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汽车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检测和降低排放的研究

2015-10-21 16:58严景明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4期
关键词:原理检测

严景明

摘 要: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对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要求越来越严格,氧传感器是汽车控制废气排放,提高燃油经济性的重要传感器之一,氧传感器的功能是通过监测排气中氧离子的含量,作为发动机调节空燃比的主要反馈信号,并将空燃比信号转变成电信号输入发动机ECU。该文通过介绍汽车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检测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氧传感器,其检测方法也不同,氧传感器的故障会影响汽车尾气排放。因此,氧传感器的正常工作才能保证汽车的正常使用,有效降低汽车尾气排放。

关键词:氧传感器 原理 检测 减少排放

中图分类号:TP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b)-0024-02

因汽车制造技术的升级换代加速和汽车数量的上升,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加强,迫使汽车制造商对汽车排放也提出了新的使用标准,汽车电控技术不断更新,其中氧传感器的使用己极为普及,它促进汽车有害气体减排,提高燃油经济性。氧传感器是通过测算排气系统氧离子的剩余量,调控发动机喷油量,将氧传感器信号输给发动机ECU;ECU对喷油时间进行实时修正,这是闭环控制过程,使发动机尽可能在理想混合氣附近工作,从而实现减排和省油。

1 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检测

汽车主、副氧传感器各安装在排气系统的三元催化器上下方,汽车燃烧后的有害气体成分有: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等三种,若汽油能满足完全燃烧的条件,CO、HC也能做到低量排放。但当汽油达到完全燃烧时,缸内温度升高,导致NOx迅速上升。因而,要使发动机工作时,达到其控制标准,为提高三元催化转换器的效率,其内部结构做成致密的蜂窝状,

有害气体与金属铂、铑、钯的作用,进行氧化及还原,转化成CO2、H2O、N2等无害的气体。

三元催化器的工作条件有2个:(1)工作温度350℃以上;(2)在理想空燃比14.7∶1附近。所以汽车尾气在三元催化器作用下,氧传感器将空燃比转换成电信号供给发动机ECU。目前,汽车用氧传感器类型有:(1)二氧化锆型;(2)二氧化钛型;(3)宽带型等三种。

1.1 二氧化锆氧传感器

它是以氧化锆陶瓷作为工作介质,在介质的内、外侧镀上一层铂薄膜,作为反应电极,氧化锆结构是疏松多孔的,当温度高于350℃时,氧与固体电解质发生作用,氧气产生电离,若传感器内外侧含氧量有差异,则氧离子会向排气侧扩散,内外侧产生一个电压差,氧化锆介质内形成一个电压很低的微电池。其工作原理:(1)当混合气稀时,汽油消耗的氧少,排气中的剩余氧离子数量高,传感器内外侧氧浓度差值变小,因而会输出低电压;(2)反之,当混合气浓时,汽油消耗的氧多,排气中的剩余氧离子数量低,传感器传感器内外侧氧浓度差值变大,因而会输出高电压。传感器工作时,在理论空燃比附近,电压值在0.5 V附近会有突然改变。

当发动机工作时,信号电压会在0~1 V之间不断变化,当电压在0.5~1 V变化时,表明混合气偏浓;当电压在0.5~0 V变化时,表明混合气偏稀。若电压在0.5 V浓稀变化的次数每分钟大于10次时,表明氧传感器工作灵敏;若变化次数每分钟小于10次时,表明氧传感器工作失效,需要更换。

氧传感器会依据空燃比稀浓值,以时刻改变喷油器的喷油量。(1)当混合气浓时,电脑会缩短喷油时间,缩减喷油量;(2)当混合气稀时,电脑会延长喷油时间,增多喷油量;改变喷油量的值,使空燃比收敛于14.7∶1附近,如图1。

其控制方式为:喷油量少→混合气稀→排气的氧离子多→氧传感器输出低电位→ECU反馈调节喷油,喷油量增大。

相反:喷油量大→混合气浓→排气的氧离子少→氧传感器输出高电位→ECU反馈调节喷油,喷油量减少。

氧传感器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使氧气电离产生氧离子,为使氧传感器尽快达到350 ℃以上工作温度,另外附加了一个电阻为4~20 Ω的陶瓷加热器,发动机工作约半分钟后,达到350 ℃以上,因此,现在常用加热型二氧化锆氧传感器。

1.2 二氧化钛氧传感器

二氧化钛是高阻抗的半导体,当其表面出现缺氧时,电阻降低。二氧化钛型氧传感器的阻值随排气中氧含量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二氧化钛传感器的可变电阻就是一个信号源。

当发动机供给浓的混合气时,排气中的剩余氧离子数量低,二氧化钛阻值也会作出相应改变,电阻减小,传感器偏向于输出高电压,在0.5~1 V之间循环变动。另外,在三元催化器的铂作用下,废气中的氧离子与CO作用,变成CO2,排气中的CO消耗,因而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

当发动机的混合气稀时,排气中氧离子变多,二氧化钛电阻变大,传感器输出低电压,在0.5~0 V变化。

二氧化钛传感器的电阻变化的特点是:在理想空燃比附近时,会产生突然变化;这样也会导致信号电压改变,电压信号会与0.5 V作为一个中间值,在0~1 V之间循环变化,如图2。

为了提高传感器的反应速度,二氧化钛型一般都采用加热型。由于二氧化钛氧传感器价格比较便宜,用玻璃粉末或滑石粉末作密封剂,不易受到水气的腐蚀,因此,被越来越多的汽车利用。

1.3 宽带氧传感器

(1)工作原理:宽带型氧传感器从结构图上看,分为两部分组成,如图3。

第一部分是感应室,分别与大气和测试腔相连;扩散孔连接排气系统,因感应室两侧的氧离子数量不一致,积聚的电子量不同而产生电压差值。如前所述,氧化锆传感器依据该电压作为基准,通过反馈电压信号控制喷油量,而宽带型氧传感器最大特点是:发动机ECU要促使感应室两侧的氧离子在工作时维持在某一恒定数值,因此,电压也稳定在一中间值0.45 V左右,该电压提供给ECU做参考值,由此,喷油量的调节还得依靠传感器的另一部分来完成。

从图可知,泵氧元是另一关键部件,泵氧元分别与大气和测试腔作用,偏差的电压施加于氧化锆组件上,促进氧离子的发生偏移,测试腔中氧离子来自于排气侧,让感应室两侧的电压值稳定在0.45 V中间值,这个作用在泵氧元上变化的电压,就是氧传感器变化信号。

单元泵受控于发动机ECU,排气中的氧通过单元泵泵入到测试室,传感器调节信号取决于单元泵电流的变化,氧传感器电压信号维持在450 mV附近,以此值作为参考,调整发动机的喷油量,实施空燃比调节。

宽带型氧传感器变化关系如下:

由此可知:单元泵的工作电流传递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电流换算成氧传感器电压值信号变化,从而调节混合气浓度,降低废气排放。

(2)宽带型氧传感器检测标准。

共6线,1和5:0.4~0.5V,2和6:77.5 Ω(单元泵电阻)3和4加热器电阻:2.5~10 Ω。

传感器测试:单用万用表难于检测传感器的参数,可以借助于诊断仪读取数据流,这样会更加快捷有效。首先打开检测仪界面,选择车型,进入发动机电控系统01、选择读取数据流08、输入组号33,标记为01-08-33。

可用检测仪器如金德KT600,进入发动机数据流参数,如宝来1.8T发动机可以读取:

(1)01-08-30-(111 110)第一位1、0变化

(2)01-08-32-(0.06-0.1)

(3)01-08-33-(-0.1- +0.1; 0.13~3.6 V)

检测:(1)其中传感器线端子3-4是加热线圈,提供12V电压;(2)线端子1-信号输出端,線端子5、6-参考电压;(3)端子2-泵电流输入。

起动发动机,信号电压值正常时,应与1.5 V作为基准值,在1~2 V之间循环变动。当混合气过稀(氧多)时,大于1.5 V;混合气过浓(氧少)时,小于1.5 V。在急加油与急减油时,电压可能在0.8与4.9伏之间,这是正常的。030组是传感器的工作状态,第一位在1、0回来变化,是正常的;传感器输出的电压值主要在033组反映。

特点:宽带氧传感器能够提供更加宽广的检测范围,可以空燃比在10至20连续检测,相当于混合气浓度在0.7~1.4之间宽范围调节,这样可以对混合气持续、实时控制,氧传感器在振幅较小的范围变动,也是实现排气控制高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宽带氧传感器有助于ECU的控制精度,燃油消耗率可下降大约15%,降低了有害气体的排放,这也是氧传感器发展的方向。

2 维修实例

2.1 故障现象

有一辆捷达王AHP电喷轿车,行驶里程为28512 km,怠速时废气超标,加油时排气管冒黑烟。

2.2 排除过程

用大众VAG1552检测仪进入发动机电控系统,读取故障码为00553,含义为:出现空气流量计G70不可靠信号。经检查空气流量计的线路及电阻,未发现异常。再作检查;“08读取测量数据块”中的显示组02第四区是吸入空气量,怠速时为4.7 g/s,正常范围为2.0~5.0 g/s,说明空气流量计良好。再读显示组07的第二区,查氧传感器的电压值为0.13 V不变,而正常的电压应在0.1~0.9 V之间来回变动,说明氧传感器失效。拆卸后,发现氧传感器顶尖部位的呈棕色。

2.3 原因分析

从颜色判断是氧传感器中毒,使氧传感器失效,氧传感器电压值为0.13 V,发动机控制单元不断增加喷油量,导致排气冒黑烟。发动机控制单元依据内储的数据,比较信号:空气流量计MAF信号-氧传感器信号后,控制单元判定MAF信号不准确,默认为“空气流量计G70不可靠信号”这个故障,同时电控系统各传感器相互影响,控制单元根据各信号的比较与计算结果设定故障码,不一定是传感器本身有问题。

3 结语

从氧传感器发展历史看,汽车排放应跟随科技发展而不断完善,从窄范围到宽范围调节,这是一个动态调节过程,反应迅速,以每秒时间内变化次数来衡量其性能状况,所以,氧传感器从工作原理上看,是一个混合气稀浓开关,也是发动机电控系统实行闭环反馈控制必备的传感器。

参考文献

[1] 曾显恒,苗全生.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诊断与修复[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2] 宋年秀,刘超.怎样检测汽车传感器[J].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3] 张民.大众捷达维修手册.一汽—大众有限公司,2001.

[4] 张珉豪.电脑控制引擎系统.欧亚汽车技术有限公司,2000.

猜你喜欢
原理检测
“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检测题
“几何图形”检测题
“角”检测题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基于电力系统备自投实现功能原理概述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