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宗村为基础对枣庄农村生态建设进行分析研究

2015-10-21 19:28柳婷婷
房地产导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现状

柳婷婷

【摘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发展是党和政府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国家现代化的重大方略,生态农村是在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针对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协调问题应运而生的,是农村未来发展的理想模式。枣庄市创造性启动的以生态农村建设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为枣庄市生态农村建设提供了机遇,并且已经涌现出一批生态农村建设的典范。本文在对有关生态农村建设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枣庄市实际,总结出适合枣庄生态农村建设的模式,为生态农村建设在枣庄市乃至全國的全面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生态农村建设;现状;工业反哺农业

1、研究背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但第一产业的发展程度远不及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三农问题成为当今社会中显著的问题。生态农村是针对当前日益突出的三农问题而提出来的,是农村持续、健康发展提的一条可能实现途径。生态农村是指运用农学、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学和社会学的原理,在保证农村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前提下,通过对农村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结构的优化设计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农业高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1]。生态农村建设是以乡村为基础单位,以生态农业为主导,通过提供高附加值的生态农业产品,以及相应的加工工业,全面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生态农村的建设,实现农民生产方式、生产环境的全面改善[2]。建设生态农村是山东省枣庄市推行农村建设改革的主要内容。本文拟从枣庄市生态乡村建设整体规划入手,以乡村为基础单位,以生态农业为主导,通过提供高附加值的生态农业产品,以及相应的加工工业,全面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做好生态农村的建设规划,进而探寻适合枣庄生态农村建设的典型模式。

2 、生态农村发展模式的设计

在具体的生态农村模式设计时需要遵循生态整体设计的原则[3],即生态与经济相结合、城市与农村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当代与后代相结合、人为与自然相结合、分类指导的原则。

生态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用“生态优先”战略思想来指导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从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社会文明等方面因地制宜地进行全面生态化建设,并突出生态农业在生态农村建设中的主导地位。

生态农村的模式设计包含生态人居、生态经济、生态环境与生态社会四个基本要素,每个要素又包含多个方面,但具体到不同的类型区域,结合当地的资源环境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每个要素又表现出不同的内容与形式,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态农村模式类型[4],这里将生态农村分为生态农业型、生态住区型、旅游观光型、生态保育型、生态家园型等五种基本模式类型。

3、枣庄市文明生态村创建的典型案例

坐落于滕州西南部的大宗村, 一直以“工业兴村”、“科技兴村”、“生态强村”、“人才富村”作为发展战略方向。大宗村已发展企业18家,产品涉及10大行业,120个多个品类。大宗村把生态和工业和谐共存、优先发展生态,力求经济与环保的双赢作为工作重点。广泛开展了诸如争创“绿色街道、绿色学校、绿色单位”等活动,全力构筑绿色农村。

大宗村依靠工业富裕起来了,他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工业反哺农业”为主体,围绕建设和谐富美新型生态农村的目标,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划、建设,使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形成一条独特的乡村风景线。统一高标准修建住宅小区,用节省出的土地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大大节约了土地,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循环经济合理发展,而且从根本上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带动农民增收,进而促进农业、农村的发展。实现了以 工业反哺农业,全力建设和谐富美新型生态农村的目标,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生态建设,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宗村模式”。同时,大宗村的农民与企业建立了利益联结关系,形成了良性互动。

为提高村民素质,提高村民精神文化品位,村委制订出台了《大宗村规范化管理公约》、《大宗村文明公约》;组织人员创办了村级报刊;为村民建成了藏书量为30000余册的图书馆、高标准的阅览室;建成了老年活动中心、职工俱乐部、青年之家、儿童乐园等。此外,村委还组织了农民运动会、大型灯盏活动、全民健身运动,以及开展了各种文化娱乐和“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优秀职工”、“生态文明户”等评选活动。

4、枣庄市文明生态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相应对策

枣庄市文明生态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农村村民收入的提高、基础设施的完善、生活生产环境的改善、村风民风的优化等,但是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问题包括:文明生态村的建设缺乏科学、合理规划;生态文明村建设存在浮于表面、做表面文章现象;生态农村经济发展存在走出去和引进来的瓶颈。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进行解决:

(1)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生态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发展过程中必须树立长期规划、建设的思想,制定科学的发展纲要和规划,明确发展方向,突出发展重点,既要经济发展,又要文化进步;既要敢想敢做,又要注意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和保护;既要村与村之间相互帮助,齐头并进,又要立足本地,突出特色,不能搞“一刀切”、“一把尺”或“齐步走”。

(2)建立上下级之间、村与村之间的工作协调机制。工作协调机制的建立可完善对生态农村的财政支持和政策协调,调动农民积极性,建立生态农村建设良好氛围。

(3)建立监管机制和完善问责机制。生态农村建设会涉及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投入,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有助于各种资源的合理应用,避免资源浪费和滋生腐败;同时进一步完善问责机制,对在生态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纪现象,坚决予以查处。

讨 论

以生态乡村建设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探索了一条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农村基层党建的新路子,这条路是高效、集约、合理的利用土地,促进农村资源综合利用的必然选择,为生态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趋势。但由于生态乡村工作是一项创新性的建设工作,村村的特定条件不同,尚无成功的经验借鉴、无现成的模式套用,并且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项目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牵涉到很多利益关系。因此,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5]:

(1)生态乡村建设,要充分考虑农民长远生计,按群众意愿办事,并接受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坚决避免片面追求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的倾向。

(2)土地综合利用还要保证农民的决策权、知情权和参与权,让农民全程参与项目的决策、实施、监管,在项目规划、住宅设计、农田整理方案等方面,实行听证制度,做到整治前农民同意。

(3)在生态乡村建设中,要留出适当数量的园地、林地、菜地,便于居民生活,合理划定生活区、生产区和服务区,完善农村教育、医疗、商业、文体等设施。

(4)生态农村建设必须配套水、电、气、供暖、道路、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鼓励采用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等可再生农村新能源供气和供暖。新型农村建设和生态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黄顺基. 生态文明与中国的发展.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5(3):5-10

[2] 李来定. 朱键荣.宝应县生态农村建设实践.环境导报,2002,3:26-27

[3] 王祥荣. 城市生态规划的概念、内涵与实证研究.规划师,2002,4:12-15

[4] 朱跃龙. 京郊平原区生态农村发展模式研究,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 《山东省关于加强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意见》

猜你喜欢
现状
黔东农村地区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状况与调查研究
卫生类高职校“专接本”的现状和管理对策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高职数学中微积分的教法讨论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