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结合立体主义绘画的发展,分析其不同阶段的艺术特征,探寻其艺术形成过程中对20世纪以来的雕塑发展过程中的造型、空间及色彩等各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进而剖析立体主义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及其对雕塑未来发展所产生的不可估量的深刻影响力。
关键词:立体主义;雕塑;造型;色彩;空间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ubism painting, this article analyzes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it in different stages, explores its influences in terms of form,space and color towards sculpture since 20 century,then to analysis the spiritual conception of Cubism and its profound influence toward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sculpture.
Keywords:Cubism, sculpture, modeling, color, space
立体主义是1907至1914年间由毕加索和布拉克发起的视觉艺术中的一场彻底的美学技巧革命,它是西方现代艺术的开端。毕加索和布拉克将形体打碎和分解,对造型语言进行解构,并重新组合,这可谓是对绘画技术的一项发明与革命。说到底,立体主义是一门理性的抽象艺术,它打破了一切传统的桎梏,彻底解放了艺术家的思想。立体主义在绘画中的革命,也相应地引起了雕塑中的革命,在艺术手法上为当时的雕塑设计拓宽了道路。
一、关于立体主义
1.立体主义的概念
立体主义是1907年发生在巴黎艺术界的一场关于绘画方面的革新运动。起初,立体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毕加索和布拉克,其后参与进来的较具代表性的艺术家有格里斯、莱热等。他们勇敢地在实践中开拓,确立了立体主义革新观念,并形成了独到的技法与作品风格。
立体主义运动通常可分为:分析立体主义、综合立体主义、后期立体主义3个阶段。其中对雕塑的发展影响较大的是分析立体主义与综合立体主义。分析立体主义产生于1912年之前。画家们试图通过对物象与空间的分解、重构,重新组建一种绘画性的形体结构与空间。1912年以后,进入综合立体主义的第二阶段,综合立体主义绘画的主要标志便是拼贴的艺术语言,即在画面中以基本元素为起点,将基本的块面和形状转化为客观图像,画面中不同形状的块面往往采用木纹纸、报纸、墙纸等材料拼贴出来。
2.立体主义的物质表现创新
立体主义是人类艺术史上具有反叛性的艺术革命,它的出现不仅是对传统艺术基础的动摇,它彻底推翻了自文艺复兴以来一直起作用的焦点透视规律,形成了平面的多视点透视;它把拼贴手法引入绘画,采用几何图形来表现物象,摧毁了西方艺术的表现中心。1正如立体主义的第一批理论家、批评家格来茨和梅景琪所说,立体主义的主要历史功绩就是从物质的统治下完全解放出来。2
(1)立体主义绘画在视觉表现上的创新
①视觉的再现性
立体主义在创作过程中,抛弃了通过物象完整的二维面来表现物体的传统方式,转而使用三角、四方、半圆、菱形等几何图形构成因素,将物象不同视点的各个面巧妙地共现于一幅画面中,并突出其画面上几何图形构成因素。如毕加索的《夫人和梨》《酒瓶静物》等,把同一物体的不同面组合、变形、夸张后表现在同一画面上,画面表现的更多的是单色块和单色块之间的组合,以及线与线之间的组合关系,它将绘画语言本身的重要性提升出来给予关注。
②画面和物象的完整性
立体主义绘画的画面已经不再仅仅是再现美的载体,而是引导接受者思索、想象、组接事物的空间来代替由接受者单一的观望、欣赏、仰慕,从而让绘画艺术成为艺术家和艺术接受者共同参与的双向活动。这是以往任何绘画所不曾有过的中心转移,是立体主义让接受着对绘画艺术具有了更多的联想以及在这基础之上的思索与追问。如格莱兹于1914年创作之作品《茶杯》,整个画面应用线条之间的关系来说明错综复杂的物体空间位置,并以黄、白、黑、灰的关系表现出物体的体积。
③材料的创造性
立体主义不仅对造型语言进行解构并进行再组合,其在“综合立体主义”时期更是打破了绘画中固有材料的局限:沙子、报纸、碎玻璃、产品包装物等,都成为画面表现的材料。如毕加索于1921年创作的《三个音乐家》,他利用多种不同素材的组合去创造一个新的视觉经验。废弃物如自行车把和车座,在毕加索的手中成了神奇十足的牛头,他试图使艺术家和接受者都更接近生活中平凡的真实。
(2)立体主义在精神表现的创新
20世纪初,在科学技术发展与进步思想的推动下,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革命思潮。最初由塞扎纳提出:寻找自然的底层结构,因为它可以被转移到他化的平面之上。3对于事物主旨把握,企图抛弃原有空间表现的概念,使得突破原有传统的常规观念被逐渐重视。这种创作意识性的觉醒,注定会在艺术家的绘画表现上带来新的尝试。毕加索和布拉克便是其中重要的成员,他们最初开始破坏错觉空间的表现,把艺术创造的表现手法引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立体主义的核心观念是摆脱把绘画当作描绘视觉的真实而进行模仿的概念,立体主义通过“图形”更为强烈地提示:绘画就是绘画,它并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借助一张桌子为题画一张画,并不意味艺术家画的就是一张桌子。4在这里他们强调的是艺术家的主观意念和本质地了解客观事物,并且重新构建它们。
二、立体主义在雕塑发展中产生的影响
立体主义在绘画中的革命,实质上是对于艺术表现手法的大胆尝试。而立体主义贡献之一,就是其艺术创造思维意识的影响能力。立体主义是融合了对改变和变持开放态度的多种个人方式和风格的流派,具有极强的对自己的折射能力和其他艺术样式的辐射能力。5在这种大范围的创作思维变革中,也相应地引起了雕塑中的革命。作为毕加索、布拉克试验、探索的成果,立体主义绘画的主体从普通的人物或静物,让位于线条相互穿插的几何形状。通常是透明的平面在画面的正面里,以有限的深度呈格子式的运动。强烈的色彩已经退居于一种接近调和的柔和色彩之后,由于空间分析的严格几何性,立体主义好像立即就可以运用到雕塑问题上去。第一批立体主义的雕塑家,由此受到了立体主义绘画的深刻影响。如阿基本科、杜桑·维龙、利普西茨、劳伦斯、扎德金等。
1.立体主义在视觉上对雕塑发展的影响
①立体主义打破了传统雕塑的视觉再现性
直到20世纪,雕塑作品还是以存在于周围空间中的三度物体为特征的,雕塑仍然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保持着过去占主导地位的空间雕塑的趋势,强调正面和体量。然而随着立体主义的影响,雕塑的视觉形象也发生着改变。如杜桑·维龙的作品,杜桑·维龙是第一批立体主义雕塑家中最有潜力的艺术家。我们可以从他的两个头像作品中,追溯到艺术家向自己的抽象见解转变的途径。即《麦琪》(图1)和《戈塞教授》,从《麦琪》看,面部已经变形成了一种面具,凸出的眼睛、蒜头鼻子、深深切入的眉宇、嘴和下巴,抛开它所表露的漫画式的含义,它有一种催眠式的效果;《戈塞教授》则已完全失去人性特点,成为非洲或大洋洲部落的粗犷面具,从它的几何风格化和高度的技术完美性中,得到了表现的力量。又如另一位著名的立体主义雕塑家利普西茨,在他的艺术生涯里,只有立体主义这一个篇章,因此没有其他的雕塑家能像他那样去探索立体主义雕塑。1913年他认识了毕加索,开始参与立体主义的活动。他与格里斯之间的关系特别密切,同时还有莫迪利阿尼和马蒂斯。1913年,他把某些几何风格引入了一系列的人物雕塑之中(图2)。又如阿基本科,1912年,阿基本科已经弄清了立体主义对雕塑所具有的含义,而开始在人物的体量上打开透空。这一举动,使“雕塑乃空间所环绕的实体”这一历史性的概念被颠倒了过来。如他的作品《行走的女人》(图3),雕塑的人物变成了一系列被实体的外轮廓所限定的透空或空间的形状。
②立体主义用各种颜色的关系丰富了雕塑的视觉语言
从古代到文艺复兴,在雕塑中运用色彩具有悠久的传统。许多立体主义雕塑家都探索过色彩,就像画家追求浮雕和拼贴效果一样。劳伦斯在雕塑里常常运用色彩,可以用他与画家的密切接触来解释这一点,劳伦斯与布拉克保持了终身的友谊。他常把美丽而清雅的色彩综合到低浮雕(图4)或独立竖起的石头块体上去。对劳伦斯而言,运用色彩则有特殊的意义,他强调,色彩的功能在于消除雕塑上光的变化。他说:”当一件雕像是红、蓝或黄色的时候,它就保持其红、蓝或黄色。如果没有色彩,在光影的变化之下,雕像就要不断地变化。在雕像上设色的目的,是要使雕塑具有其自身的光“。
③立体主义突破了雕塑对固有材料的局限
雕塑的形式问题,也就少不了材料的运用,如青铜、粘土、石材等。1913年至1914年,阿基本科把新的拼贴技术运用在雕塑上,为雕塑做出了又一贡献。为制作这一结构构成,他运用了各种各样的材料,像木材、玻璃和金属,他把雕塑看为组合空间的构成,而不是组合体量的旧传统,那是十分重要的。
利普西茨在1916年,创作了更为广泛多样的立体主义作品;用石头、青铜和木料构成。在大型的《头像》之中,其面貌已经属于抽象范畴了,但其整体,基本上是由线条和体量互为穿插的结构,形成了第一批成功的立体主义雕塑。
扎德金是一位从未抛弃过立体主义的雕塑家。1920年以后,他的立体主义常常显露出对于材料质地如木材、青铜和石料的浓厚兴趣,追求表现出材料的本质。大理石作品《母与子》(图5),表现出他第一批作品厚实和严谨的特点,人物中的实和虚相互变换,在整体上被组织得极为紧密。
三、结语
总之,由立体主义开创的几何、抽象的简约造型样式,“它打开了通向各种主题的道路,而不只是人体。它为抽象引路;它把雕塑定义成体量、容积和空间的艺术;它在利用和扩展这些因素当中,开拓了新的局面。在雕塑中,如同在绘画中一样,立体主义从来没有真正死亡过,它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去影响世界各地持各种态度的年轻雕塑家的作品和思想。”平面化的色彩以及对本质上形的造型理念,对于雕塑的发展来说,是一个最伟大的解放力量。立体主义在艺术创造上更像是一种对新的创造思维的探索,打破了传统雕塑创造的固有观念,将雕塑引入到新的时代语境之中,并探索其多元化的表现方式。这种艺术创作思维变革的力量,引导了雕塑创造中对立体主义从视传呈现、画面表现到材料运用等新型课题领域的探索和研究。
(黄伟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注释:
1 王晓玲.论立体主义的艺术反叛[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20:6)
2 [苏]基霍米洛夫.西方现代主义诸流派分析与批评[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65 -67.
3 [美]特里温·科普尔斯通. 孔长安. 立体主义[J]. 世界美术,1988
4 邵大箴.图式与精神[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 江永亭.立体主义的再认识[J]. 美术,2011(6):118-123
参考文献:
1 [美]H·H·阿纳森.绘画·雕塑·建筑:西方现代艺术史[M].邹德农.巴竹师.刘珽译, 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
2 [美]特里温·科普尔斯通.立体主义[M].孔长安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3 邵大箴.图式与精神[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 [苏]基霍米洛夫.西方现代主义诸流派分析与批评[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65 -67.
5 孙云.立体主义的来龙去脉[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
6 郑洪明.立体主义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力分析[J].包装工程,2009(30:3)
7 [美]特里温·科普尔斯通. 孔长安.立体主义[J].世界美术,1988
8 江永亭.立体主义的再认识[J]. 美术, 2011 (6):11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