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瑞东
摘 要:该文结合省内沥青路面出现的病害,分析了高质量的公路其沥青路面出现病害的原因、特点和影响因素,从病害的治理和维护方面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沥青路面 病害 破坏 对策
中图分类号:TL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b)-0082-02
1 概述
目前,沥青路面现阶段已经成为省内甚至是国内道路路面中十分重要的路面结构。但由于沥青在材料和质量上存在差异,交通运输的数量也在迅猛增长,并且受到设计以及施工水平和时间的影响,使得沥青路面过早地出现了一些病害。主要表现为为纵、横向裂缝及网状裂缝,沉陷唧浆、车辙的痕迹、坑槽和推移以及桥头跳车等,严重路段弯沉值超过设计允许范围。
2 主要病害形式
2.1 裂缝
沥青路面多出现横、纵向裂缝和一些不同程度的网裂。特别重车方向是在行车道上。
横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温湿度的骤变、车辆等所产生的压力不能够均匀地分布在路面层上;横向裂缝主要发生在半刚性面层的反射裂缝及其基层的收缩裂缝上。纵向裂缝主要发生在高填方路段或加宽段,路基部分和路面基层等,道路在建造的过程中,边角地带碾压密实度不够,在车辆载荷和路基土自重的作用下,容易形成纵向裂缝或沉陷等。造成网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路基不平、底层铺路材料塌陷或车辆超载。
路面上存在大量的横纵向裂缝以及网状裂缝,当下雨的时候,雨水会顺着裂缝到沥青的内部,重车辆通过时层间水会产生动水压力,在此作用下对基层的冲刷,沿基层结构较弱的方向继续开裂,进而形成了放射状的裂缝,进一步降低基层的耐压力,从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网裂甚至唧浆。
2.2 车辙
车辙是高等级路面另外一种病害形式,主要发生在重车方向的行车道上,是长期在行车载重负荷很大的情况下,路面沿着车行走的方向出现带状凹槽。车辙的产生原因有很多种,主要分为内部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主要是由于路面结构层次以及材料组成和质量等,外因主要是由于设计、施工、交通状况和气候条件等引起的。
在路面结构中,沥青材料的厚度越大,其发生变形量的概率就越大。因此,沥青材料的厚度不仅要有很强的承载能力,而且还要有很好的抗车辙能力。半刚性基层能够有效地减少路基和层面的变形,从而可以保护路面的形状,当受力作用超过了弹性限度和屈服点时,有可能出现塑性变形,长期的累计形成了车辙。所以车辙的产生与混合材料的选择具有密切的关系。
2.3 沉陷
沉陷病害的主要原因是基层局部密实度不足、强度不够,在行车有较大的载重负荷时路面就会产生龟裂,当雨水渗入基层后,已损坏的部分会进一步软化,从而出现沉陷。
2.4 推移、拥包
主要成因是由于沥青混合材料的配比不合理,使得地面的抗变形能力较差,当气温较高或雨水充足的情况下,经过行车载荷的长期作用,基层会发生推移。而基层和面层粘结不好的时候,车辆快速通过时,面层相对于基层可能会发生一定的位移,从而出现了拥包。
3 病害原因分析
分析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材料的不均匀性是造成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原因。
路面的设计是按照材料的级配在均匀状态下经过试验达到设计指标来进行的,工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材料的不均匀性,使局部路面的各项指标大大降低,在行车作用下造成早期破坏。主要包括油石比的不均匀性、面层石料的级配不均匀、基层材料胶结料的不均匀性等。如沥青用量少于正常值时,混合料脆性增加,空隙率增加,强度降低。面层石料的购货渠道不规范,造成规格不一,在沥青混合料拌合中细料多的地方造成路面强度不足,容易形成早期破坏。
(2)防、排水设计存在缺陷是造成路面早期破坏的又一原因。
高等级道路均设置中央分隔带,分隔带内进行绿化,分隔带填土与路面间应铺设防水土工布,防止雨水下渗,有的道路中央分隔带未设置防水土工布。这样,雨水沿分隔带下渗至路面结构层,难以进行排除。
平原区道路纵坡较小,雨水多通过横坡排除,但位于超高渐变段上的小纵坡段,横坡也较小,雨水难以排除,积存在路面上,沿裂缝下渗至路面结构。这样一来,加之重车的反复碾压,很容易形成早期破坏。
(3)配合比设计与施工对路面破坏有较大影响。
沥青混合料配比不合理是导致车辙产生的主要原因。另外,施工时的材料的紧密度以及排水性能、路面热稳定性等也可能车辙产生的影响因素。
(4)超载车辆增加加快了路面破坏的速度。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超载车辆逐步增加,从当量轴次来说,超载车所产生的路面弯沉超过了允许弯沉,或者是所产生的路面弯拉应力超过了允许应力,这样路面会产生结构性破坏,更加速了路面的早期破坏。
4 防止路面早期破坏的对策
路面早期破坏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必须抓住主要原因采用切实可行的对策,进行预防。
(1)设计合理。路面设计的关键是交通量预测的准确性、路面材料的正确选择、厚度计算的合理性。路基的整体强度、特别是路床部分的强度是路面质量的重要保障,应重视并严格要求路床部位的强度及压实度以及回弹模量要求。并加强路面的防排水设计,从线形设计、结构设计等方面综合考虑。
(2)施工质量均匀性问题,包括各种材料的均匀性、压实度的均匀性、各结构层厚度的均匀性,所谓均匀就是按照设计所要求的各种数据不可波动过大,使各种强度指标也是均匀一致的。凡是早期损坏的路面都是不均匀造成的,所以施工质量的控制重点应抓住各种材料的均匀性控制,尤其是各种材料的拌和均匀。
(3)提高路面的施工水平,控制好路面的壓实度。在潮湿或者寒冷的气候条件下施工,可能会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大量的向碾轮下洒水,也不能因追求路面的平整度而牺牲了压实度,因为压实度是影响混合料的水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4)减少沥青路面早期破坏涉及路面施工的各环节,要注重加强过程管理,从沥青路面原材料的选择和进场检验、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组成设计数据的确定、沥青砼拌合站的调试、路面试验段的施工总结、拌合料的运输摊铺碾压、基层的整平碾压养生清扫、透层油粘层油的喷洒等诸多环节做好控制,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做好制度的落实和监督验证工作。
5 结语
该文通过对省内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破坏的原因分析,提出一些具体的处理措施,为今后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Z].
[2]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Z].
[3]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2-2001)[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