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雅静
(河南省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提高小儿浅静脉头皮针输液技术及护理
陈雅静
(河南省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信阳 464000)
目的 探讨提高小儿浅静脉头皮针输液技术水平与护理质量的相关措施。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于我院接受浅静脉头皮针输液的患儿107例,命名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接受浅静脉头皮针输液的患儿110例,命名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穿刺成功率与输液哭闹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输液的穿刺成功率与哭闹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浅静脉头皮针输液技术是一种针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的特殊输液技术,有别于手部静脉输液,可增加穿刺的成功率并降低患儿输液的哭闹率,具有临床推广的深远意义。
小儿浅静脉头皮针输液技术;护理;输液护理
许多年龄在3岁以下的患儿,其自身的血管尚未完全发育成型,手部血管很难通过肉眼观察到,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对于这类患儿采用的是浅静脉头皮针输液技术来为患儿进行输液,从而解决患儿手部血管不明显的问题[1]。我院在2013年5月进行了小儿浅静脉头皮针输液技术的深入改革,优化了护理质量,让该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改变,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浅静脉头皮针输液的患儿107例,命名为对照组,其中男56例,女51例,年龄3~29个月,平均年龄(10.4±2.7)个月;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浅静脉头皮针输液的患儿110例。命名为观察组,其中男58例,女52例,年龄2~27个月,平均年龄(10.1± 2.5)个月。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儿在接受浅静脉头皮针输液期间未进行技术改革,其输液方法基于常规的手部静脉血管输液方法,包含了常规输液过程中的一些注意要点。观察组患儿在接受浅静脉头皮针输液期间我院已进行技术改革,具体的输液技术与护理内容如下。
1.2.1穿刺准备:在进行穿刺之前,需要经过一系列系统的准备措施。首先,需要保证输液环境的光线良好,柔和而不刺眼,能够为穿刺提供最佳的光线条件。特别需要注意光源的高度,不要形成阴影,影响了穿刺操作中护理人员的视线。其次,注意寻找穿刺的最佳血管,一般选择穿刺的为额部的正中静脉以及颞浅静脉,最好不要将穿刺部位选择在静脉交叉的位置。一般在经过手部按压后静脉血管发青明显的即是较好的穿刺部位。最后,需要选择最适合的针头。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来说,针头也应该相对较小,一般针头的大小不超过五号半,对于出生仅数个月的患者,针头的大小甚至需要控制在四号半以内。并且,在选择针头的时候,需要检查针头的斜面、通畅情况以及针尖笔直程度。
1.2.2穿刺进针:在穿刺进针时保持针头的斜面向上,直刺进入皮肤,并平行进入静脉。在进入静脉后见到回血现象即表示穿刺成功,可对针头进行固定。如果在穿刺进入静脉之后,没有见到回血现象,那么可以轻轻按压穿刺血管上部,通常就可以见到回血。在固定针头的时候需要注意,要擦干患儿头部的汗液,并在固定针头之后,将针头后的软管固定在患儿的耳廓位置。
对两组患儿进行穿刺操作的均为具有护理资质的我院正式护理人员。在穿刺之后,对所有患儿的穿刺成功情况进行统计(穿刺进入静脉,并且出现回血现象即判断为成功),并对患儿在穿刺期间的哭闹情况进行统计。
1.3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文中计数资料的比较通过χ2进行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对穿刺的成功情况以及患儿的哭闹情况统计发现,对照组107例患儿中,有89例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为83.2%,71例哭闹,哭闹率为66.4%;观察组110例患儿中,106例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为96.4%,43例哭闹,哭闹率为39.1%。两组患儿的穿刺成功率与哭闹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经过临床调查总结发现,为年龄较小的患儿进行输液,其穿刺的难度要比成人大许多,这主要是患儿的年龄较小,静脉血管还并没有完全发育成型所导致的[2]。因此,目前在临床上,对于这类患儿,并不会通过手部静脉进行输液,而会选择患儿的脚部以及头部等静脉血管更为明显的地方。但即使选择这类静脉血管,也存在着较大的操作难度,在寻找穿刺部位以及选择针头的时候,会发生较多的失误,从而让输液的穿刺难以成功,使得患儿承受较大的痛苦,并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输液的效果[3]。
比如说浅静脉头皮针输液技术就是一种从患儿的头部进行穿刺的输液技术,在穿刺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光线良好的环境,选择最佳的穿刺部位与针头,通过科学的手法,对患儿进行穿刺,为后续的输液提供良好的条件[4]。在一般情况下,通过头部进行穿刺,其成功率比较高。
表1 两组患儿的穿刺成功率与哭闹率比较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来,在进行了小儿浅静脉头皮针输液技术的改革之后,穿刺成功率可达到96.4%,相比于改革前有了巨大的提升,并且改革后进行穿刺输液过程中患儿的哭闹率控制在了39.1%,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由此可以看出,小儿浅静脉头皮针输液技术是一种针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的特殊输液技术,有别于手部静脉输液,可增加穿刺的成功率,方便输液的顺利进行,并能够减小穿刺过程产生的痛苦,降低患儿输液的哭闹率,具有临床推广的深远意义。
[1]音邦凤.两种不同型号针头行小儿颞浅静脉穿刺的效果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2010,9(2):76-77.
[2]刘珊,吴清翠,刘天珍等.静脉留置针穿刺于小儿头皮骨缝静脉的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6):422.
[3]严红冉.提高儿科头皮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0):297-298.
[4]张先敏,陈小凤,伍中华,等.缓解小儿浅静脉输液疼痛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2):141-142.
R472
B
1671-8194(2015)11-02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