2]张焕明扩展的Solow模型的应用——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性差异与趋同[J】.经济学(季刊),2004(3):605-618

[3]张雅静,张庆君.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与收敛性——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税务与经济,2007(4):29-35

[4]程建琏玉君.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协整分析[J]经济科学,2005(5):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