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湘忠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小學语文教学也在随之进行变革。新课标在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学生的合作探究,此文就针对此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短的阐述,希望以此方法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是培养小学生语言素养和文字素养的基础,是使小学生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能力的重要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是势在必行的,是响应新课标理念的号召,是培养现代优秀学生的需要,是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
一、以教材为立足点,以课文内容为合作探究的基础
合作探究教学是通过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主动求学的教学模式,是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积极求学来获取知识的有效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合作探究方法,必须以语文教材为教学的主阵地,将课文内容作为合作探究的基础,使教学活动能够按照课本知识有序地进行。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描述课文中的情景和画面,可以让学生朗诵儿歌等引发学生的合作探究,引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追求和向往。
二、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合作探究模式主要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挖掘学生集体合作探究的力量,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下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过渡到主动学习。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注重小组讨论学习和评价的有效结合,注重学生个体在课堂教学中的需要和处境,尊重个体学生呈现出的差异性,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以实现学生主体自身价值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
三、以创建情境为主要方式,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积极创设丰富的生活化情境,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课文中的情和意。比如,在教《十二生肖的故事》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十二生肖都有什么吗?大家都知道自己和家人的生肖吗?大家知道为什么老鼠那么小却能排在第一位呢?”通过这样的情境导入,引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引发学生的合作讨论,使学生带着好奇和疑问参与课文内容的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充分运用合作探究方式,培养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的自主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探索求知心理,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使语文教学质量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