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斑萎病毒与传毒蓟马发生流行的相关性

2015-10-20 00:08郑雪李兴勇陈晓燕陈永对吴阔刘春
江苏农业科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烟田相关性

郑雪 李兴勇 陈晓燕 陈永对 吴阔 刘春明 肖俊华 李宏光 张洁 董家红

摘要:对云南红河州烟田番茄斑萎病毒与传毒蓟马的发生流行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鉴定出西花蓟马、花蓟马和烟蓟马等3种蓟马为烟田传毒蓟马,其中以西花蓟马种群数量最多。对不同时期传毒蓟马百株虫量和TSWV发病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传毒蓟马虫口数量与烟田TSWV发病率呈正相关关系,即传毒蓟马种群数量高会导致烟田TSWV的发生流行。

关键词:烟田;传毒蓟马;番茄斑萎病毒;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S436.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5-0118-03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spottedwiltvirus,TSWV)属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是该属病毒中的代表成员。TSWV为世界性分布,寄主范围广,是一类对农业生产具有严重破坏作用的植物病毒,每年在世界范围内造成数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被列为世界危害最大的10种植物病毒之一。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国际贸易的增加,番茄斑萎病毒的发生范围日益扩大,且不断有新种和新株系发生流行危害。目前,该属病毒已报道了25种,其中在云南地区发现10种,包括5个新种,3种新株系。笔者所在实验室前期调查结果显示,番茄斑萎病毒(TSWV)为该属病毒在云南的优势种之一,在云南分布广泛,寄主植物包含茄科、菊科、藜科、豆科、葱科、鸢尾科等7科的25种植物。

TSWV主要由蓟马以持久增殖方式传播,仅在若虫期获毒的蓟马成虫才可传毒,获毒蓟马终生带毒,且病毒可在蓟马体内复制。在田间可传播TSWV的蓟马有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的花蓟马属(Frankliniella)和蓟马属(Thrips),主要有西花蓟马(F.occidentalis)、首花蓟马(F.cephalica)、梳缺花蓟马(F.schultzei)、花蓟马(F.bispi-nosa)、烟草褐蓟马(F.fsca)、台湾花蓟马(F.intonsa)、棕榈蓟马(T.palmi)、烟蓟马(T.tabaci)、日本烟草蓟马(T.seto-SItS)等。郑雪等的研究结果表明,西花蓟马、花蓟马、烟蓟马和棕榈蓟马等4种蓟马为云南地区TSWV的主要传毒介体。传毒蓟马通过传播TSWV对寄主植物构成间接危害引起的经济损失远大于其直接取食所造成的损失。

红河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生物资源丰富,气候类型丰富多样。2012年来,该州由TSWV引起的主要经济作物烟草、番茄、辣椒等作物斑萎病暴发流行,给当地的农业经济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基于此,笔者于2013年对红河州烟区TSWV发生隋况与传毒蓟马的种类及数量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摸清TSWV与传毒蓟马发生流行的相关性,为建立有效的番茄斑萎病毒一传毒蓟马综合防控体系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调查地点

在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烤烟种植田选择3块试验小区进行(每个小区面积约60m2)。该地区海拔1823.00m,年平均气温14.70℃,年降水量983.00mm。

1.2调查方法

自2014年5月5日烟草团棵期始,至6月2日烟草旺长期止,每隔7d调查1次蓟马虫口数量及烟草发病情况,共调查5次。调查采用五点式取样法,每试验小区每次调查5个样点,每点选择5株烟株,且保证样点至少与烟田边缘有5m距离,以减少边缘效应对取样结果的影响。用小捧击振烟株的叶和花,使栖息其上的蓟马振落到下方承接的白色托盘上,用吸虫器吸入酒精瓶内带回实验室鉴定种类并统计数量,折算成百株虫口数量。

百株虫量(头)=(调查总虫数/调查总株数)×100株。

结合蓟马虫口数量的调查同时进行感染TSWV烟株的发病率调查,每点选取5株烟抹,将疑似感病烟草的叶片带回实验室经ELISA检测,确定是否带毒。记录总株数、病株数,计算烟株发病率。

烟株发病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1.3标本鉴定

标本的制作参考张宏瑞等、Mirab-Balou等的方法并稍加修改,将采集到的蓟马从离心管中挑出,放在5%KOH溶液中,冷浸12~24h(按虫体大小、颜色深浅而定),除去体内脂肪等影响形态观察的内含物,并适度褪色。待标本的翅及附肢都伸展后,即可制成玻片,以供鉴定。鉴定采用Priesner建立的2亚目、3总科、5科的分类系统。

1.4TSWV发生与传毒蓟马种群动态相关性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烟田TSWV发生流行与传毒蓟马种群动态的相关性。

1.5数据分析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本研究中数据均为“平均数±标准误”。

2.结果与分析

2.1传毒蓟马种类鉴定

通过制作蓟马的玻片标本,对采集的蓟马样本进行镜检,共鉴定出3种蓟马,分别为蓟马科(Thripidae)花蓟马属(Franlliniella)的西花蓟马、花蓟马,蓟马属(Thr~s)的烟蓟马。其中,西花蓟马所占比例最大,分别占5次调查收集蓟马虫口总量的92.40%、88.89%、94.66%、92.47%、94.27%(表1)。对所鉴定的3种蓟马种类,根据其成虫特征,编写了如下检索表。

红河泸西烟田传毒蓟马检索表

1.触角7节,前胸背片有2对长鬃………烟蓟马T.tabaci

触角8节,前胸背片有4对长鬃…………………………2

2.复眼后鬃长,最长的与单眼问鬃等长,单眼间鬃位于前、后单眼外缘连接线上,后胸盾片具1对钟形感受孔……………

…………………………………西花蓟马F.occidentalis

复眼后鬃短,长度仅为单眼间鬃的一半,单眼间鬃位于前、后单眼中心连接线上,后胸盾片无钟形感受孔………………

…………………………………………花蓟马F.intonsa

2.2传毒蓟马种群动态

由图1可以看出,自5月5日起,传毒蓟马种群数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调查初始日5月5日,百株虫口数量达2041.40头,之后5月12日、5月19日、5月26日、6月2日,百株虫口数量直线上升,分别为2480.70、3501.5l、4082.25、4521.56头。

2.3TSWV发生动态

如图2所示,5月5日田间烟草斑萎病发病率为1.00%,之后烟草斑萎病的发病率随着调查的延续呈逐渐上升趋势,5月12日、5月19日、5月26日、6月2日的发病率分别为5.74%、14.19%、17.33%、18.52%。

2.4蓟马与TSWV发生流行的相关性

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当传毒蓟马种群数量较高时,TSWV发病率也处于较高水平。通过对不同时期传毒蓟马百株虫量和TSWV发病率的动态进行回归分析,得出TSWV发病率(y)与传毒蓟马种群数量(x)回归方程y=0.00007x-0.1257(r=0.9802)。r>0.90,说明传毒蓟马虫口数量与烟田TSWV发病率呈正相关关系,即传毒蓟马种群数量高会导致烟田TSWV的发生流行。

3.讨论

TSWV可侵染80多个科1100多种植物,且该病毒能由西花蓟马F.occidentalis、烟蓟马T.tabaci等8种以上的蓟马进行传播。云南地处低纬高原,生态类型多样,植物种类丰富多样,为TSWV和传毒蓟马提供了丰富的寄主资源,是导致近年云南地区TSWV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蓟马传播TSWV方式独特,蓟马若虫通过取食带病毒植株感染病毒,然后通过携带病毒的若虫和成虫转移取食在寄主植物之间进行传播;蓟马能否成功地传播病毒,从而导致病毒的发生流行,通常取决于蓟马在寄主植物间的行为和扩散能力,受到蓟马的种类、性别、龄期、寄主植物种类、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西花蓟马是TSWV最主要的传播媒介,一般可导致作物损失30%~50%,严重时可达到70%,甚至有可能导致绝收。本研究通过2013年对泸西烟田蓟马种类、数量的调查,发现西花蓟马、烟蓟马、花蓟马等3种传毒蓟马。其中以西花蓟马为烟田传毒蓟马优势种,5次调查分别占所收集标本总量的92.40%、88.89%、94.66%、92.47%、94.27%。这与郑雪等报道的2012年在泸西烟田中共发现西花蓟马、烟蓟马、花蓟马和棕榈蓟马等4种传毒蓟马略有不同,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调查时间(月份)不同,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的变化所导致。调查发现,烟田TSWV发病率的动态趋势与传毒蓟马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均在烟草旺长初期达到最高峰,发病率为18.52%。经相关性分析,传毒蓟马虫口数量与TSWV发病情况呈正相关关系,表明传毒蓟马虫口数量越大,越容易造成TSWV的暴发流行。

寄主植物周边的杂草和寄主植物的间作组合方式、寄主植物在田间种植的时间也影响传毒蓟马对TSWV的传播,如杂草和间作的农作物是介体蓟马或病毒的寄主,寄主植物主要生长期的温度适宜传毒蓟马的生长发育等因素都有利于TSWV的发生流行。明确TSWV与传毒蓟马种群发生动态,分析2者之间的相关性,将为建立TSWV一传毒蓟马综合防控体系与预警、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烟田相关性
烟蒜轮作对易感病烟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烟田施肥起埂机的设计分析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矛盾与协调
四川省烟田空心莲子草危害调查及化学防除
基于Mapinfo的烟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烟田水利设施经济评价
基于烤烟品质确定烟田的养分管理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