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桂芝 宋斌 黄红 丁昕颖
日本和牛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品质优秀的良种肉牛,其肉大理石花纹明显,又称“雪花肉”。目前我国对于和牛犊牛的培育还多采用传统饲养模式,和牛犊牛的饲养仍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提高犊牛的成活率是目前急需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和牛犊牛肺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时可导致70%犊牛发病,死亡率高达50%。症状有:耳朵下垂,眼鼻口部有分泌物,咳嗽,呼吸急促、淺。而后犊牛表现为发热、食欲下降,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和呼吸音,呼吸急促,精神沉郁,开口呼吸,甚至导致死亡。
引起和牛犊牛肺炎的因素较多,其与犊牛的免疫力低、呼吸器官发育不健全、功能不完善等有关;环境温度较低或圈舍内昼夜温差较大,使犊牛受到冷热交替刺激而发病;圈舍冬季环境阴冷潮湿,温度在8℃以下,湿度75%以上;夏季气温持续在36~42℃,牛舍内闷热、通风不良,使犊牛中暑而继发肺炎;夏秋季犊牛淋大雨或冬季遇冷风侵袭而伤风感冒、发热继发肺炎;当犊牛患细菌性肠炎、外科感染时,也会因发热而继发肺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和治疗。
1犊牛的科学护理
犊牛初生后,首先用干净的毛巾将犊牛口和鼻中黏液擦干净;然后在距离犊牛腹部5~7cm处剪断,并用5%碘酒浸泡脐带30s消毒,并将犊牛身上的黏液擦干或让犊牛舔干;在全身毛干、吃初乳前称重,并做好记录。
2及时、足量的饲喂初乳
母牛分娩后立即进行挤初乳,测定初乳的比重,初乳的比重在乳汁计的绿线处即可。犊牛出生后30min内灌服第一次初乳,饲喂量为体重的10%,最多不超过4kg(高于正常饲喂量)。从第二次饲喂初乳开始,采用奶瓶饲喂,喂足3d初乳,每头1.5~2kg/次,3次/d,初乳采用水浴间隔加热至38~39℃时饲喂;饲喂犊牛牛奶温度非常重要,低于38℃犊牛易发生腹泻。和牛犊牛初乳饲喂得好,犊牛得病就少,成活率高。
犊牛出生后尚未建立抵抗力,需要通过初乳从母体被动免疫获得抗体。出生后2周内发生呼吸道疾病与初乳饲喂效果密切相关。必须饲喂合格初乳,使用比重计测定和评价初乳品质(红色:质量差不可用;黄色:质量差勉强可用;绿色:质量好)。犊牛出生后3~5d时采血,分离血清,利用折光仪测定血清中总蛋白水平,以此来衡量被动免疫效果(总蛋白水平>7g/dL,犊牛很可能处于脱水状态(犊牛已经生病或其他原因);5.5~7g/dL,理想值;5.0~5.4g/dL,临界值,可以接受的下限值;<5.0/dL,被动免疫失败)。
3犊牛常乳、开食料的饲喂情况
犊牛出生后可随母牛自由哺乳、定时哺乳或人工哺乳。人工哺乳可常乳用水浴间接加热至70℃,然后降温至39℃时饲喂,每头1.5~2.0kg/次,3次/d。和牛犊牛从出生第4天开始饲喂常乳、开食料以及饮水。犊牛出生3天后,要给予干净、清洁的水,有利于犊牛的生长发育、增加开食料的喂量及提高犊牛日增重均有较大的影响。开食料的饲喂为自由采食。冬季水温不能低于15 0C,夏季水温不能高于34~C。开食料的主要成分为玉米、麸皮、膨化大豆、豆粕,其中粗蛋白含量大于20%。开食料也称犊牛代乳料,是根据犊牛营养需要而配制的一种适口性强、易消化、营养丰富,专用于犊牛断奶前后饲喂的混合精料。其作用是促进犊牛以乳或代乳品为主要营养向完全采食植物性饲料过渡。其形态是颗粒状,以防吸入性肺炎发生。在低乳量饲养的条件下,犊牛采食开食料的数量增加很快,达到标准时,即人工断奶,并限制开食料给量,逐渐向普通犊牛料过渡。开食料不同于人工乳,不是以乳业副产品为主,而是以高能量籽实类及高蛋白料为主,可加人少量鱼粉、矿物质、维生素等,也可添加优质豆科草粉(如苜蓿草粉)。
4尽早训练犊牛采食干草
犊牛在出生后前2周基本不出现反刍行为,3周龄起才逐渐开始,胃肠道组织的发育速度较其他组织快,此时适量投给优质干草和代乳粉以促进瘤胃及消化机能的发育。瘤胃的消化吸收能力主要与瘤胃上皮细胞分化、增殖有密切的关系,而瘤胃的发育主要与饲喂方式有关,如果只饲喂牛奶或者同时喂干草,并不能有效地刺激瘤胃乳头的发育,大量的研究表明,瘤胃乳头的发育、上皮黏膜的增厚是在犊牛采食开食料之后发生的。所以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可以提早以渐增式补饲开食料和优质干草,激发瘤胃发育,同时根据瘤胃的发育加强相应的饲养与管理。
和牛犊牛出生第10天开始饲喂干草,自由采食,充足供应饮水。这样可以锻炼犊牛瘤胃发育。需要注意饲喂干草时,饮水需充足供应。其中干草中羊草和苜蓿比例9:1,苜蓿太多容易导致犊牛涨肚。干草放在犊牛栏的自制料斗中饲喂。禁喂不干净、发霉变质的草料。
5犊牛运动时间及断奶前单栏饲养
犊牛出生7天后,可随母牛自由运动30min/d;出生30d后运动量增加至1~2h/d,以后逐渐延长;冬季在11:30~12:30让犊牛在室外活动;夏季舍外运动应有树阴或凉棚。
断奶前犊牛单犊饲养,防止互相感染。新生犊牛抵抗力弱,犊牛舍地面垫草保持干燥、卫生,每天用5%火碱喷雾消毒,犊牛饲喂的所有器具每天浸泡消毒,用5%火碱和含碘消毒液交替进行。
6环境卫生和气候因素
犊牛抵抗力差,养殖场(户)大都非常重视犊牛舍的保暖,非常害怕犊牛受凉而感冒。在冬季,犊牛舍往往密闭,空气质量差,气味污浊,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犊牛呼吸道疾病。犊牛舍应实施纵向通风,改进犊牛舍空气质量。没有风的晴天,可以在上午10点至下午3点之间打开南边卷帘通风和晒太阳。
环境卫生和气候因素是影响犊牛肺炎发生和预防的重要因素。和牛犊牛应该饲养在干燥、温暖、通风良好的环境条件下。潮湿、寒冷的环境条件下,犊牛为了维持体温会消耗较多的能量,降低疾病的抵抗力,而潮湿、温暖的环境有利于病原体的滋生,易引起犊牛肺炎。大多数致命性肺炎都发生在出生后的2周。随犊牛逐渐长大,受传染病感染的敏感性快速下降,但出生3~4周龄的犊牛都还是很容易感染疾病的。所以要通过对犊牛加强饲养管理、环境设施的消毒等措施,做好犊牛肺炎的预防,保持圈舍干燥与卫生。
7刷拭
犊牛1周龄以后每天对犊牛体进行刷拭,每天2次,从前向后、从上向下顺毛刷拭。既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又可以保持躯体清洁,预防皮肤病的发生。在哺乳期应保证犊牛有充足的光照和自由的运动空间,光照和运动对促进行犊牛的骨骼生长、消化系统发育、提高采食量、增强体质有积极作用。
8犊牛肺炎的科学治疗
治疗原则是清除病因,消炎退热,强心补液,祛痰止咳,加强护理,及早恢复肺部正常功能。
8.1及时发现病牛,采取适当的措施
发现病牛,立即采样,送实验室诊断病原微生物及化验结核,发现结核阳性,立即淘汰。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坚持治疗一个疗程,评估疗效;肺炎病程长,临床治愈后,再坚持治疗一个疗程,提高细菌学治愈率,减少复发。使用长效广谱抗生素,可以减少给药次数,减少对犊牛的应激,降低工作量。使用抗生素的同时,配伍抗炎药进行治疗。犊牛慢性肺炎易导致肺部组织受损,呼吸困难,若不能及时治愈,肺泡被纤维组织化,丧失气体交换功能。即使治愈,也影响以后呼吸和生长发育,形成“僵牛”;严重者,引起大量死亡。早发现、早治疗是所有疾病治疗时的黄金法则,同样适用于犊牛肺炎。所以,兽医每天必须至少巡视两次犊牛舍,特别是“落群”的牛犊,要单独进行诊断,及时发现病牛,及早采取措施。
8.2配合抗炎药
对肺炎治疗,给予敏感抗生素的同时,必须配伍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治疗。抗生素只能杀死对其敏感的病原微生物,不能控制由此带来的炎症;病原微生物感染后导致机体组织和细胞损伤,释放出磷脂,磷脂被磷脂酶A2催化生成花生四烯酸,后者再被环氧化酶和脂氧化酶催化生产前列腺素类、血栓素类和白三烯类炎症介质,引起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非甾体类抗炎药能抑制環氧化酶活性,从而实现对前列腺素类炎症介质的抑制,达到控制炎症的目的。因此要想清除炎症介质,减少炎症反应对机体正常功能的危害,就需要配合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治疗。
肺炎是和牛犊牛高发的疾病,病因复杂,影响和牛犊牛健康和生长发育,严重者导致死亡。引起和牛犊牛肺炎的病因很多,有细菌性和病毒性等。做好犊牛的卫生和饲养管理工作,定期监测犊牛健康,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可以起到预防作用。对于病毒性因素引起的肺炎,没有特效药,给予抗炎药可以控制炎症,减少肺部组织损伤,同时给予广谱长效抗生素,可以减少继发的细菌感染;对于巴氏杆菌、链球菌等常规致病菌引起的肺炎,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配合抗炎药控制炎症,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