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丹 刘伯让
【摘 要】凝血过程既是纤维蛋白原形成的物理现象,又是一系列生化反应的终点。在某些病理情况下,止血、抗凝血或纤溶系统发生异常,正常凝血功能失去平衡,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止血缺陷或纤溶亢进可引起出血,抗凝和纤溶缺陷引起高凝状态或血栓形成。当局部血管损伤时,机体首先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再激活内源性凝血途径。整个过程涉及许多凝血因子,这些凝血因子是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常温下易失活。因此控制好凝血四项常规检测前、检测中、检测后的各种影响因素,对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医生提供疾病诊断的可靠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凝血四项;检测;影响因素
止血与凝血机制相互制约,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它涉及临床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各个方面。临床上止血、凝血的主要信息都可以从PT、APTT、TT、FIB等基本筛检试验中获得。凝血四项除了能对出血性疾病筛查与诊断外,还用于各种血栓性疾病及血栓前状态的诊断和预测、对DIC的试验诊断及使用各种抗凝药物剂量监测和预后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现对血凝四项检测前、检查中、检测后的影响因素分析总结如下:
1 检查前影响因素
1.1 仪器、器材与试剂现在凝血四项检测一般都采用仪器法,检测前仪器要接通电源,预热10分钟后再开始进行测试,以避免某些凝血因子的活化或失活。
标本管应使用质量好带盖真空采血管、硅化玻璃管或塑料管,防止标本的污染或异常。
试剂应在37℃水浴箱中预温10分钟,如果试剂预温不充分,则不能得到准确的测试结果。另一方面试剂有老化的可能,因此,不要使用预热超过20分钟的APTT和预热超过40分钟的其他试剂。
1.2 标本采集
1.2.1 患者准备
应停用影响止血、凝血试验的药物至少一周。采集血标本的同时不能输液。要求患者安静,尤其不要在患者精神紧张、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等易引起血小板升高的情况下采血,否则会激活凝血因子和纤溶系统活性。
1.2.2 抗凝剂与血液的容积:两者容积比1:9,现多采用2毫升采血管,采血量不可过多或过少。
1.2.3 采血和处理:止血带使用时间不宜过长、不能过紧,避免激活凝血因子,造成溶血或凝血。采血要顺利,抗凝要充分,血液与抗凝剂要小心混匀,避免产生气泡。不能有凝块,否则影响凝血酶原时间的准确性。
1.3 标本处理
1.3.1 依规程操作
标本采集后要及时送检,途中勿放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地方,也不要剧烈摇晃,以免造成溶血。从标本采集到完成测定的时间宜在1小时内完成,一般不宜超过2小时。标本不能及时检测的可放置4℃冰箱保存,不宜超过4小时;—20℃以下保存可放置2周;—70℃以下保存可放置6个月。时间过长会造成凝血因子失活。
1.3.2 標本离心
应按规定的离心力分离血浆,转数3000r/min,离心15分钟。标本的离心速度、时间等直接影响检测结果。
1.3.3 标本查对
检测人员对标本要做好检查,对于混浊度高(脂肪血)、溶血、采血不足或过多、黄疸、有凝集的标本不予检测。要及时通知临床医生或护士重新留取标本,并做好记录。
2 检测中影响因素
2.1 试剂影响
使用与仪器配套的试剂,且试剂最好现用现配,对于当天不能用完的试剂要及时放置冰箱保存,要避免试剂污染。
2.2 校准影响
每天操作8小时左右用两个水平的质控品(正常及治疗范围内)进行质控,室内质控与当天患者标本一同检测。如果质控值超出限定范围,则应检查仪器、试剂和标准品是否有问题,在引起检测结果异常的原因未被确立或纠正之前,不可报告测定结果。
2.3 人员影响
凝血四项检测是一项要求精密准确的工作,因此操作人员上岗前要经过培训。一是仪器使用的培训,了解仪器的原理、性能;二是试剂使用的培训,掌握试剂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熟练掌握这些后,才能从事检验工作。
2.4 药物影响
一些药物可以影响凝血机制或有协同凝集的作用,如肾病综合征患者或血液透析患者常用肝素治疗。一般在肝素治疗期间可造成APTT延长,APTT维持在正常对照的1.5—3.0倍为宜,口服避孕药可导致PT缩短。
3 检测后影响因素
APTT反映内源性凝血因子,PT则是检测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常用试验,APTT及PT的质量保证和重要影响因素均与激活剂的质量有关。
对于检测后的结果异常,要及时给予复查,确定检测操作无误后,及时报告给临床医生,并做好记录。
总之,凝血过程既有纤维蛋白原形成的物理现象,又是一系列生化反应的终点。在某些病理情况下,止血、抗凝血或纤溶系统发生异常,正常凝血功能失去平衡,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止血缺陷或纤溶亢进可引起出血,抗凝和纤溶缺陷引起高凝状态或血栓形成。当局部血管损伤时,机体首先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再激活内源性凝血途径。整个过程涉及许多凝血因子,这些凝血因子是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常温下易失活。因此控制好凝血四项常规检测前、检测中、检测后的各种影响因素,对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个疾病诊断的可靠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熊立凡、刘玉成主编临床检验基础第4版69—76页。
[2]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主编全国临床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