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华
[摘 要]数学有一套抽象的理论,在人们的印象中,数学是一门深奥的科学。但对于小学数学活动来说,要打破数学与生活的隔阂,就要试图从观察、寻找身边的数学入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认识和探索数学的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否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积极开展趣味教学,努力地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使每一名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感觉到自身的价值,品尝到学习活动的乐趣,那么,唤起学生对学习以及对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课堂中和学习中来,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教学
数学是我国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必修学科之一,也是贴近生活的一门丰富多彩的学科。同时,数学的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让很多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生动有趣和无限魅力,强化数学趣味性教学十分必要。本文在分析了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趣味性教学的方法。一、小學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们不断的注重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展小组学习,探究学习方法,但是实际数学教学中还经常存在与社会,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脱节的现象,主要体现在:
1.目标上更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达成,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只要求学生熟记课本概念或者是知识点,对于上课方法等都不关注,培养的是应试人才,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严重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挥。。
2.内容上过分拘泥于课本,忽视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起。
3.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忽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忽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意识和兴趣,忽视让学生活泼、主动地学习,由于小学生大多处于爱动的年龄段,因此在课堂学习中不可能认真的学习听讲,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简单的老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在做笔记的方式,不仅不能保证教学的效率,而且不能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导致大部分学生数学成绩不好,不能实现各科全面均衡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的方法
趣味教学法是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能够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将数学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融入进去,使学生在一些趣味活动中深化数学知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成绩。
1.数学教学趣味性中的游戏、故事。小学数学教育是一种启蒙性和引导性的教育,如何引导学生走入数学学习的乐园,并因此喜欢学习数学,这就需要老师们在前期数学教学中适当的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内容。最大的趣味性就是在数学教学中有游戏相伴,这些游戏是服务于数学教学并有助于学生们学习数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小学生尤为重要。数学教学中的游戏多种多样,如:数字游戏,图案游戏,搭火柴等。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老师要有一种寓教于乐的意识,通过做游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进行填鸭式和强制性的教育。
2.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信息技术的普及为教学中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学生和教师可以在交互式新媒体新技术电子白板上动手操作、演练,很好地发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将数学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各种综合的功能,还能够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凸显数学知识的特点。利用动画效果和显著的视觉效果,能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中来。交互式新媒体新技术电子白板教学能使枯燥泛味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使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尤为突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小组与小组之间交流互动,要使这种互动达到最佳效果,就缺少不了交互式新媒体新技术电子白板的熟练使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这门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利用新技术新设备的综合功能,能够让学生的兴趣大增,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些新设备能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来,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3.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教学中允许学生畅述己见,动手动脑结对议论,给学生创造一个能主动探索的条件,使之更生动活泼自觉地学习。但是,课堂上的民主不是放任自流,关键是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在既有约束,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课堂扭转中学到知识,练到本领。具体讲,一方面教师对学生要提要求,有约束。如该记的必须记,该熟练掌握的必须熟练掌握;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对活动任务的方式进行讨论,提出意见。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个性发展和给予精神上的积极鼓励。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颇有见地的信息,教师做出明确肯定判断后,暗中加以吸收,并适当调整原来预想的教学方案,使授课更严密、科学,既鼓励了学生,又使教学过程自然而流畅。
4.加强互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情趣、充满智慧和创造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旧的观念,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变成一种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关系。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主要是与教师对待学生态度,学生与同伴之间的关系等因素有关,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尤为重要。所以,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良好的学习环境的重要前提。这种理念下的数学活动应是一种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活动,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调动所有的感官,以便不断收集学生在活动中发出的信息,及时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方法等,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鼓励和启发;当学生得到结果时,要给予肯定。
5.注重实践活动,体验数学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直观教具的使用,还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活动,仅教师的演示,没有学生的亲自操作,学生获得的知识还比较肤浅的,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实践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才可能使所有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才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发展学习兴趣,获取知识。数学教学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主动积极的学习,才能有效的培养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知识获得与兴趣关系密切,小学生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他们的情感来支配的,教师应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产生热爱学习的情感,并对所教学科产生兴趣,因此,老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顺利掌握知识,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添学习兴趣,使设计的教法符合学生的学法,持之以恒地结合知识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引和训练,使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钥匙,增添学习兴趣。
三、结语
数学的趣味性需要我们在多个方面去挖掘,但学生的思维比较具体、形象,自主能力较差,同时又活泼好动,心理素质还很不成熟,教师只有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年龄特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使他们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成为课堂学习的小主人.
参考文献:
[1]黄玉霞. 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有效方式[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12,第06期.
[2]王春喜.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教学之我见 [J].青年科学:教师版, 2013.
[3]秦治春.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趣味教学法[J].时代教育. 2013.
[4]姚克娟. 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的方法探讨与分析[J]. 都市家教月刊. 2014, 第11期,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