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安莲
[摘 要]导入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一个良好的导入能唤醒学生大脑中相关的已有知识,使学生做好热身准备,激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与期待,让英语阅读成为学生享受的过程。本文旨在通过对三节不同风格的“同课异构”阅读课导入的探讨,思考初中英语阅读课的导入方法,让导入更精彩。
[关键词]中学英语 阅读课 导入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一、背景与前言
英语阅读课的教学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是上课伊始能否先声夺人,牢牢吸引学生的关键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节好学生的心理状态的最佳时机。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阿希的研究:第一印象的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人们对于事物的整个印象,一般是以第一印象为中心形成的。因此,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英语阅读课的导入(Leadin)作为一堂课的首要环节, 必须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使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我们应充分运用多种导入手段,为整节课作好开路先锋。
二、从三节同课异构的 Earth Day 看出去
前段时间,学校里组织了一次“同课异构”的赛课活动。课题选自课外的一篇阅读材料:Earth Day
在新课程理念下,英语阅读课中,增加学生信息输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已远远超越了牢记一些词组、掌握几个句型结构。阅读课的导入,能否起到一个“抛砖引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是能否在阅读的过程牢牢吸引学生的关键的第一步。下面请试看一下三位老师对Reading教学导入的独到之处。
案例A:从上海世博会说起
【原音回放】第一位教师先从上海世博会谈起,通过自己在世博会上的见闻,把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和“绿色世博”的理念通过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接着老师带领学生继续谈论在实际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绿色”即“环保、低碳、节约能源”,在这样自然的情景下,教会了学生学习本课里的关键词:a big event,in the neighborhood,energy,recycle, leave the tap running,electrical equipment,be responsible for,etc.然后,引出本课的主题Earth Day。
【深层透析】这位教师导入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了从“绿色、环保、低碳”谈起的导入方式。完全与文章的主题相符,如果盲目地为了导入而导入,甚至于无所不说,离题万丈,都是违背教学目的和教学宗旨的。
【抛砖引玉】教师的课堂导入要精心设计,虽然从远的“上海世博会”谈起,但是过渡自然,画龙点睛,巧妙地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上,联系实际的生活,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进入到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中去,创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
案例B:
【原音回放】第二位教师先向学生介绍了自己曾经旅游过的地方,如云南、新疆,海南等等旅游胜地,图片的人和风景真是相得益彰,美不胜收。同时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播放了其中的片段。紧接着,当我们再次看到这些地方时,却是另一番情景:hail(冰雹) in Xinjiang, flood in Hainan, drought(干旱) in Yunnan, sandstorm in Beijing, mudslide(泥石流) in Zhouqu, snowstorm in Nanjing……接着老师呈现了一句话:People were beginning to worry about what we were doing to our environment。由此而谈起Earth Day。
【深层透析】这位老师从亲身经历谈起,让学生们看到了这个世界美好的地方,让人心神向往。可是正如现实是如此残酷,刚刚还是阳光明媚,人人笑面如花。转瞬之间,一切变成了愁云惨淡,万物凋零。这样的极具戏剧性和讽刺性的强烈对比,让学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抛砖引玉】教师这样的导入,很具有启发性和生成性,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探求的欲望。教师引导学生质疑、有了质疑就有了寻求答案的内需和动力,有了质疑才会有预设的生成和非预设的生成,唯有如此导入才能找准最佳的切入点。
案例C:
【原音回放】最后一位教师先直接出示两张图片,请学生进行对比,Which place do you want to live in? Why?学生自然会选择环境优美的地方。然后,教师呈现了更多的环境污染的图片,由此引申到The earth is crying. More people are worrying about it.接着启发学生What should we do to save our earth? 接着,教师向学生展示了班级中曾经开展过的“保护环境,低碳环保”的“志愿者活动”,让“志愿者们”以亲身的实践活动告诉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号召周围的人一起“环保、低碳”,这样的导入恰如其分地联系到文章中介绍到的每个人可以做到的五件保护环境的事。
【深层透析】这样的课堂导入有趣味性,生活感,能吸引学生。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学生充满兴趣去学习,才能感到易学,做到爱学、乐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著名心理学家拉扎勒斯认为:“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
【抛砖引玉】这位教师的阅读导入极具“生活性”,“实践性”。让身边的志愿者告诉我们:I never leave the tap running. We dont use paper cups or napkins. My parents only buy electrical equipment that we really need.这些正是文章所要告诉我们的。正如我们的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把生活与教育紧紧联系起来,让来源于生活的教育再还原于生活。
纵观这三位老师在阅读教学的导入过程中同时使用了图片的直观导入,切入文章内容,从环保做起,从低碳做起。所不同之处在于有的从大处着眼,有的从自己的亲身经历说起,有的从身边的生活谈起。他们的导入过程为新课的呈现搭桥、铺路,为新文章的学习和阅读技能的训练作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因此,阅读新课的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序幕,是教师讲授每一节课时给予学生的第一感知,是优化学生心境和语言学习环境的重要手段。这样良好的导入一定能够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弦,使课堂教学更具艺术性。
英语课堂的导入是一个充满艺术性的过程。导入的方法可谓多种多样,灵活变化。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导入方法。只要设计得当,就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并逐渐养成终身学习能力。
三、英语阅读课的导入的方法
1.情景导入。在呈现新材料之前,创设与之相一致的情景,使学生在真实的或模拟的交际情景中更好地理解语言材料传递的信息,深刻领悟语言材料的交际功能。在设置情景、导入新课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将语言结构、语言功能和语言情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感知、理解新语言材料的意义、功能及作用,理解具体情景中语言所传递的信息。
2.直观导入。 (1)实物导入。实物导入直观、具体,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外语材料,提高用外语理解和表达思想的能力,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积极性。(2)图片导入。图片导入简便、形象、生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感到不单为学英语而学英语,而是把学英语作为一种获得更多知识的手段。(3)影像导入。影像导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调节学生的情绪,提高学生的兴趣,为下一步学习作好铺垫和准备。
3.音乐导入。音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利用音乐的想象空间可以开拓语言思路、丰富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启发学生的美感。将音乐导入恰当地引入英语课堂教学是拨动情感之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4.故事导入。故事导入常用于故事性或记述人物的课文。通过讲故事来导入新课能马上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急欲了解课文的求知欲望。通过故事导入新课,既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引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且能开拓学生的知识面,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传授。
5.以旧带新进行导入。以旧带新导入法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便于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降低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难度,易于引导学生参与学习。
6.设疑、悬念导入。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疑”之重要,要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有兴趣学英语,课堂导入的问题相当重要。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英语教学的开始,应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提出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忆、联想、预测,或渗透本课学习的主题。
7.破题导入。由于英语课文的体裁多种多样,涉及天文、地理、人文等诸多方面,许多内容是学生所熟悉的。因此,在英语新课的教学中,对于学生所熟悉的东西,教师往往可以直接点题导入,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从而更好地理解新课。
8.以学生为主体,把汇报、表演作为导入。(1)值日汇报导入。每天,教师精心安排一位学生上台用英语汇报,汇报的内容根据学生的程度不同进行安排。(2)课本剧表演导入。以课本剧导入文章,既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满足学生的表演欲,使全班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状态。
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指出:“学习最好的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精彩的新课导入,往往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之情绪高涨地投入到新知识的探求中。因此,新课的导入,对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尹刚,陈静波.给英语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罗晓杰.中学英语新课导入方法[J].教育探索,2002(1).
(责任编辑 李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