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红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2015年6月29日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到7月13日结束,共收到反馈意见1000余条。其中,支持型意见占61%,反对型意见占31%,还有8%属于不相关意见。据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介绍,意见的热点集中在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股市方面,一种认为股票是成熟的投资品种,从制度设计上应该留出空间,由管理机构根据市场情况把握投资机会。另一种意见认为,股票类资产投资风险高,波动性大,从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建议降低投资股市的比例,或者不允许投资股市。针对31%的反对意见,有关专家表示,在此之前已经有广东、山东先后将部分养老金结余资金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浙江、江苏有望成为《办法》实施后首批开启养老金委托投资的省份,尤其是率先将养老金用于投资运营的山东,可以说是让养老金入市增值的先行者。
山东是全国第一个“吃螃蟹”者
7月21日,在山东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山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伟介绍了该省社保基金累计结余3550亿元的情况。这一数字引起了济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邢乐成的浓厚兴趣。“这笔巨大的基金是全省人民的养老钱和保命钱,也是山东省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省政府在加强社保基金管理、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等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在7月22日举行的专题询问会上,邢乐成首先将这个问题抛了出来。
应询人省财政厅厅长于国安坦言,这的确是当前社会广泛关注、参保人员十分关心的重大问题。如何保障社保基金安全,是很多人关心的第一个问题。于国安介绍,为从制度上堵住社保基金管理漏洞,省政府规定,经办机构工作经费不得从基金中列支,财政预算给予足额安排,基金收入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省财政每年组织力量对基金决算进行专项审查,并建立社保基金征缴举报奖励制度,从基金收支两个方面严控跑冒滴漏,确保基金安全运行。同时,加强社保基金预算管理,从源头上保障基金安全。
但是,仅有安全是不够的,还要尽最大可能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按照国家现行规定,目前,社保基金结余只能购买定向国债或转存定期,地方政府无权进行其他形式的投资运营。在这种情况下,山东的做法是尽可能扩大定期存款特别是中长期存款的比例,争取存款收益最大化。从今年开始,在国家没有放开投资运营权限的情况下,为进一步拓展增值空间,山东省争取国务院同意,将该省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结余1000亿元,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现在到位资金324亿元,成为继广东之后全国第二个委托运营的省份。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公布的投资运营情况,2013年收益率为6.2%,2014年达到11.69%,远远高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
今后一个时期,社保基金收支矛盾越来越突出,缺口压力会越来越大,仅靠增加财政投入是不行的,必须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长效化社保投入机制。据介绍,去年底,山东省决定成立省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目前已将180亿元的国有资本划转省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有,目的是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运行建立战略储备。启动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山东省是全国第一个“吃螃蟹”者。
国资划转社保体现全民所有理念
根据《省属企业国有资本划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方案》要求,将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和省直有关部门、单位管理企业的30%国有资本划转省社保基金理事会持有。划转后,省国资委和省社保基金理事会分别持有70%和30%的国有资本,省属企业改建成为股权多元化的公司制企业,按照《公司法》要求建立规范的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由省国资委和省社保基金理事会按持有产权分别行使股东职权、履行股东义务,提名并选举董事、监事。
今年3月,山东省出台《省属企业国有资本划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方案》,提出将山东省属471户国有企业30%的国有资本划转充实省社会保障基金。5月18日,山东省能源集团、山东机场有限公司、山东盐业三家企业完成划转工作,划转国有资本规模超过33亿元。5月29日,另外15户省管企业部分国有资本划转后,省管企业部分国有资本划转工作已全部完成。此外,还有453户省直各部门各单位管理的国有企业正在进行清理、整顿和规范工作,对这些企业划转部分国有资本给社保基金的工作将陆续展开,将于2016年6月底前完成统一监管。
据了解,以2014年度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为基础,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18户企业,实收资本共计603.43亿元,按30%的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共划转国有资本共计180.65亿元。鲁信集团董事长汲斌昌表示,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到社保基金,有两个明显作用:一是回归了国有企业的本质属性,体现了国有资产属于全民所有;二是企业由单一股东变为两个股东,从某种意义上讲,实现了国有产权的多元化,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对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具有深远意义。
划国资充社保倒逼企业重视收益比例
我国养老保险面临着巨大的挑战。3月9日人代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黑龙江省省长陆昊代表在发言中提出,当地养老金赡养比达到了1.42:1。对此,李克强总理表示,“很多退休老工人年轻时为共和国发展流过大汗,绝不能让他们年老时再流泪!”养老金赡养比不合理是一个全国性问题。由此来说,优化养老保险体制,提高社保基金收益率已经迫在眉睫。山东出台国企改革意见,将省属国有企业30%的国有资本转由山东省社保基金理事会持有管理,无疑意义重大,值得借鉴。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但由于各方面原因,目前实施者极少。从这个角度来说,山东“划国资充社保”的做法是破冰之举,具有示范效应。因为,山东将国有企业资本划转给社保基金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多赢的局面,除了上述好处外。提高国有资产在社保基金的比例还有以下好处:一是有利于形成长期投资的理念,对市场加以良好的引导,促进形成上市公司的分红文化,倒逼企业重视投资收益比;二是国有企业能够以此回归其所有制的本源,也就是国有企业系全民所有,而这,也是最关键之处。
长时间以来,人们难以享受到国有企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造成了人们的落寞感以及被剥离感,甚至导致了人们对国有企业的不满。当然,正如专家指出,从国有资本经济的收益来看,目前即使把央企所有红利收入全部用于社保支出,也不一定能彻底解决社保基金的缺口问题。但问题是,我国目前最缺乏的正是解决问题的共识和实际举措。一方面,养老金入不敷出,收益率过低,而各地依然存在挪用养老金的现象;另一方面,通过延长退休年龄,提高缴纳社保年限来缓解压力,并不能充分应对养老压力。
可以说,长期以来,我们在养老问题上,一边是政府财政“压力山大”,一边是如何消弭鸿沟,达成共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来说,将国有企业资本划转给社保基金缓解了这一难题。当然,我国养老问题面临的挑战巨大,不能指望“划国资充社保”一招就能化解问题,但是,“划国资充社保”在法理上最无争议,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由此来说,“划国资充社保”可行性较强,山东经验值得借鉴。
让社保基金增值应成为制度新常态
针对国有资本收益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将提到30%。中央督促国企履行社会责任,还利于民,是一大亮点。但是, 2020年之前的这段时间,国企利润上缴比例如何确定也是一个颇费思量的问题。在2020年到来之前,山东省就积极回应中央相关决定,划拨30%国有资本到省社保基金理事会持有,此举体现出对广大公民权利的尊重,也反映出政府与国企对民众养老的责任担当。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施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已经把公共企事业单位纳入了政府信息公开的范畴。政府信息公开范围与脉络是清晰的。国企公开利润流向,提高利润上交比例就是路径之一。相关部门要对提高国企利润上缴比例做出周到的制度安排,用法律制度的力量督促国企上交更多利润,反哺社会,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民生福利,让人民分享国企的利润成果,而不是返回国企内部循环。
除了划拨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提高国企利润上缴比例以外,依照《反垄断法》的要求,降低民间资本投入门槛,激活市场竞争,让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合法市场框架内充分博弈,依靠市场的力量逐步打破国企“一企独大”的垄断局面,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将划拨国企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应成为制度新常态,其他地方国企与央企应该积极跟进,国企央企应拿出更多的利润还利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