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现状与前景*

2015-10-18 06:12李金华
学术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李金华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现状与前景*

李金华

目前,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分布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东北、西南、中部的部分地区。未来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要注重效率、兼顾均衡,依托资源优势,通过产业转移,加强对中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的投入。加强中西部地区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优化中西部产业结构,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要引导大型国有企业在中西部地区的投资,促成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由自然资源集中向技术资源集中转变,在西部地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著名企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分布前景

一、引言

2010年10月,中国政府提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各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的陆续出台,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发展本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和政策措施。一些大型国有企业、有发展潜力和竞争实力的民营企业也立足各自业务和资源优势,调整投资方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通过四年的规划和行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产规模、技术突破、产品创新、市场环境等多方面都已取得重大进展,一些重大工程和专项取得显著成就,一批产业基地和示范园区得以建成。实践表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已呈集聚趋势,空间布局已现雏形。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一直受到高度关注。在学术界,一些学者进行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不过研究主要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支撑政策、创新模式、协同发展、规模效应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而关于其空间分布的成果则不多见。刘艳(2013)[1]研究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变动情况,发现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集聚度水平低,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结构表现为产业集聚和扩散两者并存的特性,经济发达的沿海省市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集聚地。韦福雷、胡彩梅(2012)[2]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中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状况进行研究,发现中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具有一定的趋同性,其中新能源产业和新材料产业的趋同化现象最突出,并据此提出了促进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王宏起、苏红岩、武建龙(2013)[3]从产业价值链的视角,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的内涵作界定后,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研究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问题,特别地对中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空间布局提出了具体建议。

前述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现有的这些成果不同的是,本文重点描述的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的现状,拟通过对全球新兴产业分布状况的分析,探讨未来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分布的前景和策略。

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现状

近四年间,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大力发展适合本地实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地区经济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特别地,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立足自身技术资源优势,调整策略,不断探索,在一些重要地区投资立项,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引发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的集聚,促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分布的初步格局。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多是包含在国家全部标准产业分类中的大类、中类或小类里,还没有建立独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体系,故而也就无法统计出系统全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数据,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从业人数、固定资产投资等。因而,当下反映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分布的数据主要是企业数、所建成的生产基地和园区数、重要产品产值等。收集现有资料,我们将反映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空间分布情况的资料列表如下(见表1)。

表1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分布状况表

表1较清楚地显示了现时期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态势。由于表格在表达信息上存在局限,我们以下文的资料和数据进一步说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状况。

(一)节能环保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主要集聚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长江流域带。统计资料显示,至2012年,国家批准建立了28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这其中就有长三角地区的邳州循环产业园再生铅产业集聚区、上海燕龙基再生资源利用示范区、浙江梧桐大地循环经济产业园等。而且,江苏的南京、无锡、苏州、常州、镇江、盐城以及浙江的杭州、绍兴、温州和台州等市都是中国环保设备生产的主要集聚区。

环渤海地区的“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有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大连国际生态工业园、青岛新天地静脉产业园、辽宁东港再生资源产业园等,且北京是中国北方环保技术开发转化中心,天津市拥有北方最大的再生资源专业化园区。广东是全国环保大省,珠三角地区的广州、深圳是环保产业两大核心区域,其环保技术服务年收入列全国第二,资源综合利用和洁净产品年收入列全国第三。在中部的长江流域带,湖南有6个节能环保产业基地,2个循环经济工业园;湖北有国家级武汉青山节能环保产业中心;陕西有关中、陕南、陕北大气污染防治产业园;重庆有4个国家级环保成套设备研发基地。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资源主要集聚在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成渝地区。据统计,2010年这三大区域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占了全国整体产业规模的近95%;集成电路设计处于前40位的企业,环渤海地区占17家,长三角占18家,珠三角占5家;至2010年底,国内8英寸和12英寸芯片生产线共计23条,其中长三角地区就有13条,占国内整体数量的65%,特别是江苏省,国内封装测试前20大企业中,江苏省的企业有11家。目前,长三角地区集中了国内55%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80%的封装测试企业和近50%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4]

2011年,国家将21个城市列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这其中包括环渤海地区的北京、天津、青岛。在计算机制造、云计算和物联网服务以及核心技术研发方面,北京是全国的中心,2010年北京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4000亿元,汇聚了大批国内外信息技术企业,拥有京东商城、卓越、当当等一些国际知名的电子商务企业。另外,天津也是国家重要的电子商务创新试点示范基地。

长三角的上海、南京、苏州、宁波、杭州是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有阿里巴巴、生意宝等电子商务龙头企业,以及国家重要的电子、通讯、软件、计算机制造等著名企业。珠三角的广州、汕头是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深圳是国内最大的电子制造业基地,有海思半导体、中兴微电子、国民技术等一批优秀的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企业,已具备了相对完整的信息技术产业链。

(三)生物医药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主要集聚在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和东北等地区。目前,国家已批准建设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21个,其中,环渤海地区有9家,占全国总数的53%,长三角地区有6家,占总数的35%。三个地区医疗器械总产值和销售值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

长三角的上海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领头羊,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拥有浦东张江-周康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奉贤、金山、青浦为重点的生物医药制造基地,生物医药领域顶级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或总部机构,如辉瑞、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诺华、罗氏等;江苏医疗器械行业总资产占比达全国的17%左右,泰州高新区是国家唯一的医药高新区,能为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孵化提供全流程服务。

环渤海的北京拥有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中关村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形成了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集聚了全国近35%的智力技术资源。

珠三角的广州是国家十二大生物产业基地之一,有10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12所与生物医药相关的高等院校,40余所生物医药研发机构,200余家生物医药研发型企业。深圳的生物医疗设备、生物制药企业规模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创新药物研发、生物医药研发、药品制剂出口领先,深圳拥有中国首个国家基因库,也是规模居全球第4位的国家级基因库;深圳高新区是基因技术核心研发区,光明片区和南澳片区是生物医药制造区;一批跨国生物企业如赛诺菲安万特、西门子、津村药业、奥林巴斯等在深圳建有生产基地。

(四)高端装备制造业

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要集聚在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环渤海地区的北京,是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人才集聚地和科技研发中心,拥有一批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的领军企业;青岛的造船,济南的智能制造,沈阳的航空装备和智能制造,大连的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在全国居领先地位。这一区域还集中了如中航工业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重汽集团、济南轨道交通装备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和渤海船舶重工集团等龙头企业。

长三角的上海是国家的民用航空、智能制造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拥有国家民用航空产业示范基地、长兴岛海洋装备基地等;南京、南通、常州、杭州是国家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航空装备制造、卫星应用制造、轨道交通装备零部件制造业和数控机床制造的基地,拥有南京轻型飞机有限公司、江苏北斗科技、新誉集团等重点企业。

珠三角的广州、深圳、佛山是高端装备制造核心,广东的装备制造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45%,占全国总量的20左右,位居全国第一;广州是国家汽车、核电、燃汽轮机、造船基地;深圳是国家通讯设备、民族品牌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制造基地;佛山是精密制造、自动化机械和设备制造基地,有南风股份、广电运通、中集集团、中海达、汇川技术、华为技术、广州数控等国内著名的重点企业。

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传统老工业基地,在重型机床、金属冶炼、大型电力设备、飞机制造等领域具有雄厚基础,拥有沈阳飞机集团、哈尔滨航空工业集团、大连机床集团、沈阳机床集团等龙头企业。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化基地,沈阳机车车辆公司是以修造铁路货车和检修内燃机车为主的亚洲最大的货车生产基地,大连机车车辆厂是国内最大的内燃机车生产企业,中国一重集团(齐齐哈尔)目前是国内最大的核电锻件及核岛主设备供应商,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发电设备生产基地。

(五)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产业主要集聚在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环渤海的北京是新能源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中心,天津和辽宁是国家风电设备产能中心,天津集中了全国35%左右的风电设备产能和国家风力发电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山东是国家太阳能光热利用产业基地,河北有保定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基地、宁晋太阳能硅材料产业基地以及邢台国家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长三角的上海是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江苏有国内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和国内唯一的海上风电基地,还有昆山可再生能源特色产业基地、江宁可再生能源特色产业基地、徐州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常州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基地、盐城国家海上风电及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长三角拥有上海电气集团、华锐风电、中复联众、天地风能、明阳风电等国内著名的企业。

西北地区的内蒙风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占有量居全国第二,陆地风能资源储量约占全国的50%,是中国首个风电装机突破千万千瓦的省份;甘肃酒泉有中国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是迄今为止中国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风电工程;新疆的新能源产业主要是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太发电,拥有金风科技和新疆新能源公司等国内新能源龙头企业。西南地区的四川是国家重要的硅材料和核装备制造基地,拥有新光硅业、东方电气、中国二重等众多国内知名企业。

(六)新材料产业

新材料产业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环渤海的北京是全国新材料产业的人才集聚地和科技研发中心,其石化新材料、高端金属材料、磁性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优势明显,有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中关村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及安泰科技、燕山石化、北新建材、蓝星东丽、中科纳新、有研硅股等一大批国内乃至全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天津有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纳米技术产业化基地、石油化工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以及中海油、中石油、大港油田、天津石化、中环电子、三安光电、瑞凯科技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

长三角的上海是全国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基地和新材料研发制造基地,其新型金属材料和新型有机材料的生产在全国居领先地位;江苏的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等,浙江的磁性材料、电子用铜合金材料、单晶材料、有机硅材料、电子陶瓷、新型建筑材料和工程塑料等优势显著;长三角有上海石化、高桥石化、广博纳米等一批新材料龙头骨干企业,特别是浙江,拥有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9家,是中国乃至全球最主要的磁性材料生产基地。

珠三角的广州新材料产业主要是先进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材料等,深圳的新材料产业主要是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佛山的新材料产业主要是电子信息材料、先进复合材料、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化工新材料等。珠三角拥有国家火炬计划佛山新材料产业基地、佛山蝉城区建筑卫生陶瓷特色产业基地,以及世纪晶源、比亚迪、长园新材、通产丽星、深圳惠程、贝特瑞、佛山照明、佛塑股份、国星光电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

中部地区有安徽马鞍山、铜陵、蚌埠等三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湖北的武汉是国内重要的光电子信息材料、金属材料的生产和研发基地,黄石是国内著名的特种金属材料和建筑材料生产基地;河南拥有超硬材料产业化基地和洛阳国家硅材料及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江西九江的有机硅单体产能为亚洲最大。中部地区拥有马钢集团、新兴铸管、凯乐新材、株硬集团、博云新材、江铜集团、萍钢、三花集团、中硅高科、洛阳单晶硅、星火有机硅等一大批龙头企业。

西部地区的重庆形成了镁合金、化工新材料、铝加工等三个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西彭铝产业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陕西有宝鸡高新区、咸阳泾渭新区、西安阎良航空材料产业基地以及安康新材料基地;四川有钒钛新材料、硅锂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稀土新材料、超硬新材料、生物医学新材料等基地;甘肃以镍为代表的有色金属材料,云南的稀贵金属新材料,贵州的高性能金属及合金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电子功能材料,广西以铟为代表的有色金属材料等均在全国占有显著优势。

东北地区的新材料产业能力主要体现在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和高性能复合材料等领域。东北有以大庆为中心的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以牡丹江为中心的特种陶瓷材料产业基地,以鸡西、鹤岗为中心的石墨材料产业基地,以绥化、黑河、牡丹江、双鸭山为中心的光伏新材料产业基地等。东北地区的新材料产业骨干企业主要有辽阳石化、华镁集团、长城光电、路明集团、东北轻合金、大庆石化、吉化公司、吉林化纤集团、吉恩镍业、中钢吉炭、吉林铁合金等。

(七)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主要集聚在珠三角、长春、北京、上海、武汉、重庆等地区。广东中山有中国南方最大的锂电池及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北汽福田新能源客车于2013年在南海建成投产混合动力汽车;北京有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全国第一的福田汽车平谷综合产业园和长安汽车北京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长春正形成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以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有高新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等5家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新能源汽车产能达到1.4万辆,计划到2020年,其总产值将达到500亿元。

2011年,中央政府确定上海为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城市,嘉定区为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嘉定园为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同年,国通青扬新能源汽车发展有限公司落户武汉,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以及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的制造和研发,这是中部地区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三、全球新兴产业空间布局的经验启示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政府根据中国产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以及全球产业发展大势所作出的重要抉择。进入21世纪之后,全球产业发展出现了一种明显的技术时代特征,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出创新战略,加快对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布局,争夺产业、科技制高点,以图通过发展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美国推出了《美国:国家生物燃料行动计划》(2008年10月),英国推出了《建设英国未来》(2009年4月),日本推出了《未来开拓战略》(2009年4月),韩国出台了《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2009年1月)。这些计划的战略目标基本是选择发展纳米新材料、生物制药、新再生能源、高质量水处理、传播信息整合、IT融合系统等新兴产业,加强产品核心技术的开发,建设绿色强国,在创造就业的同时达到经济的优质增长。

这些国家提出的新兴产业发展计划,基本上与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对应。这些计划的行动和实施,也引致了各国产业结构和全球新兴产业布局的变化。根据已有统计资料,现阶段全球新兴产业的分布状况可列示如表2。

表2 全球新兴产业分布状况表

由表2可知,全球新兴产业的分布区主要集中在西欧和北欧地区、以美国为主的北美地区、以中国和日本为主的东亚地区。全球新兴产业的分布状况呈现如下特征:

第一,经济的发达程度与新兴产业的分布高度相关,发达国家和地区集聚了丰富的新兴产业资源。新兴产业是指由于新科研成果或新技术发明应用而产生的新部门和新行业,在现阶段主要指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尖端制造、海洋空间等系列产业部门。新技术可以演化出新产业,新产业技术渗透性强、产品附加值高,具有广泛的和潜在的市场需求;新技术也可以改造传统产业,使产业结构优化,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提高,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的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科技进步、新兴产业发展成为产业国际竞争的大势。在这种背景下,世界发达国家都不约而同地全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力图引领全球产业发展潮流。反过来,新兴产业的发展又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提高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两者相得益彰。西欧、北欧的一些国家以及美国、日本、韩国等,经济发展水平高,科技先进。它们的人均资本量大,金融体制、财税体制、市场体制和信用体制成熟完善,特别是顶尖科研机构和人才充足,这使得它们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占有绝对优势,集聚了丰富的新兴产业资源。

第二,全球范围内新兴产业资源空间分布严重不均衡。人才、技术、资本是产业资源集聚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产业资源分布不均衡,经济发展水平也就不均衡。反过来,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也引致产业资源分布不均衡,二者互相因果。更进一步,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产业资源的分布也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影响,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的新兴产业资源集聚多,反之则少。在全球范围内,新兴产业主要集聚在西欧、北欧、美国、日韩、中国等少数地区,而其他大部分地区的新兴产业资源并不丰富。而在这些国家和地域内,新兴产业资源分布同样极不均衡,如日本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即东京湾、伊势湾和大阪湾以及濑户内海沿岸地区;美国则主要集西部太平洋沿岸、大西洋沿岸、东北部的五大湖工业区,五大湖工业区被称为美国的制造业带,面积为全国的8%,但却集中了美国50%左右的制造业资源。

第三,全球著名企业和品牌是产业集聚的重要标志,著名企业的投资和发展方向影响着新兴产业资源的空间分布。企业是人才、资金、技术的载体,即生产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载体,产业集聚本质上就体现为企业的集聚。在现代社会,产业发展,特别是新兴产业的发展,主要受一些巨无霸跨国公司的影响。这些全球著名的顶级企业实力雄厚,通常都从全球战略出发安排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合理的生产布局,以牟取最大的利润。由于强大的经济实力、技术实力和人才实力,加之快速的信息传递和资金转移等优势,这些跨国公司或顶级企业均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在某些领域或在某些地区形成了程度不同的垄断,成为一个行业的标杆和旗帜。现有资料显示,全球新兴产业的集聚基本是由著名企业所引领,世界顶级企业的投资增加了地区资本形成规模,改善了资产结构,带来了管理成本和先进管理经验,降低了生产成本,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和资本的国际流动,最终形成了产业资源的集聚。在一定程度上,新兴产业的集聚就是全球著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集聚。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新兴产业,就需要培育和造就全球著名企业和品牌。

四、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的前景选择

依据前文的描述,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状况与全球新兴产业的布局有着高度的相似性。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布很不均衡,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除此之外,某些产业还集聚在成渝地区、中部、东北地区,少数产业集聚在西北、西南地区;经济的发达程度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状况,经济越发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资源就多,反之集聚的资源就越小;自然环境、资金、人才、技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有着重要影响,大型国有企业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全球新兴产业空间分布格局和中国当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布的状况,本文认为未来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应该注意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注重效率、兼顾均衡,依托资源优势,通过产业转移,加强对中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

当前,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地域、部门、产业链上的流动、配置和组合。客观上,影响产业空间布局的因素有许多,如原材料、燃料的处理,劳动力成本、劳动力质量,市场环境、外部规模经济性等。但成本学派代表人物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认为,成本、运输费用是影响产业布局最重要的因素,产业的最优区位通常应该选择在运费最低点上。另一位经济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Walter)的“中心地理理论”则认为,成本最低并不意味着能获得最大利润,产业布局最应该考虑的是市场因素,企业应该集中在利润最大区位,由于城市具有高效的组织物质生产和流通的空间,产业会通常以这一大市场为中心。

产业的空间布局过程通常表现为产业集聚过程,产业集聚有利于上下游企业减少原料成本和交易费用,显著降低生产成本。产业资源的集聚形成了企业集群,有利于群体内企业之间的协作,生产链分工的细化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研发新产品,发现新产品,有利于新工艺、新技术的快速传播。现阶段,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基本体现了成本学派和中心地理学派的主张,大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集聚在经济发达,人才、资金、技术充足的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中部特别是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资源显著地偏少,分布很不均衡。这是效率优先的典型体现。

中国地域辽阔,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若只考虑眼前效率,则势必加大这种差距。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事关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故而必须通盘考虑、统筹规划。必须协调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科学推进、重点突破,在注重效率的同时,兼顾均衡。因此,可通过大型国有企业的投资和东部地区产业资源的有序转移,加快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资源在西北、西南、东北等地区的集聚,汇集人才,集中资金,打造基地,建设园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规模。

第二,加强中西部地区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新技术改造中西部地区传统产业,提升产业结构品质,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生产基地的形成,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世界上一些重要工业带、工业区,如德国鲁尔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日本三湾一海工业区、美国硅谷工业区和五大湖工业区等的形成和发展经验都充分表明,形成工业区和经济带,必须先行发展交通运输,解决原材料等重要生产要素的运输,要加快建成西北、西南便捷畅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在产业发展史上,美国五大湖工业区首先是依据便捷的水路,继而是陆路、空中运输体系而逐步形成的。发源于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脉、全长1320公里的欧洲第三大河莱茵河,流经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国、法国、荷兰等6个国家,由于流域内降雨丰沛,自古以来就是西欧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为航运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出现了以鲁尔工业区为代表的在世界上产生重要影响的工业区或商业区。这表明,建设中国西南、西北、东北以及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重要的前提是加快建成该地区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加快已具基地雏形或拟建基地地区道路、供电、通讯、供水、排水、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推进这些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为大型国有企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营企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创造条件。

在建设和完善园区、基地基础设施的同时,要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优化地区产业结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具有两个功能,一是直接形成新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相对薄弱的西部和中部部分地区,要特别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美国五大湖工业区的兴衰历史为此提供了经验教训。19世纪50、60年代,借助煤炭开采、钢铁冶炼,美国五大湖工业区开始形成,由于便捷的航运和后来兴盛的陆路、航空交通,五大湖工业区以汽车为主的运输设备制造、机床、农业机械制造、电气设备、钢铁、炼油、化学以及肉类、粮食等农畜产品加工部门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美国著名的“制造业带”。然而,因为忽视传统制造业的升级换代,到了20世纪30年代,五大湖工业区由盛转衰,城市人口减少,大批人口涌向郊区,一些工厂倒闭,失业人口剧增。直至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五大湖工业区的高新技术产业比例开始上升,以纽约、费城、波士顿为代表的一些城市,金融业、高科技产业以及为制造服务的高端服务业迅速发展,才有效改善了该地区的产业结构,给五大湖工业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催生了其经济的复苏。

借鉴美国五大湖工业区的经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加强中西部地区空间布局时,必须注重利用新兴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要在中西部地区的传统产业中广泛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全面提高产业的生产水平;要以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为重点,提高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最优化;要发展数控技术,推广新型制造技术,提高传统产业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广泛应用先进制造技术,推进制造领域的优质高效生产,提高制造效率和产品质量;要重点研制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促进传统产品的升级换代,在中西部地区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著名品牌。在产业升级改造的同时,必须注重节能降耗,保护环境,要推广应用新型工艺、新型装备,如数控机床、先进机器人、先进发电输电设备、大型自动化成套设备、大马力拖拉机、环保型柴油发动机等,充分满足中西部传统产业装备更新换代的需要。

第三,引导大型国有企业在中西部地区的投资,促成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由自然资源集中向技术资源集中转变,在西部地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著名企业。

在中国,国有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第一主体。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规模大、资金力量雄厚,技术装备好、科技创新能力强,能够率先实现集约化、集团化和跨国经营。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大型国有企业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是参与国际竞争、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力量。现阶段,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分布很大程度是由大型国有企业所主导的,由于大型国有企业主要基于资源禀赋来决定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多数是结合当地实际资源状况进行,故在东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产业布局相对均衡或相对类似。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受到既有资源基础、人才、资金以及地方产业规划等的影响,大型企业在中西部的投资有较大的差异性,如中西部地区生物制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投资力度较小,产业分布较为狭窄。据此,可依托现有企业资源,考虑以大型国企为主力,在重庆、云南、四川、甘肃等地区建成生物医药、特色医药、中医药基地;以乌鲁木齐为中心,建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制造基地,建成分布于南疆、北疆、东疆的太阳能大型光伏发电基地;在宁夏、陕西、内蒙建成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基地和电力、风能、太阳能等能源产业;在贵阳建立新型建筑、生物、化工、机电等新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在成都建立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高性能纤维等新材料产业基地;在甘肃省建立镍、铜、钴及贵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有色金属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基地;在陕西、贵州、四川、重庆建立航空航天、航空机载设备、通信终端产品和新型电子元器件、汽车及零部件、成套设备及基础件、精密齿轮等生产基地。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形成递次布局、错落有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布新格局。

在加大中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投资和布局的同时,应注重在西部地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在西部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要通过兼并、重组与战略并购等措施,做大做强企业,通过强强联合,组建大的企业集团;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形成顶级企业间的技术研发合作,培育领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一大批领军企业的领军人才,在西部地区培育出世界知名的新能源企业、新材料企业、生物医药企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形成中国西部、中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区或经济带,实现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空间上的科学大布局。

[1]刘艳:《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变动的实证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13年第2期。

[2]韦福雷、胡彩梅:《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2年第9期。

[3]王宏起、苏红岩、武建龙:《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方法及其应用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13年第4期。

[4]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2014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101-124页。

责任编辑:张超

F49

A

1000-7326(2015)10-0076-09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与发展路径”(71273276)的阶段性成果。

李金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100732)。

猜你喜欢
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陕西经济挺起“新支柱”——“数说陕西70年”之新兴产业
我的基地我的连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党内民主:战略性的正能量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表
全面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