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敏
【摘 要】 微课已经被应用于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反响热烈,给常态化的教学方式注入了活力,让课堂的效率大大提高。本文论述了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充分说明其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微课;小学数学;学生
微时代已经到来,传统教学模式正在被颠覆。微课,作为新型教育形式,与传统课堂的有机结合,必将碰撞出火花,带给学生全新的体验,激发其内在的动力和潜能,从而实现教育的革新和人才的培养。小学数学是一个集抽象、难度等为一体的重要科目,在具体教学中,要比其他科目更有高度和难度。笔者将微课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收效明显。
一、利用微课,激发兴趣
短小而精致、清晰而丰富就是微课的主要特点。在时长不超过15分钟的时间内,借助视频、音频、文字、PPT等来完成对某个知识点、难点的讲解,或者在此基础上提出某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都是微课常用的手段。老师在制作微课前,要先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充分地分析,实事求是,符合大多数学生的需求。
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中,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个“多边形预习”微课,发布到学校公共平台上,并制定了同步的预习报告单,作为学生的家庭作业,同时短信提醒其家长要与孩子一起预习,保证预习效果。在学生现有多边形概念的基础上,我用动画的形式展现了各种各样的形状,尤其注意现实实例的展现。而后,分别用动画的形式展现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尤其提醒学生三角形的面积为何要“除以2”,进而以这样的问题结束:“你能模仿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吗?”图画展示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在进行组合,画面停止。在第二天的报告单中,我看到了绝大多数学生都很好地完成了预习,并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了梯形面积计算方面的推导。在随后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兴趣高涨,对于自己的“研究成果”说得头头是道,课堂气氛热烈。
微课,改变了过去简单的预习现状,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激发了其浓厚的探究兴趣,为高效课堂的构建迈出了重要一步。
二、巧用微课,构建情境
小学数学要贴近生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其在发现问题、解決问题、总结问题等方面体会出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微课在情境教学方面也有独到的优势。动画卡通、电影影片、身边实景等的截取无不在微课中一一实现,且简短有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学生走进文本,进入情境,进入数学思维状态。
在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统计”教学中,我就利用微课给大家构建了一个超市购物的情境,动画人物大头儿子和棉花糖去超市购物,发现很多东西杂乱地堆在一起,需要分门别类整理到货架,怎么办?微课暂停。同学们开始叽叽咋咋地讨论起来,有的说就一个一个的放就行了;有的说将相同的物品放到推车里,再转移到货架上;还有的说要事先数一数,需要多少放多少,其余的放到仓库里……同学们的思维被激发了,开始了“统计”的思路。而后微课继续播放,两个小朋友开始也是一头雾水,不知所措。小头爸爸出来,告诉两个孩子要分一分、数一数、记一记。于是,大头儿子和棉花糖,一个边数边将东西分别放好,一个在本子上做记录,不一会,各种物品分开了,两个孩子露出了笑脸。这之后,老师拿出了大家事前准备的各种文具,堆放在桌子上,要求每组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准确分类,并做好记录。
微课,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用生动的形式最快构建教学情境,这远远胜过常态教学中教师个人表述的形式,对于数学教学有极强的促进作用。
三、重用微课,化解难点
小学生在数学课上的表现是参差不齐的,加上学生基础不一,在某些知识点的理解上往往很费劲。可是传统教学方式无法照顾到这些同学,加之家长也无暇顾及或是不能辅导,在此情形下,学生要么偏科要么就上课外辅导班,苦不堪言。微课的出现,可以说很好地攻克了这一难题。
在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认识倒数”教学中,学生在明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之后,学生们提出了疑问。“乘积是1的三个数可以互为倒数吗?”“两个小数相乘得1可以互为倒数吗?”“1的倒数是什么?”诸如此类问题很多。看来,学生对于倒数的不解还有很多。于是,我拿出了北大教师制作的微课——“什么是倒数”,帮助学生层层解疑。“乘积”不是“得数”;在四种运算中,只有乘法算式中分子与分母颠倒;分子和分母位置调换的两个数互为倒数。经过了5分钟的微课视频观看,学生们真正明白了倒数的概念及求倒数的方法。而后,在习题练习中,大家表现得很不错。当然,也有个别同学对于此还有不解之处,我要求其课下下载学校平台上的微课,与家长一起解决问题。
微课在难点解答上为学生打开了一扇天窗,学生可以反复观看优质资源,直到弄懂难点,还可以学会不同的解题思路,举一反三。
四、再用微课,练习巩固
微课因为短小精悍,可以随时解决学生出现的普遍问题。还可以应用在练习、反馈上,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测量物体的体积”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制作了该阶段的“巩固练习”微课,先做分层练习题,再做5分钟测验题,并直接发到平台邮箱中,我进行统计,验收成果。此外,为了将此知识点应用于生活实际,我还开展了“最难测的物品体积”视频征集活动。意想不到的是,学生们非常地踊跃,有的学“曹冲称象”的原理,测量了自家水杯的容积,有的同学测量了大石块的体积,有的同学测量了大型家具的体积……视频发来后,我放到了公共平台上,让大家评选,点击率翻倍。同时,我还将部分视频用于微课的制作,一举多得。
微课,充分实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目标,让学生深入知识、探究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
总之,微课的出现,让小学数学课堂绽放了光彩,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积极主动,信心倍增,值得大家去尝试。
【参考文献】
[1]李颖雅.教师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0)
[2]张榕.开发课程资源 实施有效教学[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4(12)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