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新琪?孙帮谦
一、引言
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最近几年中,全国各大高校新生人数持续上涨。大学人口基数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贫困学生进入其中。作为高校学生中较为特殊的群体,贫困大学生约占总人数的20%。而随着贫困大学生群体的慢慢扩大,贫困生自身的一些问题逐渐表露出来,比如由于心理上的不平衡或者长期压抑等引起的高校校园凶杀案。种种迹象表明,以心理问题为代表的大学生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高校教育质量、教育环境的重大问题,与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主观幸福感问题的研究急需深化。
国内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主要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研究人群也比较单一,研究内容也主要是探讨人口统计学变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直到世纪之交高校扩招引发了高校贫困生问题时,学者才开始关注高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研究。郑雪改编了《主观幸福感量表》,与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1]共同构成了国内主观幸福感实证研究测量工具的主体框架。华东师范大学邢占军对于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在国内有较高的参考作用,并且通过研究编制了《我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2]。到本世纪初期国内掀起了研究主观幸福感的热潮。代表性研究诸如严标宾、郑雪和邱林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3]、邢占军《主观幸福感研究:对幸福的实证探索》[4]等,推动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对象向更多的群体发展。
但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国内对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还比较少,且停留在现象探索阶段,缺少对主观幸福感现状的影响因素分析。本文希望通过对影响高校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的详细分析,并结合问卷调查及随機选取的个案访谈与讨论,为提升我国高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进而促进高校校园环境稳定、健康发展。
二、高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调查——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
1.调查过程。(1)问卷调查。按照《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文件精神,从全校1853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随机选取了115人,主要运用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系段建华[5]于1996年对美国国立统计中心制定的《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修订后的《总体幸福感量表》(中国版)进行调查。实际发放问卷115份,收回有效问卷111份,有效问卷率96.5%。其中,男生44人,女生67人,来自城镇的52人,来自农村的59人。(2)深度访谈。为了更好地了解贫困学生现状,在问卷调查完成后用深度访谈采访了随机抽取的来自不同年级,不同地区的三名贫困大学生,详细了解其家庭环境、目前经济状况、在校的学习、生活、人际和心理状态,未来规划等各方面信息。(3)数据分析。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9.0进行处理,量化分析中央财经大学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现状。
①性别差异
组统计量
分数 性别 N 均值 标准差 均值的标准误
1 44 79.1900 6.84717 1.03225
2 67 75.7800 4.15605 .50774
注:1代表男生,2代表女生
独立样本检验
方差方程的 Levene 检验 均值方程的 t 检验
F Sig. t df Sig.(双侧) 均值差值 标准误差值 差分的 95% 置信区间
下限 上限
分数假设方差相等 18.959 .000 3.266 109 .001 3.41000 1.04413 1.34058 5.47942
数假设方差不相等 2.964 63.888 .004 3.41000 1.15037 1.11180 5.70820
②地区差异
组统计量
地区 N 均值 标准差 均值的标准误
分数 1 52 75.2300 3.28395 .45540
2 59 79.7400 7.79036 1.01422
注:1代表农村地区,2代表城镇地区
独立样本检验
方差方程的 Levene 检验 均值方程的 t 检验
F Sig. t df Sig.(双侧)
分数假设方差相等 147.226 .000 -3.880 109 .000
假设方差不相等 -4.057 80.045 .000
均值方程的 t 检验
均值差值 标准误差值 差分的 95% 置信区间
下限 上限
-4.51000 1.16230 -6.81364 -2.20636
-4.51000 1.11177 -6.72247 -2.29753
2.调查结果。(1)问卷调查中,被调查者的平均得分为77.13。其中得分超过96分的只有7人,剩余的大多数处于低水平的状态,得分低于60分的有20人。总体情况不容乐观。(2)综合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发现,男生的主观幸福感要明显高于女生,来自城镇地区贫困大学生的幸福感要高于农村地区学生。
三、高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1.客观因素。(1)经济状况。国外学者Veenhoven等的研究表明,个体只有在先天性需要得到相应满足的条件下,经济水平对其主观幸福感才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基本需求满足后,经济水平越高,其主观幸福感越强[6]。顾凡、施昕强通过对西安地区三所综合性大学的337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证实了Veenhoven等人的研究结论。(2)生活事件。由于经济上的弱势,贫困大学生必须努力学习,通过优秀的学习成绩来赢得外界的赞扬和肯定,得到内心的满足,同时更为现实的是可以获得奖学金,可以满足获得诸多资助的条件,缓解自身拮据的生活窘境。但是也要看到,贫困生们很多时候都在为生计而奔波,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很少,这让他们对于提高学习成绩变得力不从心,长此以往,学习成绩难以提高,逐渐产生了焦虑、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滑,进而难以体验到较高的主观幸福感。
2.主观因素。(1)人格特质。人格特质是个体长期性一致行为的倾向,它与主观幸福感一样具有稳定性,不会因为时间延续或者生活事物的一般性改变而发生重大变化,由此看来,二者的相关性不言而喻。目前的国内诸多研究结果也证明,对于个体主观幸福感来说,人格特质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2)自尊。Robert Wilson(2004)指出,物质上的贫穷会导致个体自尊降低[7]。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都证实了这一观点。高校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共同拥有舒适的校园环境,但是其自身自幼缺少兴趣爱好,没有什么特长表现,相比那些多才多艺的非贫困生,他们会产生相当大的心理落差,继而形成严重的自卑心理,自尊心受到很大打击,这样容易体验到更多的负面情感,影响生活满意度,进一步阻碍其主观幸福感水平的提升。(3)价值取向。李玲和黄艳苹指出贫困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总体自我价值感,但是在社会取向上,不论是人际价值还是生理价值都明显低于非贫困生。自我价值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自我价值评价较高的贫困大学生能够很好的处理生活琐事,正视生活中的困难,相信能够得到妥善解决,能有体验到较多的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也较高。(4)人际交往。田黛和陆运清[8]等通过研究发现,对自己学业满意度高的学生,学业自我效能高和主观幸福感也较高,因此可以看到很多学习成绩好的贫困大学生往往显示出较为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更高的主观幸福感。这解释了高校贫困生希望通过优异的成绩来实现目标的心理状态。而由于长期很少与人溝通,反过来加重了贫困生群体不愿意与人倾诉的心倾向,是贫困生产生严重的疏离感,降低了贫困生的幸福感水平。(5)心理健康水平。主观幸福感是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二者可以相互影响。经济贫困造成的自卑心理让很多贫困生长期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何瑾和樊富珉[9]系统的分析了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原因,并且提出了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的想法,河北农业大学刘娜也主张借助团体心理辅导帮助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实现主观幸福感的提升。
四、我国高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策略
1.加大经济支持,解决经济后顾之忧。(1)学校要完善资助体系。(2)政府部门要增加扶贫教育投入,形成有重点、普惠性的资助体系。 1)放宽国家助学金的申请条件。 2)关注贫困生生源地的经济发展。 3)合理引导社会性资助组织形成完善体系。
2.加强培训引导,培养良好价值取向。(1)对贫困生进行自尊提升训练。建立良好自尊,不但有利于大学生走出自卑的阴影,还能很好地预测其主观幸福感,让他们建立自信。(2)建立高校贫困生合作社团,引导贫困生走出积极参与人际交往的第一步。研究发现贫困生的交往圈子往往集中于身边同样贫困的某个人或者几个人上,将类似的圈子扩大,让他们在自己的团体中找到更多的认同感,彼此之间建立互助互信的友好关系。
3.关注心理健康,培养积极向上心态。(1)更多的从教育学角度而非医学角度去关注贫困生心理健康,更多的从师生关系上入手,教育引导为主,给予贫困生充分的人格尊重。(2)推行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何谨、樊富珉和刘娜等的研究都证实了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有效提升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品,让他们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增加生活满意度,从而有效提升主观幸福感。要整合资源,对贫困生群体进行团体心理辅导,让效果更加明显。
4.构建和谐氛围,建立积极应对方式
良好的校园环境需要和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结合起来,高校在帮助贫困生解决了物质上的贫困的同时,还需要对贫困生积极进行精神层面的充实,这与校园文化是分不开的。多元的校园文化可以让贫困生体验更多的惊喜和积极情感,并开始尝试亲身体验一些课外活动,对于培养他们积极的应对方式很有帮助。
注释:
[1]肖水源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 [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1994,(4):98—99.
[2]邢占军.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3]严标宾,郑雪,邱林.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仁[J].华南师范人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137一142 .
[4]邢占军主观幸福感研究:对幸福的实证探索[J].理论学刊,2002,n.
[5]段建华.总体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大学生中的试用结果与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6,(1),56—57.
[6]Veenhoven R. The cross-national pattern of happiness[J]:Test of predictions implied in three theories of happiness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1995.
[7]Wilson,W. Correlates of avowed happiness[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67,67:294—306.
[8]田黛,陆运清,安晓强,刘静蓉,康少果.学业自我效能感、社交焦虑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8).
[9]何谨,樊富珉.西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4).
作者简介:罗新琪,中央财经大学12级本科生,行政管理专业。
孙帮谦,中央财经大学15级研究生,行政管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