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转型升级关键在于生产性服务业

2015-10-18 02:49匡贤明
金融经济 2015年13期
关键词:服务化生产性工业化

文/匡贤明

在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布局中“,微笑曲线”两端的设计和研发,以及物流与销售主要为欧美等发达国家控制,我国只能做低端的加工制造环节,这是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矛盾。

T未来几年,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变成以智能化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大国、强国,正面临着重大机遇与历史性挑战。

《中国的改制善战造我略国安20在排25全,》球是它产我不业国仅链在将中发助的展推位新我置阶国,段制而加造且快业将工的业对提转转质型型增升全效级局,

带来深远影响。未来几年,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变成以智能化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大国、强国,正面临着重大机遇与历史性挑战。从现实的突出矛盾看,关键在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工业转型升级的坚实支撑。

我国正处于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无论是“工业革命3.0”还是“工业革命4.0”,都伴随着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带来制造业的服务化的深刻变革。随着内外环境的深化变化,“十三五”加快制造业服务化革命将是我国制造业占领价值链高端的关键时期。

其一,发达国家对工业的高度重视。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的重要历史背景是发达国家去工业化。第三轮全球化以来,发达国家加工制造环节向成本更低的新兴经济体转移的趋势十分明显。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发达国家又开始再工业化进程,由此使得我国工业化中后期面临重大挑战。美国近年来调整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家把制造业工作岗位重新带回美国,并试图通过出台产业和税收激励措施来鼓励制造业回流。2013年,欧盟明确提出进行“再工业化”以重振欧洲经济,并将工业占欧盟GDP的比重由15.6%提升至2020年20%的总体目标。

其二,低成本扩张模式的历史终结。我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伴随着人口老龄化与数量型人口红利的逐步衰减,低劳动力成本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目前大部分东南亚国家的人力成本约为中国的50%。从制造业从业人员的月平均工资来看,越南大概是1000元,印度约为600元,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已经普遍超过3000元。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将低端制造业从我国转移到成本更低的新兴经济体的趋势不容忽视。此外,由于资源环境条件约束的趋紧,低土地成本、低资源环境成本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其三,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成为现实选择。如果我国仍是世界工厂,还是进行一般性的制造加工,即使做大了经济总量,也仅仅是一个大国,而不是强国,在多方面仍处在一个被动的局面。这就要求我们加快推进工业的转型升级。

工业转型升级高度依赖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从国际经验看,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如果没有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大发展,想从产业链的低端迈向中高端,恐怕不现实。

第一,制造业服务化是一个基本趋势。“十三五”是我国迈向工业化后期的关键5年。从国际经验看,工业化中后期,制造业服务化才能占领产业链的高端,才有条件使工业摆脱低附加值的局面。欧美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获得制造链上的高额利润,主要在于通过制造业的服务化占领了高附加值环节。例如,全球500强企业所涉及的51个行业中,有28个属于服务业;500强企业中有56%在从事服务业。欧美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两个“70%”,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70%,生产性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比重的70%,主要基于制造业的服务化。

第二,生产性服务业在工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不断凸显。以太阳能光伏向家庭的普及为例,最重要的并不是太阳能光伏本身的制造环节,而在于服务环节。能否通过以高新技术服务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强研发和销售,并降低交易成本,使家庭多余的发电能够及时销售出去,是太阳能光伏向家庭普及的核心难题。

第三,我国制造业服务化取得重要进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过去几年,我国制造业服务化有两大进展:一种是制造业向服务业领域延伸取得重要成果。以高铁、三一重工等为代表,向高端的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延伸,在国内外建立研发中心;二是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企业的崛起。以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华为为代表,一大批企业形成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新优势。以华为为例,其收入主要在于提供服务,在全球移动宽带、固定宽带等领域,华为几乎提供了1/3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T发展服务业,主体是中小企业,关键是放开市场,重点是激活社会资本。

明确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目标

从现实情况看,由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低,在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布局中,“微笑曲线”两端的设计和研发,以及物流与销售主要为欧美等发达国家控制,我国只能做低端的加工制造环节,这是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矛盾。

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占比偏低。我国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的突出矛盾是以研发、设计、金融、物流、营销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占比太低,严重制约了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和升级。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GDP只有15%左右,相比之下,作为先进制造业强国德国,其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在45%—50%。

另一方面,把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占比作为“十三五”规划的约束性目标。《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要求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服务功能区和服务平台建设。考虑到工业转型升级的客观需求,建议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把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从35%提高到55%、占GDP比重从15%提高到30%~40%作为主要的约束性目标,尽快制定“十三五”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专项规划。到2020年争取初步完成从“工业2.0”向“工业3.0”的升级,并奠定“工业4.0”的重要基础。

猜你喜欢
服务化生产性工业化
制造企业服务化程度、服务化模式和服务化收益研究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战略研究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
制造服务化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