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敏
重庆市渝北区天宫殿学校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尝试
李 敏
重庆市渝北区天宫殿学校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数学教学中应把知情融为一体,使认知和情感彼此促进,和谐发展。下面我就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谈几点浅见。
1.营造“亲和力”。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某一门学科,除了兴趣倾向外,很大程度是先从喜欢学科教师开始。只有学生喜欢上你这位老师,他们才会对你所教的学科感兴趣,才会越学越起劲。因而,课堂上,教师要摒弃自我权威的思想,摆正自己的角色,发自内心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平时的每一个亲切的称呼,关爱的手势,信任的倾听,慈祥的笑容都可能使他们对你产生兴趣,把你当成良师益友,从而愿意在课堂上和你交往。我在教学“约分”时,我设计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我说出一个分数,然后请一位同学说出这个分数的最简分数。这时,所有学生都被调动了起来,积极参与到这个和老师一起做的练习中来,争当老师的好朋友。这样,自然地就营造出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有效地调动了全体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来。
2.平等对待学生。
课堂上教师要搭建更多的平台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避免后进生当旁观角色,更不得歧视差生。我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把全班学生分成了七个四人小组,每个小组优差生相结合,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给每个同学表现的机会。在设计问题时有意把问题分成几个层次,较难的题目可以让能力强的学生回答,一般的题目让普通的学生回答,容易的题目让能力差的学生回答,也可以有意叫小组中能力差的学生念出小组讨论的结果,并时不时的给予差生更多的机会。这样,所有的学生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并对课堂产生兴趣。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现代教育理论提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教学重点,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又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我在课堂教学中做了这样的设计:我先出示一个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框架,请学生计算出它的面积。然后教师捏住长方形框架的一组对角向外拉,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这时我提问:同学们能说出它的面积有没有变化吗?一个学生回答:它的面积不变,还是6平方分米。另一个学生回答:它的面积变了,比6平方分米小。此刻,教师不必急于肯定或否定这两位学生的回答,而是给学生留一个悬念,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怎样求得呢?根据小学生好奇求胜的心理特点,他们一定会努力去探索其中的缘由,而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创设这种情境,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学生求知欲望就被有力地激发出来,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使他们体验到获得知识的快乐感、成功感、自豪感,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这种学习效果要比教师硬塞现成公式要好得多。
2.将课堂溶于生活,调动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素材,创设一个实用平台,使学生感觉到生活中离不开数学问题,并逐步产生求知和探索的兴趣。如,认识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后,我要求孩子们观察在教室、家庭中的哪些东西上能找到我们认识的图形;在认识了人民币后,便可以设计一个让孩子们直接参与买东西的实践活动,并说出自己的感受。通过对生活中数学知识的观察、发现、运用,孩子们真实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引发了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数学价值观得以萌发。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将生活中的情景引入数学教学,学生们会觉得亲切、自然,易于接受与理解。同时由于数学的生活情景化,学生会更感兴趣。
在教学加减法估算时,书中例题呈现的是学生收集矿泉水瓶的情境。我把情境换成了我去商场购物的情境,电饭煲192元;落地扇219元,我提出“老师这两样东西大约要带多少钱?同学们估一估、算一算,好吗?”当时大部分学生不是喜欢第一种方法就是喜欢第二种方法。这时,平时回答问题比较个性的学生突然举手说:“老师,前面两种方案估算结果一个是400元,一个是410元,而买这两样东西准确的价钱是411元。老师,如果照这两个估算的结果带钱去购物是买不齐的。我去买过一些东西,如果买的东西是4元6角钱,妈妈就会让我带上5元钱,带的钱总是比买东西的钱多一些才好。我想老师除了买这两样东西外,坐车也要花钱,因此钱只能多带不能少带。所以,估算时就要把它们看成大一些的几百几十的数,就是把192元看成200元,219元看成220元,200+220=420元,老师你带420元才合理。”从这一个这么有道理的发言,我由衷地说:“这位小朋友真了不起,他不仅会估算,还会结合生活情况考虑数学问题,得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结果。”当时,我及时鼓励这位同学了不起的发言,做到既会思考又善于思考。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要相信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不要给学生加框框,多给予机会学生去发表意见,这样教学才能让学生得到最大的回报和乐趣,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最充分的培养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