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奕宾
资阳市雁江区伍隍镇中心小学
教师个性语言的魅力
罗奕宾
资阳市雁江区伍隍镇中心小学
面对低年级学生,教育战线的许多同仁都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喟叹:低年级难教。其实,这倒不是因为知识缺乏而难以胜任,而是“纵有千般力,不知何处使”的缘故。
毕竟,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好奇心强、注意力差、抽象思维弱、分析能力低等共性。故在课堂上就形成了“你讲你的,他玩他的”这一让教师很难把握教学分寸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静下心来,细斟酌,再思量,原因还得在教师自己身上找。根据我多年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本人认为,这一现象的根源,那就是“教师的语言缺乏感染力,没能更好地抓住学生的心”,因为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吸引住学生,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以及渴求知识的欲望。但是要做到语言具有相当的“感染力”,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要尽量地化“书本知识”为“儿童化口语”之外,教师还得注意以下几点:
因为小孩子刚刚脱离母亲的怀抱,还存有一种很深的“恋母情结”,一时半会儿,还难以割舍,到学校后,总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像缺少了点什么,显得浑身的不自在。这时候,我们教师若能用一种“温柔甜美”的语调和他们倾心交流,让他们找到犹如是和母亲在一起的感觉,那么我们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攫取到孩子的心。如:我经常对他们说:“小朋友,妈妈送你们来学校读书,看你们这样认真,妈妈一定会很高兴,会很喜欢你们的,对吗?”像这样主动和孩子们套近乎,使他们在“温柔甜美”中体味出教师的爱,从而乐意去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正处于发育初期的儿童,自身的语言系统还不是很完善,根本还不能像成年人一样,先将对方所说的话笼统地记下来,然后再去回味理解;他们只具备了直接的“瞬间反应”,不善于总结归纳。也就是说,当孩子听完某句话的时候,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信息反馈,时间一长,就难以再将原话进行转述,甚至于连说的是什么意思也不是很清楚了。因此,儿童是接受不了“长句子”的。如:教师要表达:“小白兔和小灰兔去帮助老山羊爷爷收地里的白菜。”这层意思。但由于这句话太长,内容太杂,小孩子一听,来不及将众多复杂的信息全部接受,究竟“小白兔、小灰兔、老山羊爷爷”是怎样的关系,头脑里只是一片模糊。如果将这个句子改成如下的简单短句,恐怕情况就大不一样。如:老山羊爷爷在地里收白菜,小白兔去帮忙,小灰兔也去帮忙。这样的句子不但结构简短,而且意思清晰不重叠,对小孩子来说,接受起来就方便得多了。
虽然初入学的儿童在感知过程中,分析能力也有一些发展,但发展水平总体上说是很低的,他们只是善于直接感知,而又苦于分析能力差,这样就很容易发生错觉,因此,对儿童说话的语速必须要慢,让他们在时间上有一定的思考余地。如果语速太快,儿童反应不过来,就会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毫无所知,且容易疲劳,这对小学生的身心和能力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然而,我们有的教师为了图方便,常用对成年人说话的速度来跟儿童说话,这是严重违背心理学规律的。
儿童好奇心强,他们喜欢稀奇、异样的东西,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使用那一成不变的腔调和语言,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感到乏味,失去兴趣。因此,对儿童说话的形式要讲究多样化,常常须推陈出新,发掘出语言的新意。充分利用儿童的这一独特之处去吸引儿童,凝聚其注意力。如:每次上课,教师总说:“上课了,请坐好。”一次两次还行,长此以往,他们就会不耐烦了,甚至于不当回事。但如果教师不断地变化方式,设计一些带有鼓励性的语言来激发、启迪,效果就截然不同。如:今天说:“王小刚坐得真端正,大家也和她一样坐得好,”明天则说:“看谁坐得最好,老师就表扬谁。”后天又说:“坐得最好的孩子就是最听话的好孩子,”等,每逢这时,他们就会想:今天老师表扬这个,明天表扬那个,后天我一定要争取得表扬?无形中又给了小孩子一种潜移默化的进取力量,留给他们一个“自我反省”的空间。
儿童的有意注意力不能持久,不能稳定,容易分散,据一些观察材料表明,七岁儿童最长可以连续注意10分钟至15分钟,这一年龄特征,就要求我们对儿童说话要“精练,”绝不能长篇大论,尽可能地在儿童注意集中的区间内,用精简的语言有效地解决问题,因为超过了孩子注意集中的期限,去无休止地讲,不但不能使孩子掌握知识,反而还会使孩子已接受的东西变得更加模糊,古人云:言多必失嘛!我曾经就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讲古诗《春晓》的时候,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在我粗讲之后,就巩固记忆;二组则反复地讲其中的字、词、义,等他们均已不耐烦时,再让其巩固记忆。结果呢!一组学生都能完整地说出诗的意思,可二组学生就只能略知一二。事后,有学生来给我说:“老师,为什么你越讲我越觉得听不懂呢?”“那你以后还听没有?”“当然没听!”说来,这又和“费力不讨好”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呢!
儿童有儿童的年龄特征,并有其特别的个性倾向,在教学时应该区别对待,同时,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也还需要紧紧抓住低年级组学生的共性,投其所好,进行卓有成效的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