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慧倩
摘 要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材中的栏目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栏目比普通正文更能透露隐藏在文本背后编者的意图。如何用活栏目是通用技术教师必修的一课。我认为要处理好教材中的各个栏目,首先要提高对栏目设置的整体认识,其次要深入了解各栏目的内容和作用,最后要把握对待,处理栏目。
关键词 栏目 活用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0026-02
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凭借,是教师进行教学,搞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具体依据,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品德觉悟的重要工具。栏目是教科书中有别于普通正文的组成部分,栏目比普通正文更能透露隐藏在文本背后编者的意图。
在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苏教版)的通用技术教材中,采用统一的栏目。如:马上行动、案例分析、思考、讨论、阅读、探究等与正文相关的11个栏目。而《课程标准》中并没有直接关于教科书栏目的设置、处理、对待等方面的要求。通用技术课程的特征是明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教材内容是开放的,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当地的实际作适当的调整。当然这种调整是建立在对专家提供的模板深入学习,并领会其意图的前提下,才可以做出改变。要处理好教材中的各个栏目,首先要提高对栏目设置的整体认识,其次要深入了解各栏目的内容和作用,最后要把握对待,处理栏目的原则和一般方法。
一、从课程理念入手,理解栏目的作用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通用技术课程理念是要求学生更加注重过程,注重实践。这也是通用技术课程有别于其他课程的一大特色。所以,要想从根本上理解编者的栏目设置、选用、编排等方面的意图,一定要理解并运用新课改的理念,进而领会通用技术课程的理念,才能明白栏目的作用。
“马上行动”是最具学科特点的栏目,这四个字本身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栏目的作用和特征。它是教材中最重要的栏目之一,也是学生学习通用技术最重要的形式。它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其它栏目。它的编排目的就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行动中体验技术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更好地体现新课改精神。
比如《技术设计1》29页的马上行动:(图片)
这个栏目我们一般不做改动。这个栏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练习中明白:考虑人机关系时一方面要细心仔细审题,不要答非所问,理清题目存在哪些人机关系;另一方面,这也是做题时易错的,让学生认识到人机关系的两个主体必须是人和使用的物品。特别是判断人的脚与什么物品建立人机关系时,学生大多出错。让学生在错误中明白问题所在,可以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新课程要求落实三维目标,既重结果,又重过程,“注重过程”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通用技术尤其要求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灵世界。脱离学生现实世界与心灵感受的栏目处理方式,不能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自我需求”,是一种外在的“强迫式”学习,学生是被动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这些栏目时要更新观念,站在更高的理论高度。
二、理解编者原意,决定栏目取舍
教材处理的重要任务是深入理解教材,进行合理取舍。要做栏目的取舍工作,首先要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其次要有足够的理由,要谨慎为之。为此,我们应用各种方法反复学习全套教材,尽可能深入理解编写意图,再做栏目取舍,替换工作。
比如《技术与设计2》39页的双色圆珠笔的安装“小试验”栏目,这个小试验编者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理解时序的特点,体验对于不可颠倒的时序对一个流程的重要意义。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这个任务过于简单,学生首先对这个小试验没兴趣,在活动中怠于思考,达不到编者的目的。所以,这个小试验可以考虑换掉。比如可以换成三根孔明锁的组装流程。三根孔明锁首先安装难度不大,但大部分学生没玩过;其次,即使大部分没玩过的学生也能很快摸索出来,聪明一点的学生一下子找到规律了,但也会一小部分学生拼不出来,这时拼出来了的学生特有自豪感,这时抛出的问题,学生更会积极主动去思考。这样既能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起来,又能让知识得以落实,真正做到让学生在“乐中学”。
三、根据教学实情,处理栏目内容
处理栏目形式的方法多种多样,一般包括根据教材编写原意替换具体内容,改变栏目原有功能,简化栏目内容,改为自学形式等处理方式。处理栏目在教师备课中属于教材处理的一部分,是比较重要且必须认真对待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既要深入研究教材,考虑编者意图,又要广泛比较素材,在掌握多种处理方法的基础上,依据教学需要谨慎处理。需要遵守的原则是全面考虑,灵活对待,谨慎处理。
处理栏目内容与栏目取舍是密切相关的,经常要同时考虑,因为在取舍前,教师一般都经过假设处理的思考,如果说舍弃栏目,也分完全放弃,替换内容,改变栏目本身三种情况。栏目处理更多考虑的是教学实际情况,栏目取舍更多考虑的是编写原意,所以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比如在《技术与设计2》的流程教学中,“案例分析”软皮椅的生产流程代表了一般工业产品的生产流程,理解难度不大。学生虽然对此比较陌生,但因为它的代表性,以及其中出现的开料、组装等重要术语,展示了一般工业产品的生产流程,在教材中尤为重要,是教材中一个重要的知识,是非常有必要学习的。如果教师认为这个案例的内容偏离了学生的实际,希望换案例,应该在理解编写原意的基础上,选择具有相同功能且学生比较熟悉的案例。其实对于工业生产流程,学生都很陌生,这个案例虽然不熟但好在易懂,所以不应该被舍弃和更改内容。
综上所述,我们要认识到,尽管教材的栏目设置是编者系统考虑后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但对于某位教师,某个班的学生而言却不一定适合。如果盲目照搬栏目及其内容,照本宣科,既不受学生的欢迎,也没有教学的生命力。当然,如果教师不研究教学规律,不考虑教学实效,而一味迎合所谓的学生乐趣,寻找大量“新鲜”案例;单纯为应付考试而盲目做题;不愿研究教材,而选择自认为“易教”的栏目,舍弃“难教”的栏目,完全抛弃教材,另起炉灶等也是错误的。
参考文献:
[1]顾建军.技术与设计1[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顾建军.技术与设计2[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刘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