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静
【摘 要】 备目的 了解本市近7年来无偿单采血小板献血人群的结构和分布特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加强成分献血宣传。方法 查阅本市近7年659名无偿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档案信息,按年龄、性别、学历以及职业分布;捐献次数、捐献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无偿单采血小板献血人群总的趋势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接近4:1;年龄以30-49岁年龄段为主,占总人数的66.77%;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捐献频率为6.74,单次捐献双份率为70.42%;职业以工人和自由职业人员为主,文化程度以大专以下居多。结论 本市无偿单采血小板献血人群以工人和自由职业人员为主,公务员、学生、军人所占比例较低,单采血小板捐献频率和捐献双份率高于国内其他报道,保障了我市单采血小板的供应。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献血人群;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A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查询本站2007年—2014年3月无偿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档案,共计659人,献血者均符合卫生部颁布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采前血小板计数(PLT):≥150×109/L且450×109/L,预测采后血小板计数(PLT):≥100×109/L,红细胞比容(HCT≥)0.36;Hb男≥120g/L,女≥115g/L。
1.2 分析方法 采用回顧性研究方法,按年龄、性别、学历以及职业分布;捐献次数、捐献量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无偿单采血小板具体情况详见表1-表3。
3 讨论
表1显示本站659名无偿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共捐献单采血小板4446人次,平均献血频率约为6.74 %。本市的无偿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献血频率高于国内其他报导,显示了我市单采血小板队伍的稳定性。说明固定献血者对保障临床供血非常重要,另一方面也反映做好献血者保留工作是保障固定单采血小板队伍稳定的重要措施。随着临床血小板供应的迅速增加,招募首次单采血小板捐献者来补充和壮大单采血小板队伍是我站工作的重点。2007年初始阶段首次捐献者比例较高,2008、2009年保持平稳,随后4年逐渐下降,主要与本市单次捐献2个治疗量血小板的捐献比率较高有关。2014年已达83.87%,与于媛等[1]报道的72.33%水平相当。王锐峰等[2]报道,1次机采2U血小板对献血者无不良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阜新地区无偿单采血小板献血人群男女差异与其他报道一致[3。4],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比例4:1。这可能与男女生理状态不同有关[5],女性所受限制条件较多,如经期及其前后3d、分娩及哺乳期未满期1年及流产未满半年者均不适合献血[6]。30-49岁的无偿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占献血总人数的66.77%,大专以下学历和工人、自由职业者是我市单采血小板的主力军。公务员、学生、军人所占比例较低,与单采血小板捐献受时间限制有关,说明这部分人员还有很大的潜力,只要在宣传和动员上采取多元化,细化目标人群采取多元化招募策略,做好献血后的服务和保留工作,无偿固定单采血小板队伍建设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固定献血者既是最安全的血液来源,也是稳定的血液供应的保障[7]。表3显示,659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中捐献一次的占37.18%,捐献三次以上的固定献血者占48.17%。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细化了目标人群设计了多元化招募策略。本市临床单采血小板用量血型B>O>A>AB,同ABO血型在我国各地区的分布特征一致[8]。
随着我市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及全民医保和新农合的普及,单采血小板的采集量增加难以满足临床单采血小板的需求量。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发展和壮大无偿单采血小板队伍的艰巨性和紧迫性。一方面我们要细化目标人群,有针对性地制定招募策略,不断壮大单采血小板队伍,另一方面,借助无偿献血表彰会、新闻媒体多加宣传,动员更多的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加入,壮大原有的单采血小板捐献者队伍。保障临床血小板的增长需求。
参考文献
[1] 于媛,朱永宝,梁文华,等.山东省血液中心机采献血者队伍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3):170-171.
[2] 王锐锋,马红丽.一次性机采1U与2U血小板安全性及质量的比较[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8):687-688.
[3] 孙革,蓝欲晓,李慧文,等.深圳市志愿捐献机采血小板人群特征研究及招募策略[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9):783-785.
[4] 王小芹,朱正理.南通市无偿机采成分献血者的分布调查[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0,12(3):255-256.
[5] 李建伟,董秀梅.8389名街头无偿献血者状况调查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05,37(3):207-208.
[6] 陆祝远,苏相梗,李彬.南宁市2840名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情况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7):657-658.
[7] 高东英.献血者保留:建立安全与稳定的血液供应长效机制的思考[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8):719-721.
[8] 赵同茂.人类血型遗传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