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工会:搭建创新平台 助推企业发展

2015-10-21 07:03:28汪汉林
工友 2015年4期
关键词:武钢劳模全员

文_汪汉林

武钢工会:搭建创新平台 助推企业发展

文_汪汉林

近两年来,武钢工会紧紧围绕公司生产经营中心,大力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创建367个劳模创新工作室,每年有1000多项职工创新成果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际,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4亿元。

搭建自主创新平台,让职工成为自主创新的生力军

在公司党委的领导下,武钢工会深入开展以“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为主线的全员自主创新活动,掀起职工挑战自我、勇于创新的热潮。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凝聚创新力量。为使全员自主创新活动深入人心,我们于2012年11月举办了隆重的活动启动仪式,随后制定下发了《深化职工全员自主创新活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公司、市、省、全国劳模创新工作室逐级培养机制,形成“党委领导、行政主导、工会搭台、各方协同、职工参与”的格局,并设立专项奖励资金,鼓励和发动职工人人争当创新能手。公司领导亲自带队深入基层厂矿调研,先后与1000多名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零距离接触,听取意见和建议,研究制定劳模创新工作室规范创建的标准,协同拟定攻关课题1000余项。

分层分类指导推动职工创新实践。一线职工最熟悉现场,最清楚问题出在哪里,最知道该如何改进和革新。因此,我们把劳模创新工作室大量建在生产现场,把经常、反复出现的实际问题集中到劳模创新工作室,聘请100名专家分类指导,高效解决生产经营实际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并将现场解决的实际问题和方案,编写成职工培训教材,采取技师讲坛、导师带徒、模拟实践等方式,组织职工学习。同时,出台有关研发经费、小型零星备件采购“绿色通道”制度,开发“蓝领工具箱”应用软件,为工作室提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与工具支持。

打造特色工作室提升职工创新能力。我们根据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功能和作用,打造出四大特色工作室:一是全员培训型工作室,对车间班组职工定期开展现场实训;二是贯通流水线型工作室,制定流水线操作标准,提升职工劳动效率;三是现场攻关型工作室,组织职工围绕现场检修等急难险重任务,开展小改小革、工艺创新;四是联合攻关型工作室,组织职工围绕重大改造项目,按照工艺流程开展研发、制造、应用,提升项目完成质量和进度。特色工作室的建立,为提升职工技能、现场攻关创新、新老技术传承、学习交流搭建了互动平台。

发挥先进典型带动作用,吸引广大职工参与自主创新

职工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只有充分激发职工个体不断创新,才能推动企业整体持续创新。因此,我们注重典型引路,带动职工全员参与自主创新。

发挥领军型技能人才的示范作用,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到岗位创新上来。2013年以来,武钢工会评选了20个公司级劳模创新工作室,通过现场推进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让他们走上前台,讲述身边的故事,分享在创新实践中的闪光点、感动点。同时将他们的故事编入《班组学习》,下发至9000余个班组,让他们成为广大职工学习的榜样。两年来,公司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劳模创新工作室,如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朱有发创建的工作室荣获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联合焦化公司龚九宏工作室荣获全国机冶建材系统模范创新工作室,李跃敏等6个劳模创新工作室荣获武汉市职工创新工作室。

发挥劳模引领作用,焕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结合党委开展的“市场同闯,改革同行,发展同向”主题形势任务教育活动,在公司主要媒体上开辟了“‘十一五’以来武钢成就展示”、“寻找最美一线班组”、“咱们工人有技术”、“创新工作室的故事”等专栏,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用详实的数据,大力弘扬劳模的创新精神,营造“尊重创新、宽容失败、成果共享”的浓厚氛围,让岗位创新成为广大职工的思维方式、工作习惯和自觉行动。

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辐射作用,推动全员参与自主创新。我们发动劳模创新工作室围绕公司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工序成本等重点工作,加强工艺技术创新和科技攻关。建立推进机制,帮助职工征题、选题、立题,实施跟踪管理和服务,组织专家认证验收、评判,确保立项课题的可行性。建立立项定责协作机制,各级工会发挥班组长联谊会、劳模联谊会、技师协会等有关部门的协助作用,通过组建自主管理小组开展攻关,使合理化建议采纳后可成为攻关项目立项,促进职工创新成果被广泛应用,使职工的发明创造产生最大的价值。

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帮助职工实现自身价值

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全国首家企业工人科技园的作用,在体制和机制建设上狠下功夫,使一大批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新成果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

引入成果转化的市场机制。注册成立“武汉钢工科技创业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一方面让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成果进入武钢的采购清单,帮助技能人才销售创新成果,将成果制造成产品并安装到位。另一方面,通过产品转化推介会、战略合作洽谈会、成果应用赶集会等活动,实现成果转化,并建立多渠道营销网络。公司成立以来,已实现成果转化创效近1000万元。

建立现场攻关责任机制。在公司面临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下,我们在劳模创新工作室中开展“降本增效作贡献”的现场攻关活动,要求每位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创一流的岗位业绩、提一条合理化建议、攻一项技术难关、传一项技能绝招、发明一项专利”,目前这项活动已完成攻关项目1000余项,创效益5700多万元。

建立职工申报专利的激励机制。我们每年两次集中为职工申请发明专利,并对获取专利的成果每项给予1000元奖励。两年来,由劳模创新工作室一线职工自主创新的32项成果分别荣获全国、省、市职工技术创新成果金银铜奖,其中1项获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第七届昆山国际发明展等3项金奖,实现职工自主创新的历史最好成绩,武钢被工业信息化部授予“工业企业质量标杆”称号。

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将按照“广普及、全参与、抓重点、树典型”的创建理念,在建立长效机制、丰富活动内容、加强典型宣传等方面努力探索,让职工通过劳模创新工作室,激发创新的激情,感受成功的快乐,将劳模创新工作室做实做好,助推企业的创新发展。(作者单位;武钢工会)

猜你喜欢
武钢劳模全员
劳模在身边 服务你我他
工会博览(2023年3期)2023-02-11 11:49:36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化工管理(2022年14期)2022-12-02 11:45:54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文史春秋(2022年4期)2022-06-16 07:13:00
全员核酸
中国慈善家(2022年3期)2022-06-14 22:21:55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少先队活动(2021年5期)2021-07-22 08:59:58
河南油田开展全员劳动竞赛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武钢今昔
齐鲁周刊(2016年14期)2016-05-16 10:18:57
2个月已发布11次外部招聘信息武钢人员分流压力山大?
武钢第六代桥梁钢板投入工程应用
上海金属(2015年6期)2015-04-06 18: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