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翠
摘 要: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体系的执行效果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发展状况。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小民营企业必须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本文从内部控制五要素角度分析了優化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对策措施,以期促进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和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完善对策
目前,中小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支撑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研究表明,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大多“短命”,当前中小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几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跟不上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脚步,制约了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因此,中小民营企业迫切需要优化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1、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中小民营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内部控制体系作用的发挥。因此,企业需进一步加强董事会、监事会建设,健全管理机制,优化成员结构,明确职责,规范程序,并提高其独立性,保证董事会、监事会职能的发挥;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调动经理层的工作热情,规范经理层的运作。另外,还要理清董事会、监事会与经理层人员之间的关系,避免职责、权限的冲突,提高内部管理效率,促进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
2、健全人力资源政策,科学有效的制定重大决策
首先,完善用人机制,岗位聘任尽量做到公开、透明,提拔业务能力过硬、责任心强的员工,同时,注重员工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员工素质。其次,完善奖励制度,通过薪酬激励、培训激励、事业激励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自觉为企业做出贡献。最后,还要规范重大决策的制定程序,杜绝个别管理者独断专行的情况,科学决策。
3、强化管理者和员工认识
目前,许多中小民营企业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还不够重视。因此,中小民营企业的管理者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强化认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并带头维护其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严格执行。另外,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执行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因此,中小民营企业要在内部加强宣传,使员工逐步认识到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作用,自觉遵循和执行。
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于推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中小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应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在听取员工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建立普遍认可的、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不断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加强风险评估建设和实施
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多。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有效的防御企业可控风险。因此,中小民营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把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就要识别和评估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是一项综合的工程,需要企业各部门乃至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立和实施风险评估机制。
1、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目前,中小民营企业的风险意识普遍比较淡薄,中小民营企业要想健康长远发展,必须要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关注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一方面,企业可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到企业内部进行风险管理方面的知识培训,使企业员工了解风险管理,树立风险意识;另一方面,在日常管理中,管理者要注重与员工的沟通交流,借助实际案例使员工意识到风险的存在,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通过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风险意识,建立风险文化,为风险评估和管理奠定基础。
2、运用合适的风险管理工具
企业经营所处的环境不同,面临的风险也会有差异,因此,不同的企业适用的风险管理工具也不同。中小民营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风险管理工具。目前,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可以先引入一些容易掌握和运用的风险管理工具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需要注意的是,中小民营企业选取任何一种风险管理工具,都应坚持和规范使用,才能实现风险管理的目的。
3、完善风险评估与应对机制
中小民营企业应强化风险防范意识,进一步建立健全风险评估与应对机制。一方面,建立企业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并要求风险管理责任人定期披露企业的风险评估报告,便于企业管理者全面了解企业风险状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另一方面,通过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形成完善的重大决策制定程序和方式,改变目前由个别高层管理者独断专行的情况,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严格控制决策风险;同时,将风险管理的效果与相关责任人的绩效考核结合起来,奖惩结合,切实提高中小民营企业的风险评估与应对能力。
三、认真执行并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活动
不同类型的企业,控制活动也不相同。因此,中小民营企业应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建立适合本企业的完善的内部控制活动,力求做到全面、制衡、有针对性,并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第一,要将不相容岗位进行分离。目前,许多中小民营企业中仍然存在一人兼数职的现象,为此,企业要明确划分岗位职责,保证不相容岗位不能由同一个人担任,尽可能的降低风险。第二,要严格执行授权审批制度。针对目前中小民营企业管理层审批权力不明确的状况,企业应不断完善其授权审批制度,并严格执行,防止越权审批、职权滥用现象的发生。第三,要强化预算控制。中小民营企业在业务开展之前应做出预算,在执行过程中要进行控制和反馈,并根据实际的执行情况进行适时调整。另外,中小民营企业在设计完善了内部控制活动后,还必须充分调动员工执行控制活动的积极性,促使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促进控制活动的有效执行。
四、建立健全信息与沟通机制
有效的信息与沟通机制可以提供正确、全面、可靠的信息,并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使相关部门能够及时掌握企业的营运状况、及时贯彻和反馈有关的决策,从而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
第一,信息化战略规划应当与中小民营企业的整体战略紧密相关,并随着战略的变化而不断进行动态调整。中小民营企业高层管理者应高度重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加快信息化建设,并确保各职能部门信息系统的高度藕合,在战略发生变化时,内部控制目标也要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战略发展的需要。
第二,信息化各部门应按控制系统的需要识别使用者需要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收集、加工和处理这些相关的信息,并将其及时、准确地传递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使他们能够合规、合法地履行其职责。
第三,基于内部控制体系信息化的构建,在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使全体员工能够清晰地了解内部控制体系,明确其承担的责任,并及时取得和沟通在执行、管理和控制活动中所需要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会失真和流失,实现有效沟通。
五、强化内部监督评价
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内部监督体系。通过完善的内部监督评价机制,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体系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因此,中小民营企业要继续强化内部监督评价,促进内部控制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有效实施,实现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1、加强内部审计,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
加强内部审计,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职能,有利于企业防范风险、提升管理水平。因此,中小民营企业应深化认识,重视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第一,建立独立于其他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提升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使其能够客观、公正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第二,健全内部审计管理机制,制定专门、严格的制度规定,保证内部审计行为不受阻碍、不受限制,使内部审计机构真正发挥监督职能。第三,积极引进业务素质精湛、执业经验丰富的人员加入内部审计机构,并加强对已有内部审计人员的执业培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更好的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职能。
2、完善财务监控体系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因此,中小民营企业必须要建立健全财务监控体系。具体来说,中小民营企业要切实加强财务预算监督、强化重大财务事项的管理等,从而在总体上监控企业活动的重点环节,同时也为其他的内部控制监督工作提供一定的方向指引。
3、健全考核评价体系
现阶段,中小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往往也是企业的所有者,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虚设,即只是表面的制定内部控制体系,具体操作和执行都不到位。针对这种情况,中小民营企业应进一步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将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和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纳入考评范围,对企业全体员工实行违规行为积分管理办法,即对违反内部控制体系的行为进行累计记分,最大限度的引导和督促其行为,促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执行。(作者单位:山东女子学院)
本文为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J13WG59)和山东女子学院青年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2YB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柳秀娟.基于会计信息化背景下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產品,2011(23).
[2] 孙睿.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经济师,2012(12).
[3] 郭峰.审计信息化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1(05).
[4] 凌巧.中小企业如何实现有效的薪酬管理[J].中国商贸,2010(22).
[5] 赵红.工业企业内控关键问题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3(23).
[6] 慎朝臣.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现状及改善对策[J].知识经济,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