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涛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7—0072—01
我们都知道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听、说、读、写”是它必不可少的四个环节,而其中的“读”更是其他几个环节的基础。但是,笔者在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的阅读水平不可同日而语,这造成了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质的差异。下面,笔者就谈谈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现状。(1)忽视了阅读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阅读的主体是学生,可是很长时间以来,教师都不从接受者的角度引领学生阅读,造成了阅读主体的错位,使学生认为阅读就是应付教师的提问,是琢磨作品的答案,与自主阅读无关,所以迷失了自己,丧失了阅读的渴望。(2)课堂模式的单调僵化。有的教师孜孜于结构、内容、主题的指导,亦步亦趋,致使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并没有获得自主解读的“权利”,他们只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做一个被动的接收者,他们的权利只有做笔记。
2.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现状。(1)阅读书籍的极度匮乏。农村学校由于交通不便,信息堵塞,教学设施比较简陋,不可能满足学生大量阅读的需求。学生除了作文选之外,其他图书少得可怜,有的学生甚至一本课外书都没有。大多数的学生家长也没有给学生买课外书的想法。(2)应试教育仍然影响着一切。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过于拘泥于教材,局限在课内,仍然是书本中心、课堂中心,与应试紧密联系在一起。只要求学生读课文、做题目,其余一概不予重视,存在“做题多,读书少”的种种弊端。阅读教学工作始终处在“吃力不讨好”的疲软状态,特别是在“生源大战”日益激烈的今天,阅读教学工作更是举步维艰。
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
1.增加阅读数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每人每学期带一本图书到教室,建立班级图书角,要求学生看完图书后写读后感,并在学期末总结评比,评出读书优胜者,并给以奖励,以此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阅读教学不应是“深挖洞”,而应是“广积粮”,阅读本质不是技能训练,而是通过了解大量的内容或获取信息为中心的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水平,只有不断增加阅读量,丰富感性认识,才能实现理性的飞跃。
2.加强背诵记忆。中国古代素来学习文章以强调“背诵”为主,民间有言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而世界上伟大的作家无不是以占有丰富的词汇量为创作的前提的,丰富的词汇量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妙笔生花的可能。对此,笔者所在班级积极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引导学生背诵大量的诗文。虽然个别学生对其背诵的诗文理解甚少,还不能感受其中的精华,但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这些知识会慢慢地消化、吸收。“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3.注重差异教学。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人的头脑装进另一个人的思维。”因为学生智力因素不等,对同一难度的阅读题目的掌握程度也会不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抓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施教,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吃饱”,然后提出一些能体现梯度差的阅读思考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吃好”,并鼓励思维敏捷的学生进行阅读理解或敢于突发奇想。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参与阅读教学活动的意识,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
4.加强复述练习。教师可以把复述故事作为学生课外阅读教学的辅助手段,以巩固学生的阅读效果,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考能力。学生的复述不是对原文一字不变的背诵,而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取舍、概括和改动,而这种取舍、概括和改动的本身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通过复述,既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想象力和思考力得以培养,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复述是朗读、回答问题等结合起来发展而来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表现。
总之,加强阅读教学,引领学生畅游书海,无疑是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增强阅读能力,亲历阅读过程,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刻地体会到,惟其如此,我们才能让学生找回学习语文的信心。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