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嘉燕
【摘 要】让众多初中生普遍接受科学课程教育并广泛参与到科学实验和动手实践等多样化教学方式中来,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举措。然而,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思维制约,我国不少地区的科学教学不能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课堂教学效果比较差。因此,本文就初中科学教学中如何提课堂教学有效性,构建初中科学轻负优质的教学模式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关键词】初中科学 课堂教学有效性 轻负优质
一、初中科学轻负优质有效性教学的意义
初中是学生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内,加强思维锻炼,参加各种科学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智力的生长发育,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知识储备。即便是在以中考为指挥棒的我国初中教育背景下,科学教学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新课改的风向标让更多的学校和老师都能充分意识到,科学课程不仅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学生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轻负优质背景下提升初中科学教学有效性,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并且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主动参与教学的机会。学生通过创造性思维训练,可以更好地完成科学教学中科学知识的学习。创造性思维训练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方法,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很适用。应用创造性思维训练开展科学教学工作,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例如,在科学教学中进行负重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蜗牛搬家的情境,让学生充满乐趣地参与到创造性思维训练中,进而更好地融入科学教学中。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多种趣味活动,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进一步发挥。
二、轻负优质背景下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存在的问题
第一,老师和学校领导的教学思维比较陈旧。让众多初中生普遍接受科学课程教育并广泛参与到科学的学习过程中来,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举措。然而,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思维制约,我国不少地区的科学教学不能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课堂教学效果比较差,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就更是无从谈起。
第二,社会对初中科学课程的重视不足。科学训练及其课程是我国初中生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学生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遗憾的是,之前我国的科学教学往往偏离了这一目标和导向。尽管科学课程教学在我国初中阶段已经开展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科学教学始终沦为语数英等主课的配角。在这种环境的长期影响下,不少老师都形成了“科学课就是活动课,休息课”的观念,这样一来,初中科学教学及其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开展就缺乏足够的基础和空间。
第三,学生在校内参与科学训练的时间不够。初中生是年轻一代,身体健壮,精力充沛,因此他们普遍热爱动手和自然探索等科学运动,这是他们真实存在的需求。同时,由于初中阶段的学习非常紧张,学习压力很大,科学活动对此能够起到重要的舒缓和调剂的作用。但是,很多学校并没有给学生配置足够的科学场所与研究器材,再加上让学生经常自习到很晚,也占用了科学活动的时间,很少有学生会主动而自发地在课后进行科学研究。
三、轻负优质背景下提升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1.优化课程安排,形成完整的教程体系。为了给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基础,新型科学教学内容应能够更加全面地促进初中生的发育和成长。为了认真贯彻和执行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学校和各位科学教师应该积极解放思想,致力于科学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科学教学方式,大力推动现有科学教材的更新和改版。以初中生的生活背景为素材,因地制宜、开创性地进行本地化科学课程教学,并努力与家长沟通,尽可能地确保学生在学校内学习科学课程之外,还能再另外抽出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和室内实验。这样才能保证教材与实践具有较强的连接性,形成完整的科学教学体系,提高初中生的综合能力,完善其科学知识结构,并培养创造性思维。
2.改变教学方式,增加互动内容比重。创造性思维教育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主动、活泼地进行学习。与此相适应,在科学教学设计上,也要从“以教师中心”转向重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不能像过去那样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容器”或“练习机器”去安排教学。在科学教学手段上,要从教师单纯“灌输”为主的方法体系转向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为主”的学法设计,增加互动内容的比重。
3.丰富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形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对于初中阶段的科学教学也有了全新的要求和认识。在初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学校会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商、智商、品德、动手能力进行全方位培养,避免在文化知识方面投入过多的精力。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所有学科的教学都能够回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一个中心思想上来。
四、结语
国内外众多科学文献研究的结果表明,加大科学的教学和实践环节在初中生课程设置中的比重,对于促进初中生的脑部和智力发育有非常积极和正面的作用。因此,在轻负优质教学模式的创建工作中充分应用以上的科研成果,克服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吴一茗.于祺明. 科学发现模型论——科学教育改革探索[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09).
[2]王晓岚. 欧盟科学教育改革探析[J]. 比较教育研究,2011(01).
[3]魏冰.从科学教育标准看当代科学教育内容——关于美国几个科学教育改革方案的内容分析[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