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穗
相比于在冷藏柜里精心摆放的复杂甜点,甜甜圈显然平易近人得多。一块普普通通的米黄色面团滑入油锅的一刹那,立刻爆出“滋滋啦啦”的响声,欢快地膨胀起来,变成诱人的金黄色。刚出锅的甜甜圈,外形圆润讨巧,油炸过的表面又能完美吸附糖霜、巧克力以及各种甜蜜的奶油酱。趁热咬下一口,糖霜混合黄油的香气迸发出来,面团外脆内软,蓬松中又带点韧性,恰到好处地迎合着牙齿。若是中间能适时溢出一点卡仕达酱,温柔地滑过舌尖,那样缠绵的口感简直美好得犹如初恋。
美国人无疑是甜甜圈的头号粉丝,他们拥有世界上最著名的两大甜甜圈连锁品牌——当肯甜甜圈和卡卡圈坊。不过甜甜圈的发源地并非美国,在古罗马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油炸面团的做法,中东地区亦有类似甜食,叫做奶蛋烘饼。这一做法传入欧洲之后,在英国、德国、北欧等地流行开来,后来又被荷兰人带到美国。
甜甜圈的广泛流行,要归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并派遣远征军赴欧洲参战。同时,慈善组织“救世军”征集了一批女性志愿者奔赴前线,为士兵们提供食物和基本的生活服务。为了鼓舞士气,志愿者们用简陋的工具开始制作甜甜圈。这样甜蜜温暖的食物最能抚慰士兵思乡的味蕾,以至于志愿者一天要赶制数千个甜甜圈以满足需求,而她们也因此被士兵亲切地称为“甜甜圈女孩”。与此同时,在美国境内,救世军还举办大型的甜甜圈义卖活动以筹集善款。1919年,救世军通过义卖,在短短两天内获得了50万美元(约318.25万元人民币)的善款。不过,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卷入实质性战役,大概是由于物资匮乏的缘故,救世军开始售卖纸质的假冒甜甜圈,赋予其“支援前线战事”的精神意义,完全依赖爱国主义的号召力来拉动销量,就这样,救世军依然通过义卖筹集了将近10万美元(约63.6 5万元人民币)。为了纪念甜甜圈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每年六月的第一个星期五被定为“甜甜圈日”,并延续至今。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甜甜圈声名大噪,成为了当时美国最流行的甜点之一。1921年,有人发明了自动化的甜甜圈机器,搭配预制面糊,可以在1小时内制造出960个甜甜圈,使其生产成本大幅降低,甜甜圈产业也自此兴旺起来。在1919年,全美的甜甜圈销售额是每年500万美元(约3 182.5万元人民币)。在1930年美国的大萧条时期,甜甜圈以其低廉的价格成为了多数人的日常食物。当时,贴心的店家时常会随甜甜圈附上一张纸条,劝告人们“盯着你的甜甜圈,而不是整天盯着它的洞。”就像乐观主义者看到一杯半满的水,而悲观主义者只能看到一杯半空的水,在萧条时期,想想“我还有个甜甜圈”,而非纠结于“我的甜甜圈缺了个洞”,显然是更明智的生活态度。
不过,最早的甜甜圈其实并没有洞,而是圆滚滚的一坨面团。这样的面团在炸制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周边炸过头而中心部分还没熟的情况,因此人们开始在面团中切出一个洞,使其受热更为均匀。关于甜甜圈之洞的起源,有许多似是而非的版本,但不管怎么说,甜甜圈之洞实在是美食史上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它的出现还催生了另一种精巧的小甜食。切割面团时,切下来的小圆片总不能被浪费,扔进油锅里炸一炸,就成了美味的“炸圈饼孔”。它通常是呆萌的圆球状,恰好是一口一个,随意裹上肉桂糖就可以塞进嘴里。虽然没有甜甜圈的华丽外表,这种油炸小球却以其简单纯粹的味道征服了不少人的味蕾。
甜甜圈的命运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贝果在美国流行开来。它的外形类似于甜甜圈,但采取烤制而非油炸,罪恶感降低不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身体健康,贝果也就逐渐取代了甜甜圈,成为早餐的主要选择,但无论如何,对高热量的原始渴望始终根植于人类的天性之中。高速发展的浪潮催生了一个全民焦虑的社会,而甜甜圈无疑是最能抚慰人心的食物之一。因此,进入21世纪后,甜甜圈的地位又悄然回归。在2013年,可颂甜甜圈横空出世,又带来一波甜甜圈的热潮。
制作复杂、外形精致的可颂甜甜圈似乎更适合出现在高档甜品店和五星酒店的餐桌上,然而,可颂甜甜圈再美味,终究少了那种随意和亲民。甜点界的风潮来了又去,甜甜圈披上色彩缤纷的花哨外衣,被摆弄成圆的、扁的、长的、方的各种形状,或者被一切两半,夹入各种奶油、果酱甚至是芝士、培根,变着花样吸引人们的眼球,令甜点爱好者们眼花缭乱,然而,很多人所热爱的始终是软绵绵、胖乎乎的传统甜甜圈。下班路过街角的面包店,随手买上一个新鲜出炉的甜甜圈,仅以简单的肉桂和糖粉调味,看似普普通通,捏在手中却如一个小小的太阳,毫不吝啬地散发着糖与奶油的甜美香气,那一刻的温暖足以让人原谅人世间的所有苦难与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