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性吸附树脂的合成及其对苯酚的吸附①

2015-10-19 07:16金秋潘振良谢普会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苯酚乙酰极性

金秋,潘振良,谢普会

(河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因比表面积较高、溶胀性能好、再生效果比较理想等优点,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3].传统的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合成方法比较繁琐,合成成本较高.研究表明,极性吸附树脂对极性吸附质有着更好的吸附效果[4-5];据文献报道,极性吸附树脂的合成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化学修饰法,对树脂进行化学修饰的步骤如下,首先把树脂溶胀,用氯甲醚等氯甲基化试剂进行氯甲基化,然后再用生成的氯甲基和极性小分子反应进行修饰,此法步骤繁琐,且所合成的树脂的极性比较有限.本研究以苯乙醚、乙酰苯胺和氯甲醚为原料,采取氯甲基化反应直接交联制得极性吸附树脂ZH-1,利用树脂ZH-1上残留的氯甲基进行二次交联,得到比表面积更大的极性树脂ZH-2;此法合成步骤简单,所得树脂的极性也较高.本研究在合成了高极性的树脂后,对合成树脂的苯酚吸附能力进行考察,以期望将该树脂应用到含酚废水的处理应用中.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苯酚(分析纯,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厂),1,2-二氯乙烷(化学纯,天津市褔晨化学试剂厂),乙酰苯胺(自制),苯乙醚(分析纯,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厂),氯甲醚(濮阳化工厂,用前蒸馏,沸程范围55.2~59.5℃),丙酮(分析纯,天津市永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无水氯化锌(天津市瑞金特化学品有限公司,化学纯),无水三氯化铁(化学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盐酸(分析纯,洛阳市化学试剂厂).

比表面积孔径测定仪(NOVA4200e,美国康塔仪器公司,比表面积采取液氮吸附-脱附,树脂比表面为BET法测得,树脂孔径分布为BJH法测得),红外光谱仪(FT-IR2000,美国Thermo Nicolet公司),元素分析仪(FLASHEA 1112,美国Thermo Electron SPA公司),恒温振荡箱(BS-IE,常州国华电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紫外光谱仪TU-1800,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1.2 吸附树脂ZH-1的制备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2-二氯乙烷35mL,乙酰苯胺1.083 2 g,无水ZnCl24.010 0 g,氯甲醚4.8mL,苯乙醚3.92mL,室温下搅拌10min.升温至40℃反应5 h,然后加入0.563 3 g无水FeCl3,升温到70℃再反应6 h,将4mL浓盐酸和80mL水混合均匀,加入上述反应体系加热回流4.5 h.停止加热,冷却,抽滤,洗涤至滤液pH=7.0,滤干聚合物,得土棕色产品.将产品用丙酮在索氏提取器中提取4 h,将产物置于70℃下真空干燥24 h后称重得树脂4.921 0 g.

1.3 吸附树脂ZH-2的制备取ZH-1树脂3.348 2 g加入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2-二氯乙烷20mL溶胀24 h.加入乙酰苯胺1.079 8 g,0.603 6 g无水FeCl3,于70℃下聚合反应8 h.将4mL浓盐酸和80mL水混合均匀,加入上述反应体系中回流5 h,停止加热后冷却,抽滤,蒸馏水洗涤至滤液pH=7.0,滤干聚合物.将产品用丙酮索氏提取5 h,于温度为70℃条件下真空干燥24 h,得3.310 5 g树脂ZH-2.

1.4 树脂结构表征树脂比表面积和孔径采取-196℃条件下液氮吸附脱附法,树脂比表面为BET法测得,树脂孔径分布为BJH法测得.树脂红外采取KBr压片法测定.

1.5 树脂对苯酚的静态吸附称取0.150 0 g左右树脂ZH-1,ZH-2或XAD-4于50mL锥形瓶中,加入25mL浓度分别为100、200、300、400、500mg/L的苯酚溶液,在温度分别为27℃和37℃的恒温振荡器中振荡24 h,取各自平衡后的溶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270 nm处测定各试样的吸光度,计算相应的平衡浓度(Ce/(mg/)L),平衡吸附量(Qe/(mg/g))根据式(1)来计算.

式中,C0为平衡吸附量,V为溶液体积/L,W为树脂的质量/g.

1.6 树脂ZH-1对苯酚的再生性能研究取1.5 g吸附过苯酚的树脂ZH-1用1mol/L的KOH浸泡2 h,蒸馏水洗至洗液为中性抽滤,真空干燥.把树脂置于50mL锥形瓶中,加入250mL浓度为300mg/L的苯酚溶液于恒温振荡箱中,23℃下振荡24 h,取平衡后的溶液测此时苯酚的吸光度,用(1)式计算吸附量,以此法重复再生树脂5次.

1.7 树脂ZH-1对苯酚的静态吸附动力学研究称取0.2 g树脂ZH-1于锥形瓶中,加入浓度为200mg/g的苯酚溶液.在温度23℃下用恒温振荡器振荡,每间隔一段时间取溶液分析此时苯酚吸光度,实时吸附量Qt(mg/g)根据式进行计算,其中Ct为实时苯酚浓度/(mg/L).

2 结果与讨论

2.1 树脂的结构特点和孔径分布图1和表1分别给出树脂ZH-1和ZH-2的孔结构分布及结构参数分布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树脂ZH-1,ZH-2和XAD-4的比表面积分别为114.72、753.28和880m2/g;树脂的平均孔径分别为1.682、1.680和5.800 nm;图1给出了树脂ZH-1和ZH-2的孔径分布图,从图上可以看出,两种树脂内部孔径均以微孔为主,二次交联所得树脂ZH-2的孔径较交联前的ZH-1略有减小.这些表征结果说明,经过后交联以后,树脂ZH-2的比表面积是交联前树脂ZH-1的6.6倍,树脂的比表面积变大、交联度更高、孔径变小.

图1 树脂ZH-1和ZH-2的孔径分布图

图2 树脂ZH-1和ZH-2的红外光谱图

图2是树脂ZH-1和ZH-2的的红外光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氯甲基( CH2Cl)的振动吸收峰在1 210 cm-1附近;这说明,树脂上残留有未反应完全的氯甲基;醚键的吸收峰在1 030 cm-1附近.

表1 树脂的结构参数

2.2 树脂对苯酚的静态吸附研究结果分析图3是吸附树脂ZH-1、ZH-2和XAD-4对水溶液中苯酚的吸附等温线,从图上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树脂ZH-1对苯酚的吸附量变小,树脂ZH-2对苯酚的吸附量变大,树脂ZH-1对苯酚的吸附过程是放热的,树脂ZH-2对苯酚的吸附过程是吸热的.苯酚与水溶液里的水分子之间容易形成氢键,苯酚被树脂吸附时,苯酚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要首先被破坏掉,此过程是吸热的;苯酚在被树脂吸附时放出热量;树脂的合成原料是苯乙醚和乙酰苯胺,所以树脂上的氧与苯酚之间也会存在氢键作用,氢键的形成过程也是放热过程.因为树脂ZH-1的比表面积较ZH-2小,由比表面积引起的物理吸附作用比树脂ZH-2小,树脂ZH-1吸附苯酚时,大部分苯酚和树脂上的氧之间依靠氢键作用相互吸附,此过程是放热的.而树脂ZH-2的比表面积较大,大部分被吸附的苯酚和树脂之间是物理吸附,此过程所放出的热,不足以抵消破坏氢键所吸收的热,因此,吸附过程表现为吸热.

图3 树脂对苯酚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静态吸附等温线

在相同条件下,树脂ZH-1和ZH-2的吸附量均大于相同条件下的XAD-4,树脂的比表面积大小对树脂的吸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树脂ZH-2的比表面积比ZH-1的大,所以,其对苯酚的吸附量较ZH-1大.树脂XAD-4的比表面积较ZH-1和ZH-2都大,然而,XAD-4的吸附量却比ZH-1和ZH-2都小,原因是树脂ZH-1和ZH-2树脂都是极性树脂,苯酚也是极性分子.

表2为树脂ZH-1和ZH-2吸附苯酚的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回归方程.计算方法同参考文献[6].吸附过程中,极性吸附质易被极性吸附剂所吸附,非极性吸附质易被非极性吸附剂所吸附.树脂ZH-1和ZH-2的极性均比非极性树脂XAD-4大,而吸附质苯酚又是具有一定极性的化合物,因此,无论是树脂ZH-1或ZH-2与苯酚之间都具有比XAD-4更强的亲合力;树脂ZH-1和ZH-2的内部孔径都是以微孔为主,而树脂XAD-4的内部孔径则是以低端中孔为主的.根据毛细管凝聚理论,微孔有利于树脂和苯酚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苯酚更容易吸附被ZH-1和ZH-2所吸附.

表2 树脂吸附苯酚的线性拟合方程

2.3 树脂对水溶液中苯酚的吸附热力学研究结果[6]树脂ZH-1和ZH-2对苯酚的吸附过程的△G都是负值(表3),表明两种树脂对苯酚的吸附都是自发过程.树脂ZH-1对苯酚的吸附过程是负值,表明ZH-1对苯酚的吸附过程为熵减△S过程,树脂ZH-2对苯酚的吸附过程△S是正值,表明ZH-2对苯酚的吸附过程为熵增过程,树脂ZH-1吸附苯酚的过程中,苯酚被吸附于树脂表面,从原来的三维空间运动限制为树脂表面层的二维运动,分子的运动的自由度减小,导致体系的混乱度也下降.树脂ZH-2对苯酚的吸附过程是熵增的,说明树脂ZH-2吸附苯酚的过程中,苯酚在树脂ZH-2上的吸附是焓推动作用.

表3 树脂吸附苯酚的热力学参数

表4 树脂吸附苯酚的热力学参数

2.4 树脂ZH-1对苯酚的再生利用结果分析从表4可知,1.5 g树脂ZH-1经过重五次再生利用以后,发现其吸附量随着再生次数的增加,变化不是很大,说明树脂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

2.5 树脂ZH-1对苯酚的吸附动力学力学研究结果图4是300 K下0.3 g树脂ZH-1对水溶液中浓度为300mg/L苯酚静态吸附动力学曲线.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树脂对苯酚的吸附在2.5 h左右达到平衡.

3 结论

以苯乙醚、乙酰苯胺和氯甲醚为原料,制得两种极性吸附树脂ZH-1和ZH-2;并利用FT-IR、BET等分析方法对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树脂ZH-1和ZH-2的比表面积分别为114.72m2/g和753.28m2/g,平均孔径分别为1.682 nm和1.680 nm.二次交联后的树脂比表面积比交联前明显提高,通过ZH-1,ZH-2以及XAD-4对水溶液中苯酚的吸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树脂ZH-1和ZH-2在相同条件下对苯酚的吸附量都大于是XAD-4,树脂ZH-1和ZH-2有望在含酚废水的处理中发挥作用.

图4 树脂对苯酚的静态吸附动力学曲线

[1]Buburuzan Adela Marilena,Catrinescu Cezar,Macoveanu Matei.Adsorption of n-hexane vapors onto non-functionalised hypercrosslinked polymers(hypersol-macronet)and activated carbon:thermodynamic and kinetic studies[J].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Journal,2009,8(2):259-265.

[2]Liu Peng,Long Chao,Li Qifen,et al.Adsorption of trichloroethylene and benzene vapors onto hypercrosslinked polymeric resin[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09,166(1):46-51.

[3]Baya Maria P,Siskos Panayotis A,Davankov Vadim A.Evaluation of a hypercrosslinked polystyrene,MN-200,asa sorbent for the preconcentration of volatileorganic compounds in air[J].Journal of AOAC International,2000,83(3):579-583.

[4]Wang Xiaomei,Zhao Chenxi,Huang Jianhan.Adsorption equilibria and kinetics for the adsorption of p-nitrophenol on aphenoxy groupsmodified hypercrosslinked polystyrene resin[J].Nanotechnology,2013,13(3):2218-2223.

[5]Huang Jianhan,Jin Xiaoying,Mao Jinglin,etal.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 and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diethylenetriaminemod ified hypercrosslinked resins for efficient removal of salicylic acid from aqueous solution[J].Materials,2012,31(3):593-597.

[6]Juang R S,Chou T C.Sorption of citric acid from aqueous solutions by macroporous resins containing a tertiary amineequilibria[J].Sep Sci Technol,1996,31(10):1409-1425.?

猜你喜欢
苯酚乙酰极性
脲衍生物有机催化靛红与乙酰乙酸酯的不对称Aldol反应
一种苯酚焦油中苯酚与苯乙酮的回收方法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3-氟-4-溴苯酚
亚洲将引领全球苯酚产能增长
跟踪导练(四)
香椿子不同极性部位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保护作用
表用无极性RS485应用技术探讨
煅烧高岭土吸附Zn2+/苯酚/CTAB复合污染物的研究
HPLC测定5,6,7,4’-四乙酰氧基黄酮的含量
HPLC-MS/MS法分析乙酰甲喹在海参中的主要代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