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玲
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的效果分析
王素玲
目的 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012年4月到2014年11月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且将这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依据随机数字表分配方法将患者分两组,即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路径,给予研究组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临床抢救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急救时间、住院时间、康复率、抢救满意率方面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应用急诊护理路径,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路径,缩短患者抢救时间,有效避免护理失误操作,提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率。
急诊护理路径;效果;急性心肌梗死
研究指出,护理路径是一种规范化的护理模式,可以在患者住院期间,全部按照该护理路径表对患者进行护理,提高诊疗效果[1]。本研究对近两年来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观察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现报告内容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6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证实急性心肌梗死,均符合临床相关诊断标准,均知情同意,将接受治疗。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研究组患者年龄在39-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5±11.3)岁,对照组患者年龄在38-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7±11.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资料方面进行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路径,在患者在入院后,由护士给予心电图检查,并进行心电监护,在医生指导下对患者继续努力止痛、扩冠、溶栓治疗,维持患者正常生命体征。研究组患者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通过护理小组讨论,查阅文献资料综合患者家属需求,制定护理路径,急诊护士快速对病情进行评估,和患者进行沟通,消除患者悲观情绪,由护士长指挥做出护理方案,在5min内给氧(2-5L/min),并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在3min内测量患者血压、血氧,10min内由护士对患者做心电图,安排医生护士送患者进入导管室,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抢救。最后,观察分析2组患者临床抢救效果。
1.3 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的病情变化等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和比较,根据患者情况评估临床抢救效果。
1.4 统计学 针对本研究中,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的过程中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别用率和(±s)表示计量资料,用X2检验,组间比较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临床抢救效果比较,研究组抢救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急救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康复率方面对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抢救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抢救效果对比
作者单位:832100新疆沙湾县人民医院
资料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可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效率,杜惠梅、牛燕[2]指出,“急诊护理流程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研究组应用急诊护理路径,临床抢救康复率为87.1%,对照组为72.0%,,急诊护理路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韩彦辉、王素梅[3]等人指出:“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及康复效果产生不同影响,急诊护理路径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急诊护理路径,可以加快患者临床康复进程。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的特点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王媛、黄英[4]等人指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效果,好与常规护理方案”。成立专门护理路径小组,组织护士对患者病情进行讨论,严格按照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董琴娟[5]指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过程中,优化抢救过程中的急诊护理流程,可以取得良好抢救效果”,采取急救干预可以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缺氧,缩短患者急救延迟。
本研究证实,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抢救效果,缩短急诊抢救等待时间,发挥重要疗效。
[1]许新华.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8):40-41.
[2]杜惠梅,牛燕.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分析[J].现代养生,2014,(18):217.
[3]韩彦辉,王素梅,李海霞.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03):25-26.
[4]王媛,黄英,徐丽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03):781-782.
[5]董琴娟.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4,(18):108-110.
R47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