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晟楠
【摘 要】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精神积淀,但在如今这个信息全球化的时代中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却面临着挑战和冲击。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当今社会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就中职美术欣赏课需要突出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关键词】中职;美术欣赏课程;传统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中华民族泱泱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随着时代、地理、环境的变迁,发展出了多姿多彩而又有别于其他国家的灿烂文化。美术作品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植于中国文化的肥土沃壤,生长出独树一帜的艺术形态。仅儒道两家的哲学思想,就为中国美术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儒家以务实的态度和伦理道德方面的理论,影响着艺术家的气质。道家又以务虚的思想和天人关系的探索,渗透着艺术作品的风格[1]。自古文人墨客借笔墨抒情感怀,民间百姓借传统工艺传递祝福,统治者借宫殿建筑展现皇权威严……在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背后蕴藏着的是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笔者认为,美术欣赏课作为一门公共课程,不应仅重视作品形式的欣赏,更应深入挖掘,突出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一、美术欣赏课需要突出民族传统文化内涵
(一)优秀文化需要传承
1.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反传统与重视民间艺术的争论始终不绝于耳。鸦片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急需通过向西方学习来实现自主、独立和富强,需要废除传统中封建落后的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中国正迅速地发展和崛起,我们不能仍旧选择亦步亦趋地紧随发达国家的文化发展,相反,我们要以更加自信的姿态,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长处去影响全世界,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
2.傳承的紧迫性
历史曾给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伤害,而在当今,信息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为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良好契机的同时,也同样带来了不少挑战和冲击。当我们打开各类媒体,各式各样的外来文化充斥其间,良莠不齐。我们的学生尚处于心智不完全成熟的阶段,对于美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容易被外来文化潮冲昏头脑,盲目追崇。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们大多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推崇外来文化、轻视传统文化的心理。有些学生哈韩哈日;有些学生不听中文歌曲,只听外文;他们知道国外最流行的明星喜欢什么颜色、穿什么衣服,却对国内著名的学者、艺术家知之甚少,甚至很多连名字都不知道。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感叹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在文化的传承……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由此可见,国家已十分重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美术是一个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美术教师应自觉地担负起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充分利用好美术这个切入点,向学生展示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二)是美术欣赏课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
对于非艺术类中职学校学生来说,美术欣赏课开设的目的并不是要将他们培养成为艺术家,美术欣赏是一种普适教育,目的在于让所有人通过艺术欣赏,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培养正确的审美。传统文化部分的内容是美术欣赏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通过这些传统民族文化作品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而这正是开设美术欣赏课程在德育方面的重要教学目标和要求。
二、如何通过欣赏课程突出传统文化教育
在中职学校美术欣赏课中突出传统文化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一方面在于中职学校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很难自觉地将美术作品欣赏上升到情感的升华体验,另一方面在于他们喜欢新鲜的事物,对传统事物的兴趣度较低。如何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用比较浅显的方式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呢?
(一)深入挖掘教材,结合教学内容有侧重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美术欣赏涵盖的范围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多个方面,在教学上,教师不必急于让学生一口吃成大胖子,可以根据不同类别美术作品的特点,在教学时结合学生实际有所侧重地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1.从传统绘画作品,解读中国文化的洒脱自然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绘画形式,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因其独特的材料、题材和表现技法,以及丰富的内涵,在世界绘画发展中独树一帜,笔墨浓淡之间,无不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比较鉴赏的方法,结合作品,向学生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例如,中国画向来“追求神似,而不拘泥于形”,喜欢借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同国外绘画要求尽可能逼真还原对象的绘画方式相比,中国画强调的“神似”显然更加洒脱和豁达。梁恺的《泼墨仙人图》,酣畅淋漓的笔墨间,既勾画出了仙人无拘无束的潇洒,又表现了作者不拘礼法的个性。中国画讲究“多点透视,计白当黑”,创作从来不受时间、空间以及焦点透视的限制,笔墨随性,甚至可以直接留白背景,给观者无尽的遐想。
2.从中国雕塑艺术,感受中国文化的天真浪漫和兼容并蓄
中国传统雕塑相较于西方雕塑,造型更加奔放自由且富于想象。例如汉朝雕塑中的击鼓说唱俑,造型古朴浑厚,动作夸张有趣,表现了中国民间稚拙浪漫的审美情趣。在中国雕塑中,许多雕塑受到了政治、宗教的影响(甚至包括外来宗教), 我们亦可以通过这些雕塑,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发展,看到不同时期文化的变迁。中国古代雕塑不论从题材、构思还是表现形式上,都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一面。
3.从中国建筑艺术,体会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
中国古建筑重视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委婉多姿的江南孕育的是秀气的水乡建筑风格,幅员辽阔的北方造就的则是开阔的合院建筑。不同地方的人民,因地制宜,与自然和谐共处,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涵。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建筑同环境的关系,引导他们发现并感受古代建筑中的和谐思想。
4.从民间工艺美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的民间工艺各具特色。不同地区的民族工艺宛如一个个民族文化的缩影,承载着各个地区的特色文化。然而有许多工艺品由于手工制作方式复杂和制作周期长等原因,在现代工业文明和快节奏的冲击下,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面临失传的危险。我们在介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表现出的精湛技艺的同时,也应当向学生灌输民间工艺的保护意识,让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感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二)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
中职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新鲜事物。对于说教似的教学方式,他们显然缺乏認同。一味灌输式的教育不但起不到传达传统文化的作用,甚至还有可能适得其反。在教学上,教师应当充分融入时代发展的新元素,充分运用多媒体以及信息化教学手段,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可以利用QQ、微信或校园网络平台,发布教学内容或作业布置,同时也可以借由这些平台,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用这种“接地气”的方式将传统文化的讨论延伸至课下。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教学环境的创设。例如,在欣赏画作时播放古典曲目,或是点上檀香,或是带领学生朗诵能够表达画作情感的诗词,都能够更加充分地调动学生视听嗅等多种感官,让他们真正通过美术课程而走进文化之旅。
(三)结合本土资源,开展社会实践
不同地区有不同特色的民族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同样是展示中国文化的载体。相较于课本上的知识,地域文化离学生的距离更近,也就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福州地区,“三坊七巷”就可以作为很好的地方特色课程。我们不但可以向学生介绍福州传统的建筑形式,更可以通过曾在此居住过的名人故事来传递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外出调研,并制作幻灯文件,向各组展示自己的成果,用亲身的体验来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四)提升教师素质
在传统文化欣赏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其自身的修养水平的高低也会对教学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试想一个美术教师,如果没有良好的传统文化修养,谈吐粗俗,品行低下,这样的教师如何能够以身作则,让学生信服;一个美术教师如果没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功底,对传统文化一知半解,又如何能够答疑解惑,让学生获得更深的文化体验?因此,作为美术教师需要重视的不单只是教学水平的提升,还应当继续学习,在不断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重视自己传统文化修养的修炼,这样才能更好地感染学生,成为真正合格的传承人。
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民族传统文化这笔丰厚的精神遗产,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只有深深根植于土壤,充分地了解本国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面向世界,拥有更加广阔的胸襟。美术欣赏课程不应只停留在介绍艺术品的形式和工艺,而应以他们为窗口,向学生展示更加广大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让我国传统文化在下一代中得到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026-1027.
[2]李树声. 民族美术传统的当下意义[A].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中国美术成都论坛论文集[C].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7.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