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交响乐的认识及音乐欣赏

2015-10-20 16:25楼明园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20期
关键词:卡门巴洛克交响乐

楼明园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0123-02

交响乐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产物。交响乐曲的名称源出希腊语,原意为“一齐响”的意思。交响曲是一种具有奏鸣曲(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的曲式)体裁特点,由庞大的管弦乐队演奏的宏大套曲(是由若干在结构上各自独立、音乐性质上互相对比的部分组合而成的特殊曲式)形式的音乐作品。由于交响乐曲式结构宏大,乐队宠大齐全,有强大的音响力量,加上丰富多彩的音乐千变万化,管弦乐队的表现力能得到高度发挥,因此意蕴深远,善于表现神秘、丰富而复杂的感情,对于大自然的诗情画意的描绘更是有独特的色彩效果。因此,交响乐有强烈感人的艺术魅力。交响乐欣赏课不仅对在向小学生教授乐理知识、交响乐的发展历史,各阶段的代表人物和其主要作品有很大的帮助外,同时对他们心灵的净化和审美能力的提高都有重要的意义,是十分有意义的一门课程。

交响乐是早期从意大利歌剧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过来的,其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

巴洛克时期通常认为大致是从1600年至l750年,即从蒙特威尔地开始,到巴赫和亨德尔为止。1750年,音乐之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与世长辞,标志着巴洛克巅峰的对位法音乐的终结,也标志着巴洛克时代的终结。之所以称这一时期为巴洛克,是由于一时期音乐表达的技术及方式基本上有它一定程度的共同点,所以用此名词来标志。

“古典主义”是一个相当不明确的词,它有几种不同而又相关的含义。一种不很恰当的用法是将它指流行音乐以外的音乐,包括所有种类的严肃音乐,不管它是何时创作的以及为什么目的而写的。而此处我们所指的是大约1750年开始至1825年贝多芬逝世为止这一时期的音乐。所谓“古典的”,准确地说,原是指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典的古代”,那是西方文明两个伟大的时期。文艺复兴后在意大利兴起的主调形式的新音乐,以贵族社会为背景,在德意志和奥地利各地繁荣昌盛起来。

浪漫主义兴起于十八世纪的文学作品中,作品注重于表现个人情感等一些比较感性的方面。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在许多方面格格不入,主要体现在表现形式上。古典主义音乐鲜明向上,而浪漫主义音乐则比较注重于抽象空间里的情感,多有想象,色彩鲜明。

在交响乐欣赏中我们欣赏了不少大家的作品,有贝多芬的《命运》和《欢乐颂》,有约翰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还有巴赫德《G弦上的咏叹调》等等。但是使我第一次感到交响乐的震撼的还是我听的第一曲交响乐曲——乔治·比才的歌剧《卡门》。乔治·比才(Georges Bizet)(1838—1875)法国作曲家。比才出身于音乐世家。父亲是音乐教师,母亲会弹钢琴,舅舅是著名歌手,加上他从小具有音乐天分,使他在音乐道路上一帆风顺。9岁进入著名的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并屡获各种比赛大奖。13岁时,他的阅谱能力和钢琴演奏水平已十分高超。19岁时,他获得法国青年音乐家梦寐以求的罗马大奖;赴罗马进修3年。在意大利学习期间,他对前途充满信心,在给父亲的信中他写道,他的音乐前途在于歌剧,他要以歌剧创作赚取10万法郎。

22岁时,比才从意大利归来,正式开始了他的歌剧创作生涯。他很快写出第一部歌剧《采珠人》。音乐很美,但风格上有威尔第的影子,演出效果平平。此后谱写的几部歌剧,成绩一如《采珠人》,不算太坏,也没有特别引人之处。惟一的例外是他为都德的话剧《阿莱城姑娘》写作的37段配乐,由于被故事中法国南方特异风光激发了灵感,创作出的音乐绚丽而动听。他从中选取十几段旋律优美的小曲编成音乐组曲,结果大获成功,此后成为音乐厅常用曲目。

1847年,比才为梅里美小说《卡门》的歌剧脚本谱写音乐。从一开始,他就感到故事是为他量身订作的,是他梦寐以求的那种题材。为此,他付出了极大的热情,说他此时具有“孤注一掷”的气概,恐怕一点儿也不为过。

用歌剧表现社会底层男女间的俗事,并赋予它深刻的悲剧性,《卡门》可谓首创。比才不以音乐为卡门申辩,而是避开剧情的细致描写,用音乐勾勒人物性格、渲染异国情调和特殊的环境氛围,并用音乐营造出撼人的悲剧结局,其卓越的戏剧效果,也是前所未有的。《卡门》的音乐热情、狂野,令人着魔,以致一出歌剧之中,就有《哈巴奈舞曲》《塞吉迪亚舞曲》《阿拉贡舞曲》《吉普赛之歌》等众多脍炙人口的迷人旋律,高潮迭起,撼人心魄。

下面再谈谈如何引导学生欣赏音乐。

1.小学生认识事物处于形象的、简单的感性认识,在很大程度上认识是凭感觉,依靠自己的兴趣,因此在选择欣赏乐曲内容时,应从儿童的日常生活和所感兴趣的内容开始,欣赏的乐曲篇幅应由小到大,乐曲表现手法应由简单到复杂,乐曲的形式应由易到难。

2.故事一直深受广大小学生的喜爱,在欣赏故事性、叙事性的歌曲时,可以把歌曲的内容编成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完成由形象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如在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时,在听歌曲之前把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讲给学生听,然后再听歌曲,再次让学生融入故事情境之中,加强音乐感受,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王二小为人民利益英勇牺牲的崇高精神进行学习和理解,并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记忆力。

3.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与乐曲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愉悦学生心理,开发学生情感世界,诱发学生强烈的欣赏欲望,能培养良好的欣赏能力,提高欣赏效率。如欣赏《欢乐颂》一曲,为了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入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理解、体会,我在未揭题前,先放一段《月光曲》的片段。优美的曲调、清新的旋律、栩栩如生的画面,立刻吸引了学生,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此时,教师伴随乐曲的进行,运用富于感染的语言描述:“现在我们听到的乐曲是一首由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的钢琴奏鸣曲《月光曲》。关于它的创作,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贝多芬虽然平时极少说话,但他有一颗伟大的心灵,他用心灵谱写了无数伟大的作品。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欢乐颂》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最精华的部分。”教师的介绍引发了学生欣赏音乐时的探究心理,从而造成悬念,学生在欣赏音乐之前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造成一种迫不及待想要知道结果的心理效应。这样,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发的兴趣就及时地被诱导到倾听乐曲上来了。

(责任编辑 刘 馨)

猜你喜欢
卡门巴洛克交响乐
《魔法交响乐》
卡门涡街的去奇异化
戏剧性十足的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的先驱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美妙的交响乐
“没规矩”的巴洛克
交响乐演绎经典电影典目
卡门教会我们的
奶牛卡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