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结肠息肉术后出血23例病因分析

2015-10-21 16:40刘丽艳孙远杰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病因老年人

徐 涛 刘丽艳 孙远杰

【摘 要】目的 分析老年结肠息肉患者术后出血的主要相关因素以减少术后出血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结肠息肉切除术的350例结肠息肉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年龄、性别、合并症、等患者相关因素及息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老年人结肠息肉术后出血的主要相关因素。结果 术后发生出血的23例结肠息肉老年患者均为迟发性出血,检出率为6.5%,出血发生平均时间为(4.3±2.87)d;老年患者迟发性出血的主要相关因素为:年龄,高血压,乙状结肠、降结肠等息肉位置,绒毛状腺瘤病理类型(P<0.05);19例术后出血患者使用止血夹止血,4例患者采用药物注射后放置止血夹的方法止血。结论 老年人结肠息肉术后出血与年龄、并发症、息肉位置、息肉病理类型等相关因素具有明显关系,对高危出血患者应密切观察,尽可能降低患者术后出血的可能性。

【关键词】结肠息肉;术后出血;老年人;病因

结肠息肉为未确定病理性质的粘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病变[1],近年来在随着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巨大进展,结肠息肉与癌变之间的关系日益明朗,其癌变的可能性高达9.4%[2],及时摘除结肠息肉,可使肠癌的死亡率大大降低,因此,多数临床医师建议一旦发现结肠息肉应尽早切除[3]。笔者通过对350例行结肠息肉切除术的结肠息肉老年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研究,分析主要相关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结肠息肉切除术的350例结肠息肉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35例,女性115例,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47.9±10.16)岁。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结肠息肉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迟发性出血患者和未出血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慢性肝病、慢性肾病)等患者相关因素及息肉部位(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和升结肠)、大小、形态(有蒂、亚蒂、平坦型和无蒂)、病理类型(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等息肉相关因素共计20项因素进行对比分析。

1.3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先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术后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筛选,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术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 术后出血的老年患者共计23例(6.6%),经胃镜检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症状主要为不同程度腹痛、便血,经大便潜血试验、结肠镜、腹部B超等检查确诊为结肠息肉术后出血,其中显性出血18例(78.3%),隐性出血5例(21.7%);迟发型出血发生在术后1-7d,发生平均时间为(4.3±2.87)d。19例迟发性出血患者使用止血夹止血,4例采用药物注射后放置止血夹的方法止血。

2.2 迟发性出血患者与未出血患者之间出血因素的对比结果 迟发性出血患者和未出血患者在年龄、高血压、息肉部位(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息肉类型(平坦型和无蒂)以及息肉病理类型(增生性息肉、腺管状腺瘤、絨毛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等10项因素的之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

2.3 迟发性出血患者出血因素分析结果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因素进行分析,具体各因素赋值见表2;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并发症、息肉部位(乙状结肠和降结肠)、息肉病理类型(绒毛状腺瘤)等因素为出血患者出血的主要相关因素,其他因素未有统计学意义;按照与出血关系密切的程度排序为:年龄>高血压并发症>息肉部位(乙状结肠>降结肠)> 息肉病理类型(绒毛状腺瘤);具体结果详见表3。

表2 各因素赋值表

因素名称 赋值

年龄 具体数值

合并症 高血压 否=0,是=1

息肉部位 乙状结肠 否=0,是=1

降结肠 否=0,是=1

横结肠 否=0,是=1

息肉类型 平坦型和无蒂 否=0,是=1

息肉病理类型 增生性息肉 否=0,是=1

腺管状腺瘤 否=0,是=1

绒毛状腺瘤 否=0,是=1

绒毛管状腺瘤 否=0,是=1

表3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因素名称 回归系数 Wald卡方 P值

年龄 1.874 6.778 0.002

高血压 1.299 5.631 0.027

乙状结肠 1.048 6.175 0.039

降结肠 0.922 4.927 0.041

横结肠 1.359 3.315 0.080

平坦型和无蒂 0.808 3.481 0.074

增生性息肉 0.794 3.362 0.075

腺管状腺瘤 0.858 3.676 0.065

绒毛状腺瘤 0.910 4.289 0.047

绒毛管状腺瘤 0.891 4.005 0.054

3 讨 论

老年患者的结肠息肉常处于乙状结肠和横结肠的位置,其息肉发病率与中青年患者比较明显较高;由于右半结肠肠壁较薄且位置也较深,腔内残留粪渣较多,息肉切除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病率也明显较高,因此,在进行乙状结肠和横结肠息肉切除的手术过程中及术后护理过程中,应对此位置息肉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和重视。

目前,息肉多采用电热圈套切除法,圈套器形状具有椭圆、六角形等多种形状,多用于直径2cm以下的息肉,在本研究中,平坦型和无蒂息肉是出血相关的独立因素,可能是由于平坦型和无蒂息肉在病变基底由微小血管供血,残基出血多为少量渗血,但也可由于切除过深伤及肌层而造成大出血或穿孔。

息肉的病理类型与息肉的恶变关系密切,有资料报道,腺瘤性息肉的恶变率约为10%,且随着腺瘤增大,其绒毛状成分和不典型增生均具有增加的可能性,因而,在我国,无论息肉大小、部位均应该常规活检并摘除;绒毛状腺瘤由于表面不光滑,有无数细绒毛状突起且附有大量粘液,质地较脆,常常直径较大且伴有糜烂性出血;绒毛状腺瘤被切除后,与炎性或者增生性息肉比较,其粘膜下血管较为丰富,易于出血;但具有关资料显示,其与出血并非为独立相关因素。

对于如何预测和预防迟发性出血目前在医学领域尚未具有有效的方法,但可以根据患者病情、息肉特点等情况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尽量减少过早剧烈活动、用力排便等影响创口恢复的活动,保持愉快的心情和乐观的情绪避免血压大幅度波动,术后注意观察患者体征,对饮食进行调整,减少术后出血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31-1140.

[2]辛国秋,唐悦,唐先富.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与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研究[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0;19(5):392-393.

[3]刘树青,王昌成.56例大肠广基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0):123-124.

猜你喜欢
病因老年人
老年人常练10个动作防跌倒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核心信息
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45.6%的老年人参加各种公益活动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汉字小门诊系列(六)
汉字小门诊系列(五)
寻找发热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