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波
摘要: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从清末的“官话”到民初的“老国音”,到二十年代中期的“新国音”,经过三个发展阶段,历时几十年,终于确立了自己的标准音——北京语音,从而开始向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民族标准语的方向发展。
关键字:口语 书面语 共同语
一、从文言到白话
汉民族的共同语包括书面语和口语。口头语的形成晚于书面语。自从秦始皇“书同文”以后,汉字的形和义大体上统一起来,书面语通过“看”的方式进入各方言区,得以广泛的传播和使用,并在五四前后呈现出突变的特点。而口语的发展更多的是受历史和地域的影响,表面出明显的历史音变和地域的方言差异。
(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往来,客卿游说,讲学传道,使用的是被先秦两汉古书称之为“雅言”、“通语”的通用语。当时的这两种语言就是在华夏区域内起到沟通作用的共同语。
从先秦流传下来的古汉语书面语,现在称为“文言”或“文言文”。早期的文言跟先秦的口语基本一致,如《论语》、《孟子》中记录的对话大体上就是当时的口语。到了汉代,文学家扬雄编篡了一部记录当时各地方言词语的专著《方言》,其中多次使用“通语”“凡语”“通名”这些名称的出现,说明中国至少从春秋战国起,在正式交际场合就已经形成了一种大家都要遵循的共同语。由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中原,这种共同语的语音基础也许就是“中原音韵”。之后,口语不断地发展创新,而书面语仍然沿用古代句式和词语,最后终于导致与口语完全脱节。
(二)到了公元6世纪前后,民间依照当时的口语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书面语言,现在称之为“古白话”,它就是现代白话文的主要源头。从敦煌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即公元9世纪时,古白话已经用于文学作品的写作了。这种叫做“俗讲”的作品,主要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用于向平民百姓宣传善恶报应,生死轮回,劝人信佛。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口语化程度高,是完全不同于文言文的新的书面语言,早期的白话文由于和活的口语紧密联系,富有生命力,发展极快,越来越成熟。
(三)宋元之后,文人使用这种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白话文,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有些后来成为闻名世界的文学巨著,如《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等。这些文学作品大大的促进了口语的发展,对民族共同语的形成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从官话到国语再到普通话
随着书面语和口语的背离,口语就经历了一个从官话到国语到普通话发展的过程。
(一)官话
官话是口语的初级形式。唐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实行,各级官员由各地考试选拔产生,任职的需要迫使官员们说一种大家都能听的懂的语言
官话。所谓“官话”大体上就是在书面语的基础上,使家乡话尽量向以北京语音为中心的北方话靠拢。“官话”官话作为官场用语,以意识形态为依托,对社会产生了示范效应。
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明清时期的官话话音不够规范,不是很普及。官话语音到了不同地区,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当地方音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区域性变体,如“北京官话”“天津官话”“山东官话”乃至“绍兴官话”“广东官话”等,但官话的通用特点仍相当显著。
1903年清政府颁布《学堂章程》,规定“以官音统一天下之语言,故自师范以及高等小学堂,均于国文一科内,附入官话一门”。这里的“官音”、“官话”,就是北京官话。表明北京音已经稳居到汉民族标准音的地位。
清末,官话的名称已不能适应客观现实的需要。光绪28年(1902年),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吴汝纶去日本考察学政,看到日本推行国语(东京话)十分成功,回国后就写信给管理大学堂事务大臣张百熙,建议学习日本的经验,推行以北京话为标准的“国语”。在当时,这是非常大胆的建议,因为清朝一直是把满语称为“国语”的。宣统元年(1909年),清政府资政院开会,议员江谦正式提出把“官话”正名为“国语”,这时的清政府已处于崩溃前夕,只能采纳了这个建议。
(二)国语运动
使官话这种初级形式的民族共同语成为有明确的语音标准,并有意识有组织地向全社会推广的是民国初期的国语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政治文化的影响下,先后涌现了三大语文运动;白话文运动、国语统一运动和汉语拼音运动。1911年清朝的最高教育机构——学部在清政府即将崩溃的前夕,召开了中央教育会议,通过“统一国语办法案”,并建议成立“国语调查总会”,审音标准以京音为主。从此,“国语”这一名称开始取代了“官话”这一名称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从清末的“官话”到民初的“老国音”,到二十年代中期的“新国音”,经过三个发展阶段,历时几十年,终于确立了自己的标准音——北京语音,从而开始向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民族标准语的方向发展。
(三)普通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1955年10月召开了“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化学术会议”,确定以“普通话”作为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代替过去通行的“国语”,规定普通话的内容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并且制定了推广普通话的具体措施。
至1956年起,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通话,各地学说普通话已蔚然成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内外交流的频繁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规范要求,推广普通话的迫切性日益明显,198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推广普通话从此有了法律依据,成为国家的任务。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提出了推广普通話的奋斗目标,计划在2010年以前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普通话,本世纪中叶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普通话。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国际的提升,汉语普通话作为汉民族信息传递的主要工具、汉文化的重要载体,其重要性越来越为世人所注目,现在一股汉语热在全球范围内刮起,方兴未艾,显现出汉语的蓬勃生机。
三、汉民族共同语发展中的几个特点
纵观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史,我可以发现如下特点:
1、虽然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方言情况复杂,但由于秦始皇采取了“书同文”的措施,使得汉民族的文化一脉相传,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汉语书面语和口语长期严重脱节,异致在近代以前分别形成了两套言语系统——书面的“阳春白雪”与口头的“下里巴人”人,以及与之对应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特性。没有白话文运动北京音很难成为汉语标准音。
3、通常情况下共同语标准音是在基础方言语音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标准音确立之后,便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较强的稳固性,逐渐与方言语音分离,形成特有的系统。
4、一般而言,自给自足式的小农经济以及交通不便,教育不善及等诸多因素都会使得某一地方难以在全国范围推广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