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良 杨樱 喻丽元 何小敏 许卫民
【摘 要】 目的 分析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中山一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消化内科门诊处方,对患者性别年龄、用药品种、联合用药方案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山一院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1473张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率前三位依次是铝碳酸镁(42.1%)、埃索美拉唑(28.0%)和莫沙必利(23.4%)。在药物类别中质子泵抑制剂(71.0%)使用频率最高。在联合用药中二联用药(42.77%)是最常用的。结论 2013年1月—2013年12月中山一院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药物的使用情况符合治疗用药措施。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药物分析;联合用药
【中图分类号】 R571 【文献标识码】 A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easeGERD)是指胃(或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甚至咽、喉或呼吸道等处,酸性或碱性反流物可造成局部炎症性病损,可产生烧心、反酸、胸痛、吞咽困难以及声音嘶哑、呛咳等症状[1]。
随着治疗GERD的质子泵抑制剂(PPI)不断研发,新的PPI如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和埃索美拉唑相继出现。新的给药方法层出不穷,如递增法、一步法等,根据个体因素,合理选择药物,采用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案有效促进GERD症状缓解,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
为了解GERD药物的使用情况,现对中山一院消化内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GERD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数据来源于中山一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的消化科门诊处方,对1473张治疗GERD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药品名称、用量用法等项目。
2 门诊处方基本情况统计
调查处方数为1473张,其中男743张,占50.4%,女730张,占49.6%,男女发病大致相当。最高年龄为82岁,最低年龄为1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以41—65岁为高峰。
2.1 药物治疗的类别及药物品种的频数 在1473张治疗GERD处方中涉及有8类药物,共65个品种,治疗GERD的各类药物类别及使用频次情况见表1,其中前三位分别为PPI71.0%、促胃动药67.5%及中和胃酸药46.2%。而在统计药品单个的使用频次中,最高的为铝碳酸镁42.1%,其次为埃索镁拉唑28.0%。
3 分析与讨论
3.1 对各类药物使用情况的分析
3.1.1 抑酸剂使用情况的分析 抑酸剂是抑制胃酸分泌的强有力药物,包括PPI和H2受体拮抗剂。中山一院常用的H2受体拮抗剂包括雷尼替丁,法莫替丁。PPI主要有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根据处方统计结果当中,PPI(71.0%)的使用率远高于H2受体阻滞剂(2.6%),主要表现为:①PPI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更强;②PPI每日只需用药1次,用药方便,可提高患者依从性;③PPI使用后的副作用少[6]。中山一院在GERD的治疗当中以PPI为主要抑酸剂。
埃索美拉唑(28.0%)和泮托拉唑(20.4%)的使用率相差不大,埃索美拉唑口服首过效应小,生物利用度高,血药浓度高且持续时间长,患者个体差异少。泮托拉唑生物利用度高,首次服用可达近80%。两者是PPI中使用率较高的药物[8]。
3.1.2 促胃動药物使用情况的分析 促胃动药物能够增加食管下括约肌的压力,加速胃排空和改善食管体部的蠕动功能,从而减少反流物在食管中的停留时间,起到治疗作用。促动力药在临床上主要分为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和5-羟胺激动剂/拮抗剂。中山一院在治疗GERD的促动力药主要有莫沙必利、多潘立酮及伊托必利,这三种药物的使用率分别为23.4%、22.3%及21.7%,相差甚小。
促动力药物有助于缓解GERD的临床症状,但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特别是药物的毒副作用,因而促动力药物常用于GERD的辅助治疗[2]。
3.1.3 抗酸类药物使用情况的分析 抗酸药通过中和胃酸能快速缓解症状,价格便宜,当前中山一院临床使用主要有铝碳酸镁、铝镁加及硫酸铝,而在处方数据统计中显示铝碳酸镁(42.1%)为使用率最高的药物。
3.1.4 黏膜保护药使用情况的分析 胃黏膜保护剂适用于GERD引起的食管糜烂,可覆盖在病变表面,形成一层屏障。在数据统计中替普瑞酮在治疗GERD时是最为常用的胃黏膜保护剂,使用率为3.4%。此类药物还有吉法酯、瑞巴派特、硫糖铝等。胃黏膜保护剂一般不单独使用,适用于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糜烂的辅助治疗。
3.2 分析药物的联合使用情况 根据统计,1473位患者在治疗中单联的应用率为34.28%,二联的应用率为42.77%,三联为19.9%。GERD的联合用药中主要以一联用药及二联用药为主,三联用药为辅,三联以上的用药较为少见。在一联用药中,PPI的使用率最高,为62.97%。二联用药最多见的联用方案为PPI与促胃动药的联用,使用率高达71.75%。详细情况见表2。
在治疗GERD的药物应用中,促胃动力药物仅用于轻微的GERD患者,常用于GERD的辅助治疗。PPI使用率最高,在抑制胃酸分泌上有很强的作用,是治疗GERD的首选药物。
二联使用频率前5个药物组合方案均为PPI和促胃动药组合,临床观察结果中也表明,将促动力药与PPI联合应用,可使患者的反流症状迅速缓解,并发症大大减少,无论是近期疗效,还是远期疗效都比较满意[12]。5个药物组合方案的应用比例差异不大。
3.3 讨论 药物治疗仍是GERD的主要治疗方法,而PPI类药物因为具有较强的抑制胃酸分泌功能,成为目前临床上治疗GERD首选药物。在对中山一院治疗GERD的处方分析中,使用PPI(71.0%)仍作为医院治疗GERD患者的主导药物,从治疗疗效及经济方面观察,埃索美拉唑和泮托拉唑为最优选择。治疗GERD应考虑GERD患者的发病主要机制、病情的轻重、经济承受能力等个体化因素,当临床用药中单一用药疗效不理想时,可选择采用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案。为了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延缓耐药性的发生,临床医生常将几种药物联合使用,这是合理的。一般说联合用药不宜超过5种,因为药物反应的发生率随着药物种类的增加而增加,可见联合用药的种类越多,副作用成正比例上升,治疗作用反而下降,所以要慎重。在处方数据统计中,中山一院治疗GERD中一联用药(34.28%)和二联用药(42.77%)最为多见,并且二联药物组合方案中的PPI+促胃动药的治疗组合的应用率高达71.75%。同时临床研究[3]也表明在联合用药时,将促动力药以PPI联合应用是最佳的联合方案。
4 结论
本论文通过对中山一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药房的GERD药物的应用情况的分析,结果显示中山一院医生治疗GERD的用药情况符合药物的安全,有效,经济的使用原则。在治疗GERD患者时,由于GERD是慢性病,复发率、误诊率较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伴随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症状,故在药物治疗时临床医生也常配合使用阿普唑仑、舒乐安定(属二类精神药品,不便统计)等抗焦虑药物辅助治疗,减轻中老年患者不良症状,能帮助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广大人民群众在选药方面提供了参考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健,刘梅,等.胃食管反流病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4):1752-1754.
[2] 霍泳.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药物的进展[J].桂林医学院学报,1997,9(2):207-210.
[3] 鄒多武.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及药物治疗进展[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8,13(1):33-36.
[4] 潘国宗,许国铭,等.北京上海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消化杂志,1999,19(4):223-226.
[5] 关大勇,李佳,王宏波.总结胃食管反流病42例药物治疗临床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56-56.
[6] 陶可胜.胃食管反流病药物治疗方案和策略[N].中国社区医师,2010,26(11).
[7] 王锋,许树长.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特征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2007,(2):1-4.
[8] 林三仁,许国铭,胡品津,等.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J].胃肠病学,2007,12(4)B233-2391.
[9] 王瑞,顾芳芳.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的中西医研究进展[D].天津,2012.204-210.
[10] 孙士杰.2000年-2009年国内胃食管反流病误诊文献回顾分析[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0,31(3):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