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波 曾艳红
ICU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和临床体会
李秀波 曾艳红
目的 临床应用ICU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及评价,总结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共选取6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对象,同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人数均等的两组进行比较,每组各为30例。观察组使用ICU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一般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通过对治疗过程进行观察与记录,分析可得观察组整体治疗效果由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使用ICU无创呼吸及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临床推广价值高。
COPD;Ⅱ型呼吸衰竭;ICU无创呼吸机;临床治疗效果
本文就ICU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讨论。资料整理后进行如下汇报:
1.1 临床资料 60例观察对象选自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入院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气短或气促,少数患者还表现出呼吸困难等症状。统一对患者进行检查,其结果满足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所制定的诊断标准(2007年)[1]。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70.11 3.7)岁,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71.09 3.9)岁,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对比两组基线资料,基本无差异,本次观察可行。
1.2 方法 入院后两组患者统一接受一般对症常规治疗,主要包括平喘祛痰、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另对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水、电解质紊乱纠正,酸碱度平衡纠正治疗等。观察组患者还接受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本次所采用无创呼吸机由江苏蓝韵凯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主要规格为HVJ-880C+呼吸机,批准文号为苏食药监械(准)字2001第2541130号。上机时间超过12h/日,以连续治疗1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临床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血气参数、呼吸频率(RP)等指标水平;同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对此次治疗效果进行评定。本次疗效共分为有效、无效及恶化三个等级,其中有效即治疗后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与缓解,病情被有效控制,相关观测指标水平亦恢复正常水平;无效表示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显著改善,相关指标也无好转迹象;恶化表示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出现恶化。
1.4 统计学方法 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统计软件SPSS16.0处理相关数据,分别作t检验与卡方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则无。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得到控制及缓解,整体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可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对照组为,P<0.01。详见表1。
2.2 相关观察指标水平比较 通过对所记录数据进行统一整理可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理情况及呼吸频率等指标均得以稳定,相关血气分析指标亦趋于正常,其整体情况比对照组好,P<0.05。详见表2所示。
表1 治疗效果对照表(n=30,例)
表2 观察指标水平对照表(n=30,例)
作者单位:114100辽宁鞍山市台安县恩良医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气流阻塞为主要特征,主要包括肺气肿及慢性支气管肺炎,若治疗不及时,病情进一步发展则可导致,肺源性心脏病及呼吸衰竭等常见慢性疾病。现阶段尚未明确该疾病的确切病因,但通常认为能够引起肺气肿及慢性支气管炎的相关因素都能够诱发COPD。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主要分为一下几种,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心理调适及饮食调节以及长期家庭氧疗等[2]。无创呼吸机又称作为持续起到正压通气,临床用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及相关疾病的治疗,对由于该疾病引起的血样饱和度严重下降、交感神经张力下降等情况有较好抑制作用,对相关重要器官具有有效保护作用[3-5]。其具有体积小、操作方便等使用特点,对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使用ICU无创呼吸及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临床推广价值高。
[1]张雪彦,赵晔.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3):420-421.
[2]景卫革,于建军.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衰64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12,18(10):1381-1384.
[3]袁顺蓉,刘南伶,杨三春,等.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J].西部医学,2014,26(9):1176-1178.
[4]梁文启,郑国栋,晏竹林,等.无创呼吸机在COPD急性发作早期治疗和延迟治疗的对比研究 [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3):1021-1023.
[5]刘海霞,孙德凤,陈玉兰,等.家庭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的适用性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4):739-740.
R656.1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