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方法

2015-10-21 17:20袁玉华
开心素质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革命烈士朱德笔者

袁玉华

用新课程理念来审视我们语文阅读教学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加大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力度。

兴趣,是人对于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是小学生进入知识宝库的向导。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他们不断地去探取新知识,进而形成新的能力。多年来,笔者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问题,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巧设悬念

“课伊始趣亦生”是谈新课开始,对学生就要有吸引力,要能够唤起学生兴趣。如教《粜米》一课,我扣住“粜”字,揭明题旨。设计了三个问题:1.旧社会农民吃不饱,为什么还有米粜?2.农民把米粜给谁?米粜前后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米价大跌还要粜?3.作者写的启疑目的是什么?学生带着三个问题去读书,都急于寻找答案。潜伏的阅读兴趣很快地转到活跃状态,为深入理解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进入情景

小学生的直觉兴趣占主要成分。脑海里的形象越具体鲜明,兴趣就显得越浓厚。在教学《革命烈士诗二首》时,笔者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把他们带到信丰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学生在参观过程中想象革命烈士胸口对着敌人带血的刺刀大义凛然、毫无畏惧的光辉形象,想象敌人高举皮鞭毒刑拷打革命者的丑恶形态。理解“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等诗句的含义。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不少学生还在陈列室里摘抄了革命烈士诗词。课后,笔者为他们举办了“信丰革命烈士诗词朗诵会”,会上人人争相朗诵,个个情绪激昂,收到了未曾预料到的教育效果。

三、启疑导思

《兄弟便是朱德》是一篇阅读课文,写的是朱德军长用兵如神,平易近人,与战士同甘共苦,与人民亲如兄弟,深受群众爱戴。课文故事性强,文字通俗易懂。教学时,学生一度出現不求甚解的情况,于是笔者便于无疑处教有疑,抓住“朱德军长真是咱们的亲兄弟,一定是土生土长的英雄汉”一句中的‘兄弟一词与课题中的“兄弟”一词进行比较,启疑导思,“逼”着他们去深入探究,引起争论。在矛盾的碰击中,迸出智慧的火花,对朱德同志把自己看作人民的亲兄弟、革命队伍中普通一员及人民信赖和爱戴他的内涵因素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兴趣之火也随之再次点燃。

四、展开象想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新的领域里翱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仍以《粜米》一文的教学为例。课文中旧毡帽朋友急切询问米价一层,是写米行老板与旧毡帽朋友的对话,没有提示语。笔者启发学生从对话中推测双方当时的神色、动作和心理活动,然后进行合理的想象,学生兴致勃勃地朗读课文后,都能把米店老板蛮横无理,威吓欺压和旧毡帽朋友情绪激动、愤激之极的两种形象描述得活灵活现。这样做,便使学生思维器官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从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五、手脑并用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早年提出,要“解放小孩子的头脑”、“解放小孩子的双手”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陶先生的正确观点,笔者在教《詹天佑》一课时得到了验证。当讲读到“人”形线路一段时,笔者觉得,仅从文字上去讲,学生一时难以理解,于是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按书中文字所述,画出人字形线路图,再用钢笔代替一列两个火车头的火车,演示火车是怎样沿着人字形线路爬上陡坡的。这时学生兴趣倍增,画画比比,叽叽喳喳地展开议论。当演示获得成功之后,学生们不由自主地发出:“上去了!上去了!”“成功了!成功了!”的欢呼声。这样,学生兴趣盎然地去学,我们老师也就无须再愁启而不发。因为,这时学生已经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动机,动机足才能学得积极主动,学得轻松愉快。所以说,语文教学要加大阅读量,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体验,从而达到减轻学生沉重的学习负担,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质量的目的。?笸(作者单位:江西省信丰县正平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革命烈士朱德笔者
不必要花的钱
卖梦店
老师,别走……
如果让我许一个愿望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我与《革命烈士诗抄》的往事
始兴县老促会 向革命烈士后裔学生发放助学金
德庆县老促会 走访慰问革命烈士困难后裔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