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晨
收藏大热之下,无论是民间收藏家还是国家文博单位,要保护好这些珍贵文物,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文物传递的文化力量,也似乎在“且藏且珍惜”下,对这些文物进行着预防性保护、抢救性保护。
上海博物馆(以下简称:上博)作为我国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在国内文物博物馆业有领航的作用,同时也肩负文物保护的重大责任。文物保护是博物馆日常工作中不容小觑的一项系统工程,馆藏的大量可移动文物都是不可再生性的,因此未来的文物保护必然是科技与人文的高度融合,这些历经岁月的文物才能有一个安全的“港湾”。
据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段勇介绍,我国现在大约 拥有4510家博物馆,馆藏文物3800余万件。但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文物保护的问题。
不过在近10年间,诸多文物大省和重点城市,纷纷开始增加文物保护功能的别馆,如西安文保中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等单位,陆续建成的文物保护实验室,为我国文物保护科研机构建设开创了一个新的里程。
2015年9月11日,经过多年的改建,上博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在龙吴路上落成。建筑本身是一幢占地9142平方米的七层实验大楼,该栋实验大楼每个层面分工具体,有文物保护、文物修复、会议培训、情报资料、网络系统、仪器分析、模拟实验、环境科学、生物试验等比较完善的各种功能。
从第七层开始,以复制珂罗版高仿真复制品研究与开发为主;第五、六层主要以器物修复为主,如陶瓷器、青铜器、木质老家具、雕塑像等的修复;第四层以纸质文物修复为主,如书画装裱、修补古籍,再装订成册;第一、二、三层主要摆放各类大件光学仪器为主,和文物考古编辑部,工作人员主要对文物进行断代与成分分析、病虫害预防等,还有专业性的文博图书馆供办公人员研究。
自2007年以来,上博已获批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购买配备18台(套)用于保护修复文物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及配套设施,这些需要充足的空间加以放置。如今,上博文物修复人员与部分设备已搬离上博本馆,目的就是为了将馆藏与修复分离。
未来,上海博物馆除了有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外,还将规划建造上博“东馆”。“东馆”的设计理念从“开放式文物保护修复陈列”出发,打造以体验式为主的新型博物馆,这样的想法源自为营造上海文物保护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
上博“东馆”和本馆的“姐妹馆”组合,将会使上海博物馆朝着“世界顶级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