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秋慧
学前期是儿童好奇、探索、准备学习的阶段,在这段时间内,幼儿需要借助外界环境给予的种种机会来表现他们天生的好奇性和创造性。为此,我们对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探索情况做了观察研究,以期通过我们的教育研究,找出幼儿科学探索能力发展的特点,从而提出适合幼儿探索能力的教育方法,为幼儿科学能力的发展提供一些依据。
教育研究片断一:在《神奇的纸杯》这一科学探索活动中,为了使孩子发现蜡有防漏的功能,我们给孩子准备了一个制作蜡杯的过程,为了使孩子有兴趣,我们设计的步骤是:
1、认识可乐杯不漏的原因——有一层蜡;
2、探索折纸杯装水情况——会漏水;
3、通过探索比较,提出:涂了蜡杯子有不漏的可能性;
4、给孩子一个探索求证的机会——制作蜡纸杯,检验涂了蜡的纸杯是否不漏;
5、结果:通过探索求证,得出涂了蜡的纸杯不漏。
在这一活动中,第一步时,大部分孩子很快用手抠出了附着在杯壁上的蜡,到第二步时,孩子们已迫不及待要去操作探索,而蜡的融化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在此设计了一个游戏:“小雪人”,让孩子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融化需要时间,从而又使我们的活动充满趣味;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有酒精灯的使用,个别孩子出现了紧张、不敢下手的情况,我们给予这些孩子以鼓励、帮助,使其顺利操作、探索。
教育研究片段二:晨间活动时,小强正与小伙伴在争论着什么……我在旁边观察:原来,小强妈妈昨天告诉小强一个有关“油和水”的知识:有油的汤会很烫,要把油撇开,汤才能尽快凉下来。别的小朋友却不这么为……于是我们抓住这一情况,开展了“油与水”的科学探索活动,让孩子亲自实验,并带孩子们来到厨房,向厨师伯伯了解到:油覆盖在热汤上面,汤确实不易凉,应把油撇开,或早点把汤凉好,例如我们厨房为了让小朋友吃到不烫的汤,都是先把汤烧好再炒菜……从这一活动我们得到这样一个启示:
1、生活中处处有教育资源,我们要做有心人,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活动。
2、家长那儿有巨大的教育资源,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的落后于幼儿园,有的已超过于幼儿园。
教育研究片段三:在科学探索活动《沉与浮》中,我们就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大部分孩子对所提供的材料很感兴趣,但在操作时,只简单地把材料放入水里,直观地说出沉、浮情况,基本上不太动脑筋……我们很困惑:孩子们怎么了,为什么不肯多动动脑筋?由此我们进行了讨论、学习,收获有三:
1、提供材料应考虑是否具有可探索性;
2、活动设计前应充分考虑到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3、教师的角色定位应明确,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根据教育研究的三例,我们觉得幼儿园在开展科学探索活动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使所有的幼儿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幼儿园课程指导纲要》在科学这一活动领域提出了要求:“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提供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材料,供孩子们操作探索;
2、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注意个性差异,选择适合孩子个性特点的材料,促进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重视幼儿活动过程的原则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提出的“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思想,都倡导儿童自己参与活动,在过程中学习、发展。而我们在以往的探索活动中,我们探求的目的很明确:孩子们通过探索发现了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掌握了什么技能,而从我们的观察研究中,似乎活动过程是孩子们最感兴趣、收获最多的,所以我们应重视孩子的活动过程,给孩子提供多种选择的机会,鼓励孩子自由创造,培养孩子的独创精神。
1、提供多种探索材料,让孩子运用多种感官去亲自感受、探索;
2、综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孩子的探索欲望(幻灯、录像、多媒体等)。
三、遵循发展性教学的原则
教学不应当跟在发展的后面,不应当在已达到发展水平上进行,而应当在没有完全成熟的,但是正在形成的心理功能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应当促进儿童从现在发展区域向最近发展区域过渡。
开展科学探索活动的时候,我们更应遵循发展性教学的原则,在我们选择科学活动内容的时候,我们应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接受能力,使探索的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孩子们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
四、教师正确角色定位的原则
科学操作活动是教师与孩子共同活动的一个过程,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教师以所提供的活动材料和教学手段为中介,和孩子相互作用,促进孩子的发展。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都发挥着他的重要作用,但教师扮演的角色也不尽一致,为了达到促进发展的目的,我们教师角色如何定位就很重要。
无论是师者或是友者,我们都应努力理解孩子的想法、感受,在观察、了解孩子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所以,我们在进行科学探索活动时,要根据实际需要,正确自我定位,与孩子共同游戏,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