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回顾与展望

2015-10-17 06:21:06于洪丽储平平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工业化集群经济

于洪丽,储平平

(安庆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安庆246133)

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回顾与展望

于洪丽,储平平

(安庆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安庆246133)

国内学术界对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与路径的探索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从新型工业化的结构调整路径、自主创新路径、低碳与循环经济模式、集聚与集群化模式、两化融合模式、区域新型工业化模式等方面,对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模式与路径进行了梳理归纳。这不仅对完善新型工业化研究体系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有现实指导意义。

新型工业化;产业结构调整;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一、引言

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此后,在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的政策推动下,中国展开了大规模的新型工业化实践。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按照“可持续发展、产业集聚、主导产业特色鲜明、水平和规模居全国领先地位”等标准,先后公布了四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基地在产业升级、“两化融合”、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军民结合、节能减排、效率效益、安全生产、区域品牌发展和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等方面均处于全国前列水平,为中国探索新型工业化路径和模式起到了极好的示范效应和带头作用。实践的发展引致了理论界针对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与路径的研究热潮,相关研究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2003—2004年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侧重于引介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发展模式与路径,并基于一定的历史背景提出了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自主创新模式等传统模式。就研究方法而言,这一阶段以描述分析为主。2005年至今是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与路径的深入研究阶段,学术界从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角度,创新性地提出了低碳和循环经济模式、集聚与集群化模式、“两化融合”模式等更加关注环境的集约性发展模式。这一阶段的研究方法从描述性分析发展到实证研究。

二、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的主要论域和代表性观点

国内学者结合新型工业化的特征、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等提出了新型工业化建设的一般模式,赵树宽和姜红、[1]辜胜阻、[2]王岳平和宋小芬[3]分别概括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模式(见表1)。

(一)新型工业化的结构调整路径

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以及产业组织优化三个方面。就产业结构合理化角度,周振华总结归纳了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动因,即网络融合促使交易成本降低,信息技术融合提高劳动效率和生产成本节约,以及信息与网络的融合提高信息传递和利用效率;[4]史言信总结国外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政策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过程中的产业结构政策,即首先要形成一批技术含量较高的主导产业,其次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再次保持并加快发展基础产业,最后大力发展能源和资源节约型产业;[5]杜传忠等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分析了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差异,指出要实现区域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必须加快推进区域产业转移,东部地区重点发展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产业,中西部地区重点优化产业承接的软环境,优化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行政环境等来促进要素流动和产业发展。[6]就产业结构高度化角度,徐志懿强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仅指产业间的结构调整过程,而且是一个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是从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转换到高新技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产业,是产业链由低端向高端延伸的过程,由于各地区资源禀赋、技术水平以及发展基础的不同,优化产业结构的区域布局协调发展就尤为重要;[7]张建华从重工业化指数、高加工化指数、高附加值化指数、研发投入强度五个方面构建了测度产业高度化的指标体系,并对我国产业高度化进行了测算及详细的评论与分析。[8]就产业组织优化角度,江静、巫强对结构调整进行了分析,认为产业组织优化包括市场结构优化、所有制优化以及空间结构优化,企业是经济中最活跃也是最重要的微观经济主体,优化企业组织提高组织效率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9]在全球化大生产中,中国企业首先要形成以自身为主导的区域价值链体系,继而融入全球市场,完成对俘获型价值链治理关系的超越,形成均衡的网络型市场关系;冉新权认为企业新型工业化就是企业在信息时代的新环境下,以人为本,基于全面创新和企业文化,以企业生产方式标准化、建设方式模块化、管理方式数字化、组织方式市场化为核心,对自身的结构要素进行优化和整合,从而提高企业整体运作效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共赢。[10]

表1 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汇总表

(二)新型工业化的自主创新路径

自主创新是从增强自身创新能力出发,以自身力量为主体,运用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新工艺、新生产方式以及新的经营管理理念,促使经济可持续性增长的能力。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再创新。陶冶、齐中英指出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应该通过重视技术创新的战略研究、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推进技术创新实施机制的创新和发挥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来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11]王淼等在总结国内外成功企业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创新环境提出了四种创新模式:产品生产技术创新模式、要素来源创新模式、市场创新模式、高新技术创新模式,主张构建由科技信息中心和信息网络、技术创新中心、产品研究中心、工艺研究所组成的以企业为主的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12]刘文勇在指出我国应走“引进—模仿、学习—再创造—提高R&D能力—自主创新”之路的基础上,强调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还需进行有效的制度创新和产业创新来对技术创新进行优化和升级。他认为,技术创新是工业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核心基础;产业创新是对组织结构的升级,决定技术创新的程度;制度创新直接作用于产业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发展,视不同情况起到制约或促进的作用。[13]钟敏、钟荣丙通过对湖南新型工业化进程以及自主创新对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巨大支撑作用的分析,探索出自主创新支撑湖南新型工业化的模式和实现途径(如图1)。[14]虽然是对特定省份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分析,但是对其他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制度创新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需要技术和生产方式的转变,更需要相应的社会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创新。陈冬指出,当前我国制度创新的重点首先要推进产权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其次进行组织创新,提高社会组织、产业组织和企业组织的运行效率、适应性和竞争力;再次实现文化创新,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主动融汇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一切优秀思想和文化成果;最后通过探寻和建立较为合理的政府体制运转模式,确保社会资源能够得到最优配置。[15]

图1 自主创新支撑新型工业化的模式

(三)新型工业化的低碳与循环经济模式

“低碳经济”引起广泛关注是在2003年英国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面世之后。“低碳经济”是人类在面临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压力下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低碳经济”包括生产、交换、消费在内的社会全过程的经济活动的低碳化。宋德勇从中国内外部环境分析了走低碳工业化道路的必然性。从外部环境来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第二大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国家,必须走低碳工业化道路;从内部环境来看,如果继续走高碳工业化道路,就必然建立大量电力能源等基础设施,但是这极易由于建设周期长、使用期限长形成技术基础和社会基础层面的“锁定”效应,最终只能成为发达国家转移高碳产业的基地。[16]傅晓华、欧祝平分别从农业、工业、服务业三方面论述了“低碳经济”是我国新型工业化的新途径。低碳农业是新型工业化的基本面,应该重视低碳农业经济长久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低碳工业是新型工业化的主线,其核心是要实现绿色科技创新、产业优化和制度创新以及发展观的根本性变革。低碳服务业以生态经营和循环使用为理念,具有高智力、高技术、高效益、高附加值的特点,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抓手。[17]

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陈柳钦从产业的角度提出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技术范式,一种新的生产力发展方式,为新型工业化开辟了新的道路。[18]纪玉山等从微观的生产方式、中观的产业结构及宏观的体制政策三个方面探索了循环经济范式下的新型工业化之路。首先通过引入清洁生产模式来发展循环型企业,其次通过技术创新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后通过体制创新来完善制度支撑体系。[19]雷健总结了当前国内循环经济的模式,即生态产业模式、生态工业园模式、生态城市和生态区域模式,并从三个层面对当前循环经济模式进行了评价。在企业层面,我国企业远远没有达到清洁生产的目标;在产业园区层面,我国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建设数量虽有所增加但多处于较低层次水平;在社会层面,缺乏符合生态规律和循环经济要求的政治、法律制度保障和相应的文化道德环境支撑。[20]黄贤金归纳总结了4大类7种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循环经济模式:优化开发区域的内源自生型(长三角地区的协同优化型、珠三角地区的调整创新型)、重点开发区域的内外共进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资源重组型、武汉城市圈的重点突破型)、限制开发区域的外源推动型(柴达木盆地的助推跨越型、西藏农牧区的原始提升型)、禁止开发区域的外源强制型。[21]

(四)新型工业化的集聚与集群化模式

集聚是指企业在特定地理区域内的高度集中,由于正外部性、中间投入品的共享、风险分担、基础设施共享等的作用形成规模经济。集聚的高级化形式是产业集群。魏后凯把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总结为5个方面:地理集中(集聚经济)、灵活专业化(社会网络)、创新环境、合作竞争和路径依赖。[22]徐维祥等从产业集群理论的视角探析了产业集群的成长在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的绩效,进而对产业集群与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产业集群不仅为中小企业构筑了一种有效的地域空间集聚组织模式,而且可以有效带动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产业空间组织调整,从而引致就业结构的调整,最终形成合力驱动城市的发展。[23]很多学者从政府职能的角度提出了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如任保平认为,在产业集群中要通过区域优势的整合、网络效应、互相学习、创新激励、知识溢出等内在机制,形成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一定空间范围内的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要以产业集群为载体,通过专业化集聚来实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创造良好的产业集群发展的环境,促进产业集群的集聚和发展。[24]梁红岩、白建国强调政府最重要的职能是创造一个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做好公共服务的供给,提升生产要素质量,至于能形成何种产业集群要充分依靠市场的力量。从产业集群形成的形式来看,前者是“引导性自发型”,企业在市场机制调节下自发集聚,政府以服务协调的身份介入培育和引导集聚演化成集群。而后者是“自发型”,是企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发形成,政府起到创造良好环境的作用。[25]杜静、陆小成从绿色创新的视角考察了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认为产业集群绿色创新应强化产业集群生态布局、加强产业集群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产业集群绿色制度创新、构建绿色创新的虚拟集群模式等。[26]

(五)新型工业化的“两化融合”模式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深度结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其核心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两化融合包括三个层次:涉及产业集群、供应链、标准规范的行业层;涉及网络和信息化的基础设施的区域层;涉及创新能力、效率、低碳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层。陶爱萍、刘志迎从宏观角度分析了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互动关系,认为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和载体,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物资、能源、资金和人才,同时信息化对工业化进行改造和整合,催生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缩短了实现工业化的时间,使经济增长由速度型转向效益型,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27]郭铁民进一步强调我国应在产业的高度分化中推进产业的高度融合,并且在产业融合的基础上推进新的产业分工,以此带动工业的发展与创新,最终实现新型工业化。[28]麻冰冰等运用改进的信息化指数法对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发展水平进行了全面科学的测算,得出我国处于信息化发展的阶段以及工业化和信息化之间高度正相关的结论。信息产业的融合有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29]翟书斌强调,加快“三网融合”要求政府既要适时地放松产业管制政策,整合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资源,形成跨媒体、跨地区和跨行业的大型信息企业,还要加强和调整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信息基础领域的研究和技术标准的制定,制定切实可行的网络监管措施。[30]苏波指出推动两化融合应以企业为主体创造机制和平台,信息技术的应用从单一企业向整条产业链甚至产业集群方向发展,从传统生产方式过渡到智能生产方式,从生产单一产品向生产产品和服务的一体化组合转变。[31]

(六)区域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

由于各地区自然要素、环境要素、经济要素以及人文要素的不同,在实践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发展各具特色的新型工业化模式。综观已有研究成果,东北、西部和农村等欠发达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1.东北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改革开放以来其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振兴东北的指导思想和政策措施。贺耀敏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的工业化战略和工业化发展的三个阶段,认为新型工业化是适应时代的产物,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东北地区要发展也必须走新型工业化之路:首先通过优化升级东北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重化工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其次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重化工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最后加快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32]纪玉山、常忠诚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角度指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革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首先发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比较优势,运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激活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存量”;其次以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新的经济增长点;最后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产业带动工业化,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33]

2.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

我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远离海洋,深居内陆,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匮乏,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要发展西部经济,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新型工业化是必由之路。郭俊华、卫玲运用模型对西部工业化水平进行评价,得出其处于初期向中期的过渡时期,并指出西部地区在新型工业化建设中面临着多重任务、城市化水平低、严重的二元经济的特殊性,所以必须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创新,实施科技战略创新,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和制度创新战略。[34]聂华林、马增明在回顾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历程以及分析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宜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的模式: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模式、民营工业推动工业化模式、强化农村工业的工业化模式、以循环经济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35]罗永乐分析了制约西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因素,即工业发展的滞后性、“三农”问题的突出性以及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基于西部地区的现实基础和制约因素,必须优先选择产业集群模式、农业产业化模式和循环经济模式,以此来推动新型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36]

3.农村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

中国的新型工业化包括城市新型工业化和农村新型工业化两部分,但是农村工业化面临着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数量和质量都比较薄弱的制约,而且农村有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亟需转移。袁铖强调虽然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受阻,但是将来仍然是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改变挖农补工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实施新型工业化的前提条件;通过创新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是新型农村工业化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37]卫玲等强调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应通过制度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引导等多种途径,促进农村新型工业化的发展。[38]米增渝通过对2006年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的调查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发现,信息化对农村新型工业化有显著的正效应,信息化对资源环境协调、城乡互动和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作用。[39]

三、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评价与展望

学术界对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与路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产业结构调整路径、自主创新路径、低碳与循环经济模式、集聚与集群化模式、两化融合模式及区域发展模式的探讨。对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与路径的研究不仅完善了新型工业化理论体系,也有助于指导新型工业化的实践。基于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与禁止开发区的不同地域特色进行的区域新型工业化模式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价值。对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与路径的探讨和研究视角大致分为战略的角度、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角度、产业融合角度等。总体来看,这些研究大多局限于产业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跨学科的综合研究较少,所运用的方法也较为单一,多为描述性分析,实证研究较少,宏观分析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自主创新、低碳运营、物流体系等研究较少。

针对目前学术界对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的成果与不足,笔者认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与路径的研究已经从一般模式过渡到大的分区域模式,今后需要更加细化到在大分区范围内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定位进行分类探索。产业发展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部分,如何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集聚水平、加强产业融合等促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将成为学者今后的关注点。新型工业化的微观主体是企业,企业也是其中最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部分,研究企业信息化建设、自主创新、低碳运营、品牌战略、物流体系等对奠定新型工业化微观基础有一定的价值,因此这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此外,相关的研究工具还需要进一步多样化,如运用制度经济学、地理学、数学等多种理论和分析工具进行综合研究。

[1]赵树宽,姜红.区域新型工业化的一般特征与模式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4):47-52.

[2]辜胜阻.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及其比较研究——兼论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区域发展[J].经济界,2004,(4):8-13.[3]王岳平,宋小芬.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六种模式[J].中国经济导报,2006,(9):30-31.

[4]周振华.解读新型工业化道路[J].中国城市经济,2003,(5):4-9.

[5]史言信.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85-90.

[6]杜传忠,等.中国新型工业化区域差异及协调发展分析——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研究[J].东岳论丛,2011,(8):144-149.

[7]徐志懿.浅析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产业结构调整[J].经济研究导报,2011,(3):202-204.

[8]张建华.基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86-91.

[9]江静,巫强.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优化路径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2,(8):12-18.

[10]冉新权.企业新型工业化的选择与建构[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20-26.

[11]陶冶,齐中英.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新型工业化的关键[J].生产力研究,2005,(10):172-174.

[12]王淼,等.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企业自主创新的模式与策略[J].经济纵横,2005,(10):62-64.

[13]刘文勇.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技术创新路径的选择、优化与升级[J].当代经济,2006,(5):80-83.

[14]钟敏,钟荣丙.自主创新支撑新型工业化的模式及实现路径[J].统计与决策,2010,(16):103-104.

[15]陈冬.新型工业化理论与实证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28-260.

[16]宋德勇.中国必须走低碳工业化道路[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9,(6):95-96.

[17]傅晓华,欧祝平.低碳经济:新型工业化的新途径[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5):73-76.

[18]陈柳钦.实现我国新型工业的制约因素及其路径选择[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4):25-31.

[19]纪玉山,等.循环经济范式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探析[J].税务与经济,2006,(6):1-7.

[20]雷健.国内外循环经济模式及其对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启示[J].求索,2008,(12):29-31.

[21]黄贤金.循环经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263-274.

[22]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156-180.

[23]徐维祥,等.产业集群与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05,(6):868-872.

[24]任保平.基于工业化区位理论的西部新型工业化及其路径转型[J].西北大学学报,2004,(4):35-40.

[25]梁红岩,白建国.基于产业集群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J].山西大学学报,2007,(6):44-46.

[26]杜静,陆小成.新型工业化中产业集群绿色创新的对策选择——以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1):77-79.

[27]陶爱萍,刘志迎.论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兼论安徽省的工业化现状与路径[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3,(4):43-45.

[28]郭铁民.产业融合与走新型工业化的新认识[J].东南学术,2005,(1):71-75.

[29]麻冰冰,郑少智.我国信息化水平测度及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3):42-43.

[30]翟书斌.中国新型工业化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16-132.

[31]苏波.两化融合助推转型升级[J].装备制造,2012,(8):30-31.[32]贺耀敏.我国新型工业化战略与东北工业基地的振兴[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8):5-10.

[33]纪玉山,常忠诚.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4):91-96.

[34]郭俊华,卫玲.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殊性及其实现途径[J].中国软科学,2004,(1):131-137.

[35]聂华林,马增明.中国西部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49-219.

[36]罗永乐.新型工业化与农业化互动发展研究[J].商业时代,2012,(13):128-130.

[37]袁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中国农村新型工业化[J].农业经济问题,2003,(4):34-38.

[38]卫玲,等.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农村工业化及其实现途径[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5):58-63.

[39]米增渝.信息化与中国农村新型工业化[J].中国软科学,2012,(6):43-50.

(责任编辑:许桃芳)

The Mode and Path of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Review and Prospect

YU Hong-li,CHU Ping-p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Anqing Normal University,Anqing Anhui 246133,China)

The exploration of the mode and path of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has obtained abundant achievements.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ode and path of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from following aspects,structural adjustment path,independent innovation path,low carbon and circular economy model,cluster model,integration model,regional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model.This work not only ha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research system of the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but also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new-type of industrialization.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adjustment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circular economy;industrial cluster

F40

A

1672-626X(2015)06-0049-07

10.3969/j.issn.1672-626x.2015.06.008

2015-10-02

于洪丽(1989-),女,黑龙江伊春人,安庆师范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区域产业经济分析与规划研究;储平平(1975-),女,安徽潜山人,安庆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学研究。

猜你喜欢
工业化集群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上海建材(2020年5期)2020-12-15 00:33:22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电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5:40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中国制笔(2017年3期)2017-10-18 00:49:11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