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从梅
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对比结果分析
张从梅
目的 对比分析静脉采血法与末梢采血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12-2013.12期间在我院体检的132例健康体检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将13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66)和对照组(n=66),观察组采用静脉采血法,对照组采用末梢采血法,统计采用两种方法测得的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常用血常规检查指标水平,并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RBC、WBC、PLT、HGB、HCT检测水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MCHC检查结果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末梢采血法与静脉采血法采血后测得的血常规检测指标差异较大,两者相比,静脉采血法对血细胞的破坏程度小,测得的指标水平相对更准确。
静脉采血法;末梢采血法;血常规;临床对比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也是临床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之一[1],能提供血液中血细胞数量及形态的变化情况,有助于临床上对病情做出准确判断[2]。现阶段临床上最为常用血样采集方法包括静脉采血法、末梢采血法两种,为比较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效果,选取2012.12-2013.12期间在我院体检的132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12-2013.12期间在我院体检的132例健康体检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将13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66)和对照组(n=66),观察组中男40例,女 26例,年龄 23-46岁,平均(30.2±4.1)岁,体重 45-82kg,平均(60.2±5.4)kg;对照组中男 39 例,女 27例,年龄 20-47岁,平均(31.3±6.2)岁,体重 42-83kg,平均(60.6±5.6)kg;两组体检者在年龄、性别、体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于本次统计每位受试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知情并支持此次统计始终。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末梢采血法,体检者于清晨8时左右在空腹状态下用抗凝管给予末梢血采集,血样1ml,将采集到的样本充分混匀后,送检。
观察组:采用静脉采血法,体检者于清晨8时左右在空腹状态下用抗凝管给予静脉血采集,血样1ml,将采集到的样本充分混匀后,送检。
送检样本均统一选用SYSMEX XS-800i血液分析仪及配套稀释液、清洗液等进行血常规检验。所有检测标本均保证在采血后2h内测试完毕[3]。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数据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两组患者RBC、WBC、PLT、HGB、HCT检测水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MCHC检查结果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 两组受试对象血常规常用指标对比统计(±s)
表1 两组受试对象血常规常用指标对比统计(±s)
项目 观察组(n=66) 对照组(n=66) P值WBC(109/L) 5.9±4.2 5.3±1.1 0.01 RBC(109/L) 3.6±0.8 3.8±0.9 0.01 HCT 0.3±0.2 0.4±0.1 0.004 HGB 102±16 112±9 0.004 MCHC 318±27 315±20 0.07 PLT(109/L) 219±88 231±60 0.01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常见的基础实验室检查项目之一[4],通过对血液进行常规检查可发现血液中细胞形态以及数量的变化,其对临床诊疗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不同的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指标水平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5],从本次统计的结果分析,采用静脉采血法取样的观察组体检者在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等指标水平上与采用末梢采血法取样的对照组体检者检测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差异较小(P>0.05);探索其原因,首先末梢部位血液循环较慢,温度相对低,出血不畅,采集时间较长,易发生溶血等,影响检测的准确性[6];其次末梢血在采集的过程中由于反复挤压临近组织不但造成血细胞破坏而且还会导致混入组织液较多,穿刺处易形成微血栓影响检测结果[7];静脉血多采自肘前静脉等部位,静脉血内成分受环境影响相对较小,能反映全身循环血液的真实情况,况且静脉血管可反复穿刺,重复性强[8]。
综上所述,末梢采血法与静脉采血法采血后测得的血常规检测指标差异较大,两者相比,静脉采血法对血细胞的破坏程度小,测得的指标水平相对更准确。
作者单位:464000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1]韩秋青,王爱玲,韩风杰,等.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0,16(26):85-86.
[2]林湘蔚.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09(21):170-171.
[3]崔凤霞,孙丹.浅谈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4,(7):85-86.
[4]何昭霞,李灵,陈杰,等.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比较[J].河北医学,2012,18(10):1504-1506.
[5]程力.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探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3):1750.
[6]张美雪.两种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及快测血糖检验的比较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9):2624-2625.
[7]廖新梅.不同的采血方法在对血常规的相关检验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2,(30):92.
[8]孟月香.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2014,(5):618-619.
R446.1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