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锐
教学是一件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古代人就把“师”与“天”“地”“君”“亲”并称,足见古代人对教师职业的重视。当代社会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伟大使命,因此教学被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是一门特殊的行业,“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目的是教给学生知识,教给他们为人处事的道理。可是大多数的老师都忽略了一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既是对学生的教育,更是对我们自己的一个提升,即所谓的教学相长。
教师的教学活动不仅是一个知识相长的过程 ,也是一个人格完善的互动过程。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本人从事小学语文教育事业多年,自身工作的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扩散,都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有在学生的身上,得到了提升。提升的方面大概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即教学方式的改进、教学能力上的提升、思维能力的拓展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树立。下面我们将依次谈到这四个方面。
一、改进教学方式
“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出自明末思想家黄宗羲的《续师说》,意思是如果没有学术上的一定的造诣,授业方式不精通就不配称得上是一名老师。可见优秀的教学方式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有着极大的重要性。而对于提升教学能力提升的最好方式,不是从书本上的学习,也不是外出培训。所谓熟能生巧,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不断的探索,是改进教学方式的最好也是最快的方法。
一个班级由许多的学生组成,学生的学习程度有高有低,性格有的活泼开朗,有的沉默寡言,具有极其丰富的多样性。所以对于一个班级的教学,应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考虑到不同类型的学生适合什么类型的教育方式。比如对待一些思维较活跃的学生,对于一些相对简单的题目或步骤简洁的一带而过即可,而对于一些思维比较普通的学生,就应该在每一题、每一步上都很详细的向他讲解清楚。实践永远比理论更具效果,长期的从事一线教育教学,与学生相处可以更有效率的探索出对于不同学生的教学方式,这对于教学方式的改进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二、提升教学能力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良好的教学能力是必不少的。而良好的教学能力跟平时的教育教学时分不开的。另外较高的教学能力对于班级成绩的提高和良好风气的养成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提高教学能力呢?最好的方法还是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教学中摸索方法。
在学校中,被公认为“名师”的,从事教育事业的时间都很长,都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他们卓越的教学能力就是在长期的一线教学中所摸索出来的,他们知道如何教育学生,如何指导学生,如何管理学生。所以说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提升教学能力是十分有效的。
三、拓展自身思维
思维能力是人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思维条件可以使人更好的处理事情和人际关系。而人在成年以后思维能力便达到一个固定的水平,不会在有什么比较大的波动。而学生则不同,他们正处于思维能力养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必定要强于成年人。教师作为一名“授业”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必定会与学生们一同思考问题,一同分析原理,尽管老师早已了解甚至精通教学内容,但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仍然会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收获。“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教给学生知识,也更受到学生的影响。学生敏捷的思维,会扩宽教师的思维广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作为一名教师的思维能力。
四、树立乐观态度
尽管“教师”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向往和崇尚的职业,然而医学专家认为,目前在教师中有不少人士患有心理疾患,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受到情绪的困扰,出现睡眠障碍和心理障碍。据分析,教师发生心理疾患的原因,与心理压力过重不无关系。作为老师,所面对的压力来自各各方面,教学方面的压力,升学方面的压力等等。长期面对这样的生活压力,必定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在老师的工作中,学生们则是老师最经常接触的人。学生时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单纯、阳光,没有社会上的世故圆滑。在与学生长期相处的过程中,老师也会受到学生这股朝气的影响,再加上老师平时丰富的生活经验,必然可以从容面对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強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思是,“即使有美味的菜肴,如果不亲口尝尝就不会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不会知道它的高妙。因此,通过学习然后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通过教然后知道自己有困惑不解的地方。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然后才能够督促自己进一步学习;知道自己有困惑不解的地方,然后才能够自我奋发进取。所谓“教学相长。”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更是老师。教育教学是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渠道,也更是自我提升必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