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景峰
偏头疼应用阿米替林的防治效果观察
宫景峰
目的 观察研究阿米替林防治偏头痛的效果。方法 以2013年4月至2014年9月之间来我院就诊的98例偏头痛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9人。治疗组患者采用小剂量阿米替林防治偏头痛;对照组患者采用西比灵防治偏头痛。比较观察所有患者头痛发作率以及发作期的有效控制率,并加以分析。结果 治疗组对偏头痛发作期控制率为26.5%,总有效率为87.8%;对照组对偏头痛发作期控制率为18.4%,总有效率为69.4%,比较发现,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米替林药物作用迅速,远期疗效好,复发率低,对防治偏头痛的效果理想。
阿米替林;西比灵;偏头痛;防治效果
1.1 一般资料 在2013年4月至2014年9月之间来我院就诊的偏头痛患者中,选取98例进行观察研究。选取条件为:有先兆性头痛和无先兆性头痛两种类型的患者;病程时间在一年以上的患者;经颅脑CT等神经系统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头痛的患者。把需观察的98例偏头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9人。其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57例;最大年龄56岁,最小年龄19岁,平均年龄(30.25±2.14)岁。治疗组患者采用小剂量阿米替林防治偏头痛;对照组患者采用西比灵防治偏头痛,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头痛发作情况以及发作期的有效控制率。
1.2 防治方法 治疗组:每晚22点前口服一次阿米替林片,第一次服药12.5mg,之后每隔两天加服12.5mg。服药原则为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至患者主观耐受度可承受范围之内,最大剂量不超过50mg[1]。病程时间不超过四年者,不管每次头痛发作时间持续多久,每日治疗量都应控制在12.5-37.5mg;病程时间超过四年者,不管每次头痛发作时间持续多久,每日治疗量都应控制在25-45mg,不论是否为先兆性偏头痛,其治疗剂量均应相同,待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维持治疗量于每日12.5mg;对照组:每晚22点前口服西比灵10mg。两组患者总疗程均为10周,全部疗程结束后再随访两年。
1.3 疗效评价 治疗偏头痛发作期的效果,完全控制:服药1疗程后,头痛没有再发作;显效:与未接受治疗前相比较,在治疗过程中头痛发作程度减轻70%以上,每月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比上月减少2/3左右,不对日常生活与工作造成影响;有效:与未接受治疗前相比较,在治疗过程中头痛发作程度减轻50%以上,每月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比上月减少1/2左右,对日常的生活与工作有轻度影响;无效与未接受治疗前相比较,治疗过程中头痛发作程度与频率均无明显变化,或/和对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产生较大影响。
2.1 对比两组治疗头痛发作期的总有效率 经过临床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明显减轻,且治疗组总有效率显然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对比不同头痛发作频率的总有效率 不同头痛发作频率的总有效率相对比有显著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对比治疗头痛发作期的总有效率[n(%)]
表2 对比不同头痛发作频率的总有效率[n(%)]
作者单位:163712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尚不够明确,目前主要有三种学说[1-4],分别为血管学说、神经学说、以及三叉神经血管学说。阿米替林属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具有镇静、镇痛、抗抑郁以及外周性抗胆碱作用。其药物作用特性与偏头痛发病机制的三大学说吻合[5]。西比灵是三型哌嗪衍生物,可在机体乏氧状态下保护脑细胞,抑制血管收缩,维持血管壁内皮细胞的完整性,使通透性降低,减轻脑水肿。符合三叉神经血管学说[6]。
治疗组采用的阿米替林防治偏头痛效果明显。药物作用起效迅速,远期疗效也较为稳定,复发率低。对照组采用的防治偏头痛一线类药物西比灵,在其药物作用无效或因副作用明显而不能继续用药时,可采用小剂量阿米替林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为满意,远期疗效也比较稳定,复发率低。是为治疗偏头痛中较为理想的方案。
综上所述,阿米替林药物作用迅速,远期疗效好,复发率低,对防治偏头痛的效果理想。
[1]匡培根.偏头痛的诊断、发病机制与防治研究新进展[J].新医学,2000,31(9):557-559.
[2]贾建平.神经病学[M].第 6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9-160.
[3]郝伟.神经病学[M].第 6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18.
[4]王好山.曲普坦类抗偏头痛药物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0,6(2):162-165.
[5]杨丽红,杨艳琴,李慧敏,唐志宏.黛力新治疗伴有精神症状偏头痛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07):79-80.
[6]黄东祥,心得安与阿米替林联合用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试验[J].云南医药,2010,31(05):523-525.
R747.2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