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国
破伤风长期以来即被认为是各种家畜共患的高致死性疾病。该病由破伤风梭菌的毒素引起,特征性症状表现为对外界刺激的反射兴奋性增高、四肢抽搐和惊厥。
1病原学特点
病原为破伤风梭菌,又称强直梭菌,分类上属于芽孢杆菌属,为革兰氏阳性的细长杆菌。能形成端极芽孢,呈鼓槌状,周身有鞭毛,能运动,专性厌氧。该菌按鞭毛抗原可分为10个血清型,被认为是对营养要求最低的梭菌之一。芽孢对环境变化的抵抗能力很强,耐热,对常规消毒药抵抗力较强,对10%碘酊、10%漂白粉、3%双氧水较敏感,约10min即可被杀死。该菌主要存在于土壤和人畜的胃、肠道中,家畜的主要感染源为土壤。该菌可产生大量毒素,其中神经毒素是主要的毒素之一。
细菌的入侵门户通常是较深的创伤,但牛分娩时可发生生殖道感染。外科手术也可造成感染,如阉割、疫苗免疫以及其他注射造成的肌肉感染。还有一种情况,在组织内均没有病原菌存在,而是由胃、肠道内存在的细菌引起发病,这被称为自发性破伤风。细菌进入机体后在局部定植只有感染部位的条件合适时才繁殖。当损伤部位的组织破坏严重并且局部缺氧时,细菌迅速增殖并产生毒素。一般在浅层的创伤愈合后可形成上述的适宜条件,这样延缓了细菌的增殖和毒素的产生,因此该病的潜伏期从几天到4周甚至更长。对于自发性破伤风,通常是瘤胃产生神经毒系时表现发病。
2临床症状
由于该病潜伏期差异很大,所以从发生创伤到临床症状发作通常无明显关系。起初的症状表现为明显的肌肉僵硬并不愿行走,伴有特征性的肌肉震颤。另一个早期症状表现为牛的第三眼睑下垂,当触摸头部时尤其明显。随后可出现轻微而持续的瘤胃臌气,尾部劲直,后肢步态不稳,转弯时尤其明显,牙关紧闭并流涎。由于身体无法呈排尿姿势,因而造成尿液滞留,进而形成常见的肌肉抽搐并呈摇摆木马状,试图行走,结果导致侧卧,不能站立,很快形成破伤风痉挛和角弓反张。起初痉挛由外界刺激引起,随后成为自发性痉挛,犊牛发病后4~5d即可死亡,成年牛可存活10d以上,也有一些不致死的病例,但这些病例一般不会出现痉挛,恢复缓慢,经过数周甚至数月才可恢复。
3病理变化
活家畜破伤风梭菌的诊断尚无有效方法,只能采用一些方法排除有类似症状的疾病。应尽可能找到破伤风梭菌的感染部位并进行细菌培养,但该病并不具有诊断意义的肉眼或组织学病变。
4诊断和鉴别
由于临床症状比较特殊,所以典型的破伤风感染不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牛的低镁血症伴有四肢抽搐和惊厥的症状,但不表现第三眼睑下垂和瘤胃臌气,并且可以检测到血钙、血镁低于正常水平。脑皮质坏死(CCN)也具有相似的临床症状,但同样不会出现第三眼睑下垂和瘤胃臌气。患有脑皮质坏死时,红细胞转羟乙醛酶活性降低,血脂含量和分泌乳汁水平均升高,在尸体剖检中可看到典型的病变。有些铅中毒的病例也可表现出相似的症状,但可检测到血液、肾脏或肝脏内的铅含量升高。士的宁中毒通常是由于食入了用过士的宁的蚯蚓造成发病。士的宁常用于破坏胎块,在皱胃内容物中可以检测到。在一些国家,士的宁常被非法用来捕杀野生动物。该病还需与牛海面状脑病进行鉴别诊断,但后者的潜伏期通常较长。
5治疗及预防
牛的治疗效果比马和羊的要好,但并不是所有的破伤风均可取得好的疗效,对于无法治疗的严重病畜应考虑实施安乐死。进行治疗需考虑以下三个目的:消除病原、中和神经毒素以及保持肌肉松弛,直到神经毒素被完全中和或消除。创伤处理:若感染创伤中存有脓汁、坏死组织、异物等,应先清创并扩创。并用3%双氧水或1%高锰酸钾冲洗,再撒以碘仿硼酸合剂,用青、链霉素做创周注射,以消除感染,减少毒素的继续产生。对破伤风梭菌感染可采用大剂量青霉素进行治疗,治疗应至少持续7d。除非在发病较早期应用抗毒素进行治疗,否则几乎没有疗效。如果感染部位已经确定,局部注射抗毒素可能有一定效果。很多药物可用于缓解肌肉紧张,但由于需要长期应用,而有些药物的有效期很短,所以不适用。推荐采用的药物:①氯丙嗪,静脉注射每千克体重0.4mg,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1.0mg,每天用药3~4次;②乙酰普吗嗪每千克體重0.05mg,每天用药2次,持续使用8~10d或直到症状消失。病牛应置于黑暗安静的环境中,并保证充足的垫草,空间宽敞以避免惊厥引起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