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级类差”与“同类级差”视角中的地方本科高校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

2015-10-15 04:00赖明谷柳和生徐和清
高教探索 2015年7期
关键词:技能型创新性转型

赖明谷+柳和生+徐和清

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课题“‘同级类差与‘同类级差视角中的教学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研究”(JY1455)的研究成果。

摘要:基于“同级类差”与“同类级差”视角对地方本科高校与部属高校及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应突出高创新型和高应用技能型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定位,创新以应用为目标导向,应用以创新来提升层次,并分析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制约人才培养转型目标实现的因素:转型发展战略路径误区、大学生功利主义学习倾向、“双师型”师资培育路径不清晰、校企合作共赢理念没有形成、人才培养模式固化等五个方面,据此提出促进地方本科高校创新性应用技能型人才培育的策略,包括明晰人才培养的战略发展路径,提升学生短期和长期发展的感知价值,“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坚持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构建校企双赢合作关系,构建动态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同级类差;同类级差;创新性应用技能型人才一、引言

地方本科高校主要是指省属高校和省辖市属本科高校,从行政归属区别于部属本科高校,它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承担大众化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为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衔接,国家提出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转型的发展战略,引导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能型发展,形成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应用技能型人才成长。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支撑。关于如何推动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转型,学者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对转型动力的分析。如顾永安(2010)认为,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高等教育大发展,使学校具备转型的基本条件,形成转型的内生动力;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形成强大外驱力。[1]二是转型模式分析。如余锡祥(2014)认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既要“形而外”转,即办学模式转;更要“形而内”转,即办学内涵转。如果只是外延转,是一种形式,没有多大意义;只有内涵转——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教育方式创新,评价模式改革,教育质量提升,办学特色突显,才是转型根本目的。[2]三是转型的路径依赖分析。丁奕(2014)认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路径依赖与锁定表现为功能性锁定、认知性锁定和政治性锁定。要破解这一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中央及地方政府要大力支持转型地方高校的发展,包括为产学研教育提供法律法规保障、为转型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财力支持、强化省级统筹、真正做到简政放权。[3]笔者认为,促进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转型,必须从高校的层级与类别中深入探讨。

二、“同级类差”与“同类级差”基础上的地方本科高校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本定位分析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转型,应根据高校之间的层级类别关系进行合理的人才培养定位。相对于部属高校,地方本科高校与他们处于“同级类差”状态,即人才培养处于同一层级上,都培养本科层次的专门人才,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但在类别上存在差异,部属高校以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为重心,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服务于研究能力提升,以理论创新为导向。而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以应用技能型为目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服务于知识的应用,以应用创新为导向,创造性地将知识服务社会,创造性地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两者共性是人才培养的本科层级相同,区别是理论创新与应用创新。相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地方本科高校与他们处于“同类级差”状态,即在人才培养类别上,都属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但在层级上存在差异,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人才偏重于理论知识应用,在应用中传承知识及模仿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而地方本科高校培养的人才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应用中创新知识及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两者共性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区别是应用创新能力与应用传承能力。这样,从创新水平和应用技能水平两个维度,分析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可以从四种水平中选择:即低创新水平和低应用技能水平(双低型)、高创新水平和低应用技能水平(一高一低型)、低创新水平和高应用技能水平(一低一高型)、高创新水平和高应用技能水平(双高型)。双低型人才培养显然意味着地方本科高校办学水平的失败;高创新水平和低应用技能水平意味着人才培养定位重心偏离,忽视自身人才培养的类别差异;低创新水平和高应用技能水平意味着人才培养忽视自身人才培养的层次水平;高创新水平和高应用技能水平才是有效考虑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层次特征和类别特征,因而具有可持续性。当然,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中考察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中,高新技术产业鼓励发展,传统产业要用新技术进行改造升级,需要大量创新性应用技能型人才,为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创造市场需求动力。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突出高创新型和高应用技能型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定位,创新以应用为目标导向,应用以创新来提升层次,创新使人才培养具有“顶天”目标,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立地”目标,“顶天”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潜力,“立地”增强学生现实适应能力,才能避免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错误倾向。正如刘振天(2014)所说,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中要克服三种倾向:一是传统主义,即抱住传统学术理念和模式而拒绝向应用型转型;二是迷信主义,即把应用型、技能型和职业型转变的作用无限夸大;三是实用主义,把本科教育等同于职业技能训练,忽视本科教育基础性、长远性和全面性功能。[4]

三、“同级类差”与“同类级差”基础上的地方本科高校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制约因素分析根据上面的分析,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转型要紧紧围绕高创新能力和高应用技能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定位展开。但创新能力与应用技能培育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短期功利性特点,培养过程具有灵活多变性,当某一应用技能不适合需求时,学生可迅速调整。创新性人才培养具有长期持续性特点,需要在某一领域积累知识与经验,培养过程具有一定刚性。正确认识两种能力关系,促进创新性应用技能发展,才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存在制约人才培养转型目标实现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路径误区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路径误区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第一,借助政府行政推动与市场需求推动转型,忽视科学规划政府和市场力量。一方面,政府拥有广泛发展资源,影响高校发展机会。尤其是对地方本科高校,多数是省市共管且以市为主,对政府依赖较大。从政府中获取资源,可以加快地方本科高校发展,获取更多发展机会,但也可能导致盲目发展及发展行为短视,导致发展的功利主义倾向,追求快速发展和规模扩张,忽视发展的科学规划。姚荣(2014)认为,当前我国本科高校应用技术转型政策表现出行政管控的制度逻辑,以政府行政力量驱动和诱导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5]另一方面,人才培养需求由市场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由市场检验。董仁忠(2014)认为,引入市场机制是有效推动普通本科高校发展的重要举措。[6]但是,也容易盲目满足和适应短期市场需求,忽视长期市场需求及引领市场需求,导致人才培养功利主义倾向,强化学生应用技能培育而忽视创新能力培育。第二,转型发展倡导系统性全方位变革而忽视发展的历史逻辑延续性。在高等教育精英时代,高校以理论教学为主,注重知识系统性,注重校内教学资源利用效率;大众化教育时代,重视消除与部属高校在同层级上的类别差异,努力推动同层级上的类别提升,促进学生学术研究能力提升,导致同层级上的类别趋同,不符合社会及学生需求,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弱,社会和学生均强烈要求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这种背景下,提出人才培养转型发展,但一些地方高校实际操作中存在否定传统人才培养优势,忽视同高职院校在同类上的级别差异,努力推动同类上的级别趋同式转型,教育类型从普通本科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人才类型从学术型向应用技能型转变,导致与高职院校既同类别又同级别。全方位系统变革导致传统优势可能抛弃,增加变革的全盘否定思想和行为,引发功利主义变革倾向,导致转型共识难以形成,转型内耗增加。第三,转型发展的区位与产业定位不明确,转型后地方本科院校之间的特色难以形成。一方面,从人才资产专用性角度看,人才培养的区位与产业定位不清晰,导致人才在区位与产业使用上的通用性强,专用性弱,人才就业区域与产业泛化,导致人才培养创新性应用技能稳定性、长期性不足,人才培养的品牌形象难以形成;另一方面,人才培养的区位与产业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特色就更加鲜明,促进人才培养品牌形象形成,但这需要长期人才培养积累,同时这也存在人才流动性不足,大学生自觉接受性不足,创新性应用技能人才培育的内在需求动力不足,导致地方本科高校选择前者转型方式,导致创新性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不足。

2.大学生功利主义学习倾向

当前,大学生转型的功利主义需求较重,主要表现为,第一,重视人才培养应用性转型要求,忽视人才培养创新性要求,忽视地方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教育的层次区别,导致人才培养长期持续竞争力不足。从需求角度看,大学生在创新性应用技能发展上,不仅面临固定的货币成本和时间成本支出,更重要的是面临所处年龄阶段的心理成本支出,如学习生活显得单调,但情感丰富导致抵御外界情感诱惑的心理成本高。同时,创新性应用技能培育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创新能力培育的风险高。第二,重视职业技能培育,忽视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培育。地方本科高校大学生向应用技能型发展,主要强调其与部属本科高校、高职高专的区别,但并不否认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人才培养共性,即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对学生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培育起支撑作用,但综合素质带给学生的感知价值具有内隐性、长期性、见效慢特点。而职业技能带给学生的感知价值具有外显性、短期性、见效快等特点,人才培养重技能而忽视综合素质,导致人才培养畸形化。张应强(2014)认为,即使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也要重视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否则,高等教育就只是“制器”而非“育人”。[7]第三,大学生功利主义成长思想导致创新性应用技能人才培养的规划路径不清晰。董立平(2014)认为,专业能力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构建:通识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实践能力与方法能力。[8]一些学生只重视其中的实践能力,孤立看待实践能力发展,忽视系统性、过程阶段性地看待能力发展。

3.“双师型”师资培育路径困境

创新性人才培养需要教师具备研究创新能力,应用技能人才培养需要教师具备社会实践应用能力,即地方本科高校需要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如董洪亮(2014)认为,师资对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是关键因素,学校要对师资进行大调整,吸纳大批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能力的教师。[9]孙泽文等(2013)认为,从整体而论,高校师资在结构上必须涵盖“学术化”校本师资和“社会化”兼职师资。地方大学应以“双师”培养为路径,培养一支高水平“社会化”师资队伍,从而实现“学术型”师资向“社会化”师资转化。[10]当然,“双师型”师资培育路径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情况:一是双师型师资服务对象困境,主要服务大中型企业、知名企业,对中小企业、微型企业服务意愿不足,使教师课堂传授的大中型企业及知名企业案例与学生未来主要就业对象中小企业及微型企业的关联度低,对学生成长价值不高。二是创新和应用结合方式的选择困境,即究竟选择高校自身创新型教师与外聘应用型教师相结合的方式,还是选择高校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均衡发展的结合方式。在这两种路径中,内外结合双师型培育速度快、风险低,但稳定性差,且内外结合型教师在人才培养上的协调难度大,导致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效率缺乏保障。高校自身教师向“双师型”转型过程中,教师投入成本高,时间长,既受资金约束,也受时间约束,还受教师能力约束,既需要相应激励机制,还需要教师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意愿,转型风险高,在既定时间和有限资源下,自身结合失败的可能性大。三是教师创新与应用能力结合的水平困境。教师创新水平、创新能力如何转化为应用能力及转化程度,教师应用能力如何转化为创新水平及转化程度,决定教师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协调发展水平。一些教师理论所从事的专业知识与应用所从事的专业知识不一样,存在“两张皮”现象,理论知识服务教学需要,应用知识服务兼职收入需要,或者应用知识服务于社会流行热点需要,导致应用知识可持续性不足,具有投机主义行为倾向,这种结合使知识创新与知识应用的互补优势不能发挥,不能有效服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4.校企合作共赢理念没有形成

校企合作是推进开放办学、利用社会资源以培养创新性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路径。孟庆国、曹晔(2013)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构筑相关的社会环境,尤其是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社会制度。[11]当前,校企合作共赢理念没有形成,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合作的主动性在地方本科高校,但这些高校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及管理新理念未考虑企业发展所处阶段、发展水平及环境条件,导致这些高校服务企业的效益较低,企业满意度不高。二是企业作为盈利性经营单位,在合作中讲究成本和经济效益,功利主义动机浓厚。一方面,企业借合作寻求优秀学生,但对欠佳学生的培养意愿不足,导致离构建利益共同体要求较远;另一方面,企业主动参与性不足,参与高校课程设置、教材编制、教学过程、评价过程的意愿不足。导致合作处于松散浅层次状态,合作稳定性与可持续性不足。三是地方本科高校多处于地市级,寻找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较困难。四是企业参与合作中,地方本科高校既要传承,更要创新;既要适应企业和社会,更要引领企业和社会发展。而多数企业忽视甚至抵触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和引领企业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五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目标不合理,忽视学生知识转化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存在基于验证性而非创新性的价值导向缺陷,导致知识深加工和转化能力不足,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停留在传承阶段,没有进一步内化为创造性的实践应用能力。这些都导致深入持久开展校企合作难度较大,导致众多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未能实质性地促进创新性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张应强等(2014)认为,在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除小部分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外,大多数企事业单位成为“旁观者”,看到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一味批评高校或者向高校提出一些不可能实现的要求。[12]

5.人才培养模式固化

人才培养模式是确保创新性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是转型发展的保障条件。但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固化主要表现为:一是简单移植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加重应用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压缩通识教育内容及较深专业理论知识内容,重视应用特色但忽视创新特色的人才培养,没有从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层次和类型目标定位的要求出发,导致无法培育特色优势,所培养人才与高职高专人才没有区别和优势,导致市场趋同化竞争。二是地方本科高校注重传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在静态环境下,生产力发展速度较慢条件下,其有效性强。但在生产力发展速度较快条件下,其有效性不足,突出表现为,重视学生操作技能培养,忽视创新思维能力培养;验证性实验比例高,而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与开放性实验少,导致培养的人才社会适应能力差,随市场变化而变化的能力差。三是注重教学过程常规化、稳定性、封闭化,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动态多变性,导致学生接受的专业和课程体系知识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四是人才质量评价标准在供给导向上固化,难以体现人才培养需求质量标准。供给导向标准统一化、固定化,而需求导向标准多元化、动态化。陈锋(2014)认为,评价重点要从供给端转向需求端,突出产出导向、贡献导向和质量导向,其核心是对高等学校创造经济社会文化价值和学习者发展价值的能力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科学设计利益机制。[13]五是教学条件和设施不能适应创新性应用技能培养要求。目前,在实验室、实习基地、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平台上进行的实验、实训和实践教学重心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与创新性人才培养距离较远。

四、“同级类差”与“同类级差”基础上的提升地方本科高校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思考

1.明晰人才培养的战略发展路径,规划创新性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

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规划是基于地方本科高校在大学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同级类差”与“同类级差”的角色分工决定的,是提升创新性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创新性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要以社会和学生的双重需求为依据,为社会发展和大学生成长服务。 第一,合理优化政府资源与市场资源配置功能,避免政府和市场在人才培养的资源配置上双失灵。政府作为物质金融资源的提供者、监督者及教育发展规划和政策的宏观制定者,其有效性必须结合地方本科高校发展历史、优势及人才成长自身规律基础上。市场是培养对象学生资源的提供者,同时也是学生人力资源的需求者,市场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也是建立在学生自身发展历程、优势及未来发展倾向基础上。因此,地方本科高校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和资源禀赋条件,尊重自身内因发展需要,结合政府和市场提供的外因发展机遇,长期规划创新性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和品牌形象,综合判断确定转型组合途径,以内因为基础优化政府和市场作用,避免仅仅由于外部压力被迫跟风转型,或者被眼前短期利益和政策红利所诱惑的转型。第二,系统性全方位变革过程中要融入传统人才培养优势,推动传统学科优势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创设知识转化为社会应用能力的机会和舞台,促进学生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建立在应用技能发展基础上。人才产品的生产不同于其它产品生产,它是持续渐进过程,其变革需要学生成长的系统支持,包括中小学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及社会需求,而这个大系统没有发生突变,决定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具有历史延续性。第三,加强区域与产业分析与联系,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理论储备和实践知识储备以区域经济社会为基础,这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基地建设中,增加本区域与产业发展历史、现状及优化规律等内容,增强学生对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的正确认识,正确引导学生路径选择。

2.提升学生短期和长期发展的感知价值,克服功利主义行为倾向

大学生功利主义行为倾向产生于学生着眼于眼前利益,忽视长期竞争力培育的意识。功利主义学习行为导致学生硬实力即应用技能提升,但软实力即思维能力、综合素质等欠缺,导致学生素质难以提高,视野短浅及心态不健康等问题。为克服功利主义行为倾向,要坚持学生短期和长期发展的感知价值相结合。首先,满足学生应用性需求的短期价值,增强学生成长动力。应用性需求的学习壁垒较低,多数学生接受能力强,短期感知价值的激励作用强。其次,要正确选择学生创新性应用技能成长路径,创新性应用技能的竞争壁垒高,高校要引领学生需求,尤其是长期潜在价值需求,避免功利主义行为对学生长期价值的伤害。应用创新能力既需要实践平台和理论基础,不同学生应用创新能力存在差异: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同步均衡发展,理论学习优先实践学习随后,实践学习优先理论学习随后三种情况,学生根据自身学习能力选择不同路径,以降低成长成本,提升长期价值。再次,要预测和判断未来社会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社会、信息化社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国际化竞争及对抗性竞争向合作竞争演化背景下,把握社会对创新性应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基本要求、趋势和变化,确保地方本科高校培养的人才发挥适应社会和引领社会的功能,保障人才培养的资源投入效率和效果。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式、学生评价体系、校园文化等各环节进行改革,提升地方本科高校改革的发展红利,要创新教学理念,扩展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强化实践教学;创新考核模式,强调过程操作测试与诊断,加强应用能力考核,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第四,坚持创新性应用技能人才培养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一方面,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体现共性需求,创新性应用技能发展体现个性需求。忽视共性需求,大学生长期成长阻力增加,个性发展阻力也会增加;忽视个性需求,大学生成长动力不足甚至丧失。另一方面,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也要适应社会需要,社会对人才在素质与能力上有共性需求,也有个性需求。忽视共性需求,人才应用上难以适应社会,忽视个性需求,人才应用上缺乏内激励。因此,综合素质提升要从满足学生共性需求入手,而大学生创新性应用技能发展深度和特色要从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入手。

3.“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坚持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增强教师职业发展活力

“双师型”教师从横向上要具备专业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的双重素质。为增强“双师型”教师的职业发展活力,必须合理规划职业发展,改变教师在长期精英教育下以学科知识与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首先,建立面向服务中小企业及微型企业的人才成长需要相适应的“双师型”师资。相对于大中型企业和知名企业,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成长环境较差、有利条件小,面对竞争较激烈,内部治理结构不同,因此,这些企业生存竞争能力独特,创新之处独特,且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数量多,差异性成长特点多,大中型企业和知名企业也都是从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成长而来。因此,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成长特点和规律对未来大学生就业及成长有重要指导作用。地方本科高校应鼓励“双师型”教师向此方向发展和定位,要主动面向中小企业选择研究课题,以促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避免教师所传授的企业案例与学生未来就业成长环境“两张皮”现象。其次,以教师自身理论创新与应用技能协调发展为主要方式,建立差异化“双师型”发展路径。从横向上看,根据教师已有理论与应用知识结构及兴趣偏好,建立理论与实践均衡发展,或理论先导实践尾随,或实践先导理论尾随的发展路径;从纵向上看,通过学校实验、实训及参加社会实践、行业企业调查,丰富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技能,并根据行业、企业和职业的发展变化,对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有价值建议,包括对专业社会适用性、专业课程设置和调整、专业变化发展方向及实践教学方式创新等提出建议。再次,完善“双师型”教师考核机制,努力提高教师创新与应用能力结合水平。对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理论知识有效地向应用技能转化的教师,应用技能有效转化为创新能力的教师,根据其转化的成果给予激励,对那些理论与应用分离的成果,减少激励甚至取消激励措施。对创新性应用能力所取得的成果,由专家鉴定,确保成果有效性。

4.构建校企双赢合作关系,提升协同开放式人才培养水平

企业是一个以盈利为中心的经营单位,讲究成本和经济效益。因此,努力构建企业与高校利益共同体,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积极性。首先,地方本科高校要探索与企业、行业之间“双赢”的合作机制,从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结成产学研合作联盟,提升企业参与的感知价值,促进企业参与的主动积极性。地方高校要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共建学科专业、实习基地、特色课程、教学场所等,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其次,地方本科高校要加强与企业商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合作,克服与单个企业合作的碎片化、短期化、可选择性弱等缺陷,促进合作的组织化、长期化、可选择性强等优势,建立更加开放的办学模式。商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可以形成长期有效的合作需求,对成员企业参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也有约束和引导功能。更好地加强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既构建企业参与下的人才培养,也构建高校参与下的企业产业发展链,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链价值提升,将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融入到产业链中,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助推剂。鼓励企业家、人力资源专家等提出和设定高等教育改革议题。将应用技能型高校直接融入技术进步和产业链价值创造过程,促进创新性应用技术型高校和企业、行业及地方经济社会共同成长。再次,地方高校引导企业发展应基于企业长期价值,但又要在不同阶段上让企业感受到经济价值和竞争力提升。

5.构建动态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能力

动态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根据社会需求、学生需求变化而不断调整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运行方式,包括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培养特色等。首先,在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中,既要借鉴高职高专的应用技能培育优势,也要借鉴部属院校的研究能力提升优势,还要根据地方本科高校自身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根据学生需求及社会对创新应用能力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动态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坚持模块化课程,学生根据自身学习能力和爱好,动态选择主辅修方向,模块课程要根据学科发展和市场变化,动态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包括基础模块、核心模块、技能模块等,所设立的模块要随时间和经济社会环境变化而变化,处理好理论创新能力、 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育需要,处理好学生能力兴趣、课程体系设置和社会需求的协调,构建创新能力、应用技能、综合素质符合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育层次的需要。其次,优化“订单式”人才培养,既要考虑企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又要考虑学生的长期动态社会适应能力,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育融入到“订单式”人才培养中;要坚持资源共享、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开放办学原则,以合作共赢理念为基石,推动地方本科高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开发优质教材、组织教学团队、共建实践平台,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科研与教学互动、培养与需求对接,为师生建立教学科研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实践基地,也为区域及企事业单位提供人才支持和保障,合理调度教学资源。校内资源具有有限性,校内环境具有简单、静态的局限性,但校内资源和环境可控性强,利用效率高;校外资源具有广泛多样性、复杂性,校外环境具有动态变迁性,校外资源和环境具有可控性差,资源利用效率低,但校外资源和环境是大学生毕业后需要长期适应的环境和资源。再次,教学过程及设计个性化、创新化,避免常规化,要提供学生选择机会,增加课程教学资源,发挥学生课堂教学资源与过程选择的主体地位及教师引导功能结合。学生入学时的素质参差不齐,兴趣的多样化需要,适应社会的动态多变发展需求,这些决定创新性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是动态发展,而非永久不变的。忽视这种动态发展,就会导致用落伍的理论、技能和培养模式约束学生成长,因此,培育创新性应用技能型人才需要构建动态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顾永安. 关于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 2010 (3):79-83.

[2]余锡祥. 地方本科院校职业化转型发展与校办企业转型的核心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 (27):9-13.

[3]丁奕. 转型地方高校发展的路径依赖与锁定效应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 (6):163-168.

[4]刘振天.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与高等教育认识论及方法论诉求[J].中国高教研究,2014 (6):11-17.

[5]姚荣. 行政管控与自主变革:我国本科高校转型的制度逻辑[J].中国高教研究,2014 (11):29-34.

[6]董仁忠. 市场机制与本科高校转型发展[J].职教论坛,2014 (14):1.

[7]张应强.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可能效应与主要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2014  (6):29-34.

[8]董立平.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J].教育研究,2014 (8):67-74.

[9]董洪亮. 为大量培养本科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怎样转型[N].人民日报,2014-05-15.

[10]孙泽文,程永洲,路华清. 多维发力助推地方大学“社会化”转型发展[J].学术论坛,2013 (1):216-219.

[11]孟庆国,曹晔.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路径选择与内涵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3 (18):68-71.

[12]张应强,蒋华林. 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14 (6):1-8.

[13]陈锋. 关于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4 (12):16-20.

猜你喜欢
技能型创新性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转型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沣芝转型记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