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行政村名的语源类型与空间分布

2015-10-21 17:06杨洁美贾文毓
华人时刊·中旬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莘县聊城市行政村

杨洁美 贾文毓

【摘要】地名是人们对具有特定方位、地域范围的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是区别某一特定地理实体与其他地理实体的一种标志。采用统计法、归纳比较法、历史文献法、GIS空间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聊城市行政村的命名与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探究了聊城市行政村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其空间分布规律。通过对聊城市行政村名的研究,有助于让人们更好的了解自然環境要素对聊城市行政村名的影响,同时也为以后聊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行政村名;聊城市;地理实体;空间分布;自然环境要素

中图分类号:K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1-133-03

地名的研究与文化、社会历史背景、地理有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研究地名大多从文化、历史角度,从地理学角度和整体上专门研究山东省聊城市行政村名的文献几乎没有。总的来说,长期以来中国地名学研究普遍使用的是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着重于地名的来源和含义的阐述,或地名音、形、义的研究,定量分析极少见,而定量分析才是现代科学的特征。同时对某一特定区域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就是通过数理分析,GIS的空间分析以及相关分析应用揭示地名的发生的规律,以聊城市行政村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与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

一、聊城市基本概况

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临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区域交界处,因古有聊河而得名。地处东经116°16′~116°32′和北纬35°47′~37°05′之间。现辖一区一县级市六县还有一个正县级的开发区,总面积8715km2。境内地形较为平缓,除东阿县沿黄河一带有10座剥蚀的山外,皆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自西南向东北逐向黄河冲积平原倾斜。聊城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和季风气候特征,属于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全市降水分布东南部多于西北部。

二、聊城市行政村名的类型与统计结果

本文共统计了聊城市行政村名5934个。与自然要素相关的分为地形、水文、天文、气候、季节、土壤、岩石、植物、动物、方位、颜色、声音、距离和形态,共计2884个。由于自然类行政村名中以“地形”“方位”“水文”三类占到绝大多数(图1),所以对自然类行政村名的分析主要从这三类入手。

三、聊城市行政村名的自然语源类型及空间分布分析

(一)地形与行政村名

由图1可知,聊城市的地形类行政村名计有278条,细分之则有山、洼、坡、崖、垅、洞等28个亚类。其中,莘县以地形命名的乡镇最多,有70个约占地形总类的25%;阳谷县次之,有16%;高唐县最少,有8个约占地形总类的3%。这也符合聊城的地形特点(图2),地势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莘县西南部最高;高唐县的东北部最低。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在聊城改道泛滥,形成了高坡、洼地相间的微地形起伏地貌。

(二)水文与行政村名

由图1可知,聊城市的水文类行政村名有244个,具体可分为河、海、井、湖等,在以自然因素命名的行政村名中居第三位,有244个,其中以海命名的最多,有128个,约占水文类地名总数的52%;以河命名的次之,约占水文类地名总数的19%;以井命名者有26个,约占水文类总数的11%。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京杭大运河畔,南滨黄河与水泊梁山隔河相望,而且地处黄河故道,因草随水长,人依草生,所以聊城市各城镇的地名命名受水文的影响很大。图4,进一步证明了水文与地形在显著水平a=0.05上是显著相关的。

由图3可知,在空间分布方面,以水文命名的各乡镇位于莘县、阳谷县、东昌府区,从GIS图中可以看出,以水文命名的乡镇大体分布在西南部,这与聊城市的地势、地形有关,西南部地势高,崎岖不平,黄河的水在其间流淌,山地的沟谷之间容易产生分流及积水。

(三)方位与行政村名

方位词是自然语言中最基本的词汇,与人类生活和基本认知行为密切相关,是人类范畴化的产物。在对地域方位的认知和表达上,人们习惯用东西南北。不仅如此,语言表达中东西南北的观念繁复而细致。东西与左右相连,江左即江东,江西即江右。南北与阴阳相关,山北、水南叫阴,山南、水北叫阳。如图4,聊城市以方位命名的行政村名有1342个,占统计总数的48.2%,所占比例最大,具体可分为东、南、西、北、前、后、左、中、下等,其中东、西最多。在聊城市的方位地名中大多数地名同用一个地理实体,如沙北村、沙南村、沙东村、沙西村。

如图5,在空间分布中,聊城市中各乡镇的方位命名中莘县最多,有365个,这与地形相同,是基于该地的自然空间布局的。图6,是基于地形和方位做的相关性分析,由表可知方位和地形在显著性水平a=0.01上,是显著相关的。这说明方位命名和地形有关,如果一个地方有山、沟等地形,该地相对于此山的空间相对位置而命名,如山南村、山北村等。

四、结语

地名反映着各地不同的文化底蕴,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以聊城市行政村名为研究对象,就自然因素对其分析。聊城市自然类的行政村名约有2784个,其中以水文、地形、方位命名的个数最多,这与聊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相一致。在这个科技进步的时代,地名所反映的内容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现代化,这要求我们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投入到地名学中,挖掘地名价值,保护地名。

参考文献:

[1]崔乃夫.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1-3卷)[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贾文毓,李引.中国地名辞源[Z].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3]董晓晓,贾文毓.浅谈地名的命名分类[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2012.

[4]韩光辉.论中国地名学发展的三个阶段[J].北京社会科学,1995.

猜你喜欢
莘县聊城市行政村
田间趣景
感雾(外两首)
聊城市公共关系协会成立大会召开
高质量农业产业化助力乡村振兴
A brief analysis of western natural law thoughts
The Fantasy of future catering industry
陕西 行政村将实现光纤全覆盖
甘肃:贫困地区行政村幼儿园将全覆盖
1957—2013年莘县雷暴气候特征分析
联村社区治理的若干问题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