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 华 何疆海
守护林中精灵的土专家
□杨 华 何疆海
赵金超(中)野外追踪亚洲象足迹
身着迷彩,肩挎行囊,分花拂柳,爬坡渡水,不时驻足或俯身在地面搜寻,或仰首向高空凝望,手中相机随着视线拍下美景。你可能认为这段话是对一段轻松惬意的林中旅行的描述,其实不然,这是我省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科研工作者们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在我省生态景观壮丽、野生动植物丰富却山高路险、人迹罕至的各级自然保护区内就有这么一批学历不高、学识丰富,数十年如一日战斗在野生动植物保护科研第一线的“土专家”。
佤族人王志胜,大专学历,林业工程师,于1983年2月进入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沧源管理局工作至今;佤族人赵金超,大专学历,林业工程师,于1983年2月进入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沧源管理局工作至今。两位因其特征鲜明的个人形象,业界人称西哈努克和奥巴马,是云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战线名声响亮的土专家。两人好学上进,刻苦钻研业务,勤奋工作,将自己的青春、汗水和智慧贡献给自然保护区的山山水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辛勤耕耘,做出了许多令人敬佩的科研工作实绩,成为全省自然保护工作者们的榜样。
从参加工作开始,王志胜就与自然环境管护研究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从基层保护管理站管护员做起,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成长为自然保护区科研所所长。三十多年来,王志胜严格要求自己,孜孜不倦地学习野生动植物专业知识,追踪自然环境保护研究学科动态,为保护区野生动物科研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了观察和监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拍摄、收集野生动物种类图片,他经常深入到深山老林,踏遍自然保护区的山山水水,沟沟谷谷。野外作业时,他常常不分白昼,不顾危险,寻找野象、虎、豹经常出没的道口放置触发式照相机。记得有一次,他在开展野生动物日常监测工作中发现了野象群。为拍摄大象照片,他冒着生命危险,悄悄跟在大象后面,不眠不休地跟了大象一晚上,直到拍摄到理想镜头,才结束跟踪工作。为了完成好科研项目, 他带领全所科技人员爬山涉水,风餐露宿,不知放弃了多少节假日,以忘我的精神,一心一意地扑在科研工程项目上。
多年来,他共主持实施完成《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野生动物种类、分布、数量调查》等28项科研项目,与省内外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合作实施完成了《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虎资源初步调查》等6个科研项目,主持建立了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物标本室,撰写《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洲象资源调查报告》、《南滚河猫科动物资源初步调查报告》、《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洲象资源调查报告》、《南滚河虎资源初步调查报告》、《云南临沧机场鸟类资源调查报告》、《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计划》等8个科研项目报告。发表了《南滚河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临沧南滚河的灵长类动物的现状》、《认真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发展环保事业》、《云南临沧机场鸟类潜在威胁调查及防范措施》等4篇论文。刊登了160张野生动物图片。编制出版了《佤山绿色明珠—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普读物1000册。为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工作填补了空白。由于他在自然保护区管护研究工作中成绩突出,自1983年至今,先后四次荣获市县两级的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和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三等奖的表彰;另有2篇文章获得“优秀论文著作证书”;有三张摄影作品分别荣获国家林业局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委会,大自然保护协会“自然中国和谐家园——我眼中的自然保护区摄影大赛”评委会推荐奖和云南省“走进自然 呵护生命”摄影大赛银奖和铜奖;2013年获斯巴鲁生态保护贡献奖。
清澈南滚河 王志胜 摄
赵金超,一个农民的儿子,普通得象佤山里的一块石头。但他却多次荣获市县各级地方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及学术界的嘉奖,多次获得各级地方政府颁发的奖状,被人们誉为“佤山自然环境管护研究人”。虽然他的岗位是平凡的,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出精彩的人生价值,三十多年来科研工作硕果累累。他的好学与博学在林业圈里是公认的,参加了多项野生动植物调查科考工作,在野生植物资源科研保护方面能力突出。1987年参加“南滚河野象考察情况及保护意见”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1990年至1991年在西南林学院接受“自然保护管理”高等专业教育;1995年至1998年参与南滚河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团;1996年在国家级优秀科技期刊《资源开发与市场》发表《南滚河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资源及其特点》;同年在《临沧科技》杂志发表《高山榕种子育苗技术简介》;2000年在《佤山文化》杂志发表《佤族竹文化》;2001年在《中国植物杂志》发表国2级保护植物“苏铁蕨”图片;2002年在《植物杂志》发表《滇西南生物宝库——南滚河保护区》,同时在沧源县佤山文化杂志发表《佤族与高山榕之情》;2004年配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对国家2级保护植物,三棱栎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考察南滚河保护区珍稀植物三棱栎生态环境和种群数量,同年在《生态学报》杂志发表了《三棱栎的分布现状,种群特征、生物学特性保护对策》;2007年5月在《佤山文化》杂志发表《沧源佤族动植物崇拜与生态保护》;2013年陪同中科院上海植物研究中心在南滚河流域调查卫矛科植物。
热带雨林中的野生植物科研考察十分不易,有的植物生长在大乔木上,有的长在石崖上,采集起来很危险,赵金超常常需要冒着生命危险爬上去采摘标本。为了可以多学到一些专业知识,他数十年如一日,珍惜每一次培训和科考机会,边学习边实践。他白天在野外精心记录植物特征,请教专家摄影知识,晚上标本带回营地后又仔细研究,不懂的难题就马上提出来请专家给予解答。每一项工作结束,他都收获颇丰,常感慨此行等于读大学。 勤学好问的好习惯为赵金超科研知识积累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勤奋工作获得的科研成果也给他带了诸多荣誉。1997年,荣获全国首届生态经济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生态经济教育专业委员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02年获“社会科学与西部大开发”学术成果特等奖;2006年在“十五期间生物多样性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工作中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保护区工作人员野外巡护
“我是大山的儿子,我要把毕生的精力献给家乡的绿色事业,让家乡的山水更绿更美,让父老乡亲们的生活更加富裕美满”,这个朴实而伟大的愿望激励着王志胜和赵金超两位“土专家”成长起来,在保护区作出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们在努力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积极带领保护区全体科技人员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及业务实用技术,要求科研所职工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在他们的带领下,南滚河自然保护区科技人员的业务素质不断得到提高。正如西南林学院教授、竹类专家薛记如在《中国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书的序言中写到:“尤其值得提出和赞赏的是南滚河自然保护区的科研人员从未停止过他们自己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在远离科研机构、科技文化又较为落后的云南省最为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尤其是克服了缺少科技文献资料和专业知识的困难,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每逢外地专家来到当地就抓紧机会多问多学。几年来通过外出进修、访问学习和刻苦钻研,他们的专业知识提高很快,他们不仅先后在保护区内及周边地区采集、制作和鉴定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而且还自己进入保护区内调查。上述各方面开创性的工作,无疑对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栏目编辑/周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