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师范大学科研创业

2015-10-15 04:02王楚鸿
高教探索 2015年7期
关键词:科研工作师范大学转型

王楚鸿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厅学科建设专项资金项目“广东高校协同创新能力提升体制机制研究”(2012ZCZX0007)的成果之一。

摘要:大力发展科研工作是转型期师范大学的迫切任务,师范大学只有以创业的精神推进科研建设才能促进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为师范大学顺利转型提供支撑。该文以H师范大学为例,探讨转型期师范大学科研创业的目标、机会、途径与成效。研究发现,战略调整、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创新和空间拓展是转型期师范大学科研创业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转型期;师范大学;科研工作;创业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以来,在面对内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情况下,我国师范大学整体进入了转型期。“转型”是师范大学主动求变、适应新环境和寻求新发展的战略性调整和“行动自觉”,也是师范大学开启的新的创业历程。“转型”对科研工作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发展要求,师范大学只有以创业的精神,大胆改革创新、开拓进取才能实现科研工作的跨越式发展,为学校的整体转型提供重要的支撑。进入转型期以来,H师范大学(以下简称“H大学”)在科研工作中积极创业,科研工作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促进了学校的顺利转型和整体实力的提升,其科研创业的探索与实践值得借鉴。

一、师范大学转型与科研创业

(一)师范大学转型的背景与主要任务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进入世纪之交的我国师范大学同时面临着内外部多重的转型压力。从外部大环境来看,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的背景下,各国竞争日趋激烈,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大学的作用不断提升,日益走进“社会的中心”,包括师范大学在内的所有大学均面临着以大改革谋求大发展的机遇和压力。而在我国,高等教育也正处在变革和发展的重要关头,面临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私营化、终身化和国际化”[1]等一系列重要的议题和由此带来的冲击,同样对师范大学的改革与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从教师教育体系的内部来看,在国际普遍推行教师教育专业化、大学化、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传统封闭定向型的师范教育体系面临着与国际接轨和转型的压力,国家开始从宏观政策层面推进教师教育体系的改革。1995年我国开始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制度,逐步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从1999年开始,国家允许综合性大学和非师范类高校开办师范专业,开放性的教师教育体系改革走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同时,国家也在着手改变原有师范教育体系存在的“职前教育与入职教育、职后教育脱节”的状况,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此外,社会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基础教育的改革也对师范大学的改革与转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内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使师范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生存压力,也为其实施战略转型带来了契机。在内外部压力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师范大学整体进入了“转型期”,几乎所有的师范大学都对自身的发展定位作出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除以北京师范大学为首的几所部属重点师范大学将发展定位为“教师教育特色”、“综合性”和“研究型大学”外,其他大部分的师范大学均将自身的发展目标定位于“教师教育特色”、“综合性”和“教学研究型大学”。[2]也就是说,师范大学的转型目标和任务基本上包括几方面的内容:一是从传统封闭的师范教育向现代开放的教师教育转型;二是从传统师范大学向综合性大学或综合性师范大学转型;三是从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或研究型)大学转型。而对于H大学而言,作为一所跨入“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的省属大学,转型的目标还包括“从省属重点大学向国家重点建设大学的转型”。

(二)创业视角下的师范大学转型

对于任何一所大学而言,重大的战略转型绝非易事。转型意味着更大的风险和艰辛,可谓前途漫漫,需要师范大学以破釜沉舟的巨大勇气和敢冒风险的精神,在新的生存环境中大胆创业,义无反顾地开始新的征程。

在汉语中,“创业”的意思是指“开创基业”(《辞海》)或者“创办事业”(《现代汉语词典》)。在创业学上,创业(Entrepreneurship)往往具有“新事业的创造、新风险企业的发展、新事业附加价值的创造、通过整合资源和机会的产品或服务创造、为了抓住感知机会的资源筹集、创新”等意思。[3]史蒂文森(Stevenson)认为,创业是不拘泥于当前资源条件限制下的对机会的追寻,是主体“通过整合一系列的资源,利用机会来创造价值的过程”[4]。随着创业理论的发展,“创业”一词不再局限于新公司的创办,而是扩展到几乎所有新组织或已定型组织的创业。由米勒(Miller)等提出和发展的公司创业(CE)理论,致力于研究已定型组织内的创业行为,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各样的组织,所以也被称为“组织创业”理论。张映红认为:“公司创业就是与已建公司紧密联系的创业决策、过程及其结果。它是建立在识别市场机会和资源新组合基础之上,以创新和战略变革为核心的组织行为和组织特征。”[5]沙玛和克里斯曼(Sharma & Chrisman)认为,公司创业的主要形式包括战略更新、创新和公司风险(指组织内建立新商业组织或开拓新业务的活动)[6]。

显然,从创业理论的视角来看,师范大学的转型就是一种典型的组织创业,是师范大学及其成员作为一个整体的创业行为,它涉及到一系列的“以创新和战略变革为核心的组织行为”[7](如学校发展战略的重新定义与调整、学校的管理创新与学术创新、学校新业务的拓展和新机构的成立等),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的变革与创新,创造性地整合一切可用资源,更好地利用新的发展机会,创造满足社会与自身发展需要的价值,实现自身的顺利转型和跨越式发展。

(三)转型期师范大学科研创业的迫切性

长期以来,师范大学对科研工作普遍重视和投入不足,科研水平不高,学术氛围不浓,各学科科研发展不平衡,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较弱,高端成果产出不足,科研创新能力不强,科研服务能力较弱,科研贡献率偏低,无法满足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与其他大学的科研竞争中也往往处于不利地位。而科研的弱势往往带来大学排名和资源分配的劣势,严重制约师范大学的发展。因此提高师范大学科研工作水平迫在眉睫。而从转型的目标来看,不论是从传统师范大学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型、从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或研究型)大学的转型,还是从省属大学向国家重点建设大学的转型,提高科研工作水平都是其核心任务和迫切要求,也是决定其能否顺利转型的关键之一。而要大幅度提高科研的实力,按部就班、墨守成规显然不行,师范大学只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大胆创业,才能实现科研工作的大发展。

二、科研创业的目标与机会

(一)科研创业的价值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对于高校科研创业来说,确立创业目标(价值目标)是创造价值的前提。价值论认为,价值目标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是具有层次性的。价值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之间是相对而言的,某一层次的价值目标往往既是实现更高层级价值目标的“手段价值”,也同时是下一层级价值目标努力实现和追求的“目的价值”。[8]通过分解可以发现,对于师范大学而言,科研创业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学校科研工作的整体实力,核心的目标包括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和提高科研服务能力两方面,而具体目标主要包括提高学科平台整体实力、提高科研队伍整体实力、提高科研项目(经费)竞争能力、提高科研成果产出能力和提高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等。显然,具体目标既是层级较低的“目的价值”,又是实现核心目标,继而实现总体目标的“手段价值”。

(二)科研创业的机会

在汉语中,机会往往指恰好的时候、有利的时机和机遇。在创业学中,“机会”是指通过创造性地整合资源来满足市场需求并创造价值的可能性[9]。在转型期,师范大学面临着快速变化的生存环境和诸多的挑战,但正如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所认为的那样,变化提供人们创造新颖事物的机会,绝大部分创新与创业都是利用变化而达成的[10]。对于师范大学来说,“转型”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能否利用转型中的“变化”带来的机会和“可能性”,是其能否成功创业的关键。

具体而言,转型期师范大学科研创业的机会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1)发展科研工作成为迫切的目标和追求,巨大的内外部需求将成为其突破传统藩篱、凝聚共识、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推动科研发展的强大动力;(2)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科研工作的巨大投入为科研创业带来难得的机会,如在2001-2013年期间,我国每年R&D经费支出从960亿元增长到11906亿元,R&D经费占GDP比重从1.0%增长到2.09%[11];(3)师范大学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为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创造条件,有利于新科研领域的拓展;(4)对于“211”师范大学而言,“211工程”建设为科研创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包括一定程度上的垄断地位优势、巨大的经费投入优势、政策优势、品牌优势等;(5)良好的外部环境为科研创业提供有利的保障,包括良好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区位优势等。

三、科研创业的路径与策略

机会为创业和价值创造提供了可能性,但能否成功创业的关键在于能否进行创造性的资源整合以利用和把握机会,这涉及到一系列的改革、创新与调整,内容涵盖从战略更新、组织创新到新业务拓展的多个层面。在转型期,H大学正是通过主动调整科研发展战略,推动一系列的改革创新,拓展新的发展领域,从而创造性地整合校内外一切可用资源,把握新的发展机遇,促进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

(一)以战略调整为先导,凝聚人心形成合力

作为传统的师范大学,H大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一直是一所教学型大学。1993年底,在力争进入“211工程”建设行列的酝酿阶段,学校提出了“坚持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的新的发展定位,开始吹响加快科研发展的号角。1996年进入“211工程”建设行列后,学校正式开始了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型。1999年在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学校进一步明确“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使学校进一步向教学科研型大学转变”。在2004年的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学校进一步提出了“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并提出了实施“科研强校战略”,把科研工作提高到重要的战略性地位上来,并在其后得到不断确认和有效推进。“教学与科研并重”观念的确立和“科研强校战略”的实施,为科研创业凝聚共识、整合资源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二)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创造性整合校内外科研资源

学科既是科研工作的支撑平台,也是科研资源的重要载体,科研工作中的人、财、物等有形资源和学术品牌、关系资本等无形资源往往与学科紧密相连。学科建设必然涉及到从宏观到微观多个层面的科研资源的调整、统筹与整合,包括已有资源的优化组合、新资源的合理投放和对外拓展资源等。因此,学科建设往往成为创造性整合科研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科研创业的关键一环。

H大学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在转型初期就确立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推进科研工作”的发展思路,并积极进行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在“211工程”一到三期建设中,学校都将学科建设作为最核心的部分进行重点规划和论证;制定了《2000—2004年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和《2004-2010年学科建设规划》,从宏观上规划学科的发展;在学校的“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中,按照“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注重特色、动态发展”的原则对学科建设进行进一步的科学规划;等等。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H大学紧紧抓住“211工程”建设、国家与省级重点学科申报和学位点申报三大发展机遇,大力调整学科结构,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凝练学科方向,凝聚科研合力,提高资源效率,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与实力提升,并不断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促进科研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为了加强学科建设,学校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大学科建设的投入。在“211工程”一到三期建设中,学校先后共设立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2个,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5个(这些项目大多体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投入学科建设经费4.1亿元,占“211工程”建设总经费的48.7%,并投入巨资进行基础条件的建设,使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经过重点建设,H大学学科实力明显提升,促进了科研工作的全面发展。1999年后,该校新增国家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18个;新增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93个;新增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42个;新增博士后流动站14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0个。目前,该校共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22个省级重点学科、1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8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博士后流动站、10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学位点总数跃居全国师范院校前列。同时,H大学顺利完成了学科结构的调整优化,构建了多层次的学科发展体系,形成了“支持教育改革发展优势学科群”和“服务现代产业体系优势学科群”两大优势学科群,学科建设与科研发展实现了良性互动。

(三)以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构筑科研创业的高端智力平台

科研创业的核心资源是人力资源,提高科研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在于加强科研队伍建设。进入转型期以来,H大学充分利用“211工程”建设的有利时机、国家和地方高层次人才引进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及社会优秀人才大量涌现的大好时机,以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和“人才强校战略”,推进队伍国际化、博士化和本土化,整合校内外一切有利资源进行队伍建设。主要的改革与建设措施包括:实施人事分配制度改革(1999年);实施优秀拔尖人才特殊岗位津贴制度(2002年);实施“211工程”“师资队伍建设”项目(2003年和2008年,先后投入1.6亿元);出台《关于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若干意见》和配套文件8个(2005年);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2010年后,引进人才包括“千人计划”获得者、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与领军人才、外籍院士等,获得政府人才引进专项资助约1.2亿元);启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3133”计划(十二五期间);等等。

队伍建设明显改变了H大学高层次人才不足的状况,科研队伍实力得到了全方位、实质性提升:近10年来,学校引进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含双聘)和外籍院士9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中,入选国家“千人计划”6人、广东省领军人才6人、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带头人及核心成员20人,入选“珠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同期,学校培养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0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4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4名,广东省首届优秀社会科学家2人,“香江学者计划”入选者4名。同时,学校还形成了数十个有实力的高层次学术创新团队,有力地支撑了科研工作的发展。

(四)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加大投入,激发活力

为了推动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转型期H大学在1999年和2005年先后进行了两次较大的科研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改革理顺科研管理的体制机制,建立立体化的科研激励制度,有效整合各种资源投入科研工作,明显激发了科研工作的活力。

1.理顺管理体制,加强科研机构建设。在第一轮改革中,学校结合学院制的改革,通过“精、转、并、撤”,调整了科研机构的布局和科研编制的流向,建立起以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为主体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体系,形成了有利于科研人员流动和管理的机制。在第二轮改革中,学校按照“分类管理、清晰评价、加强激励、优胜劣汰”的原则,将科研机构分为A、B、C三类(分别代表上级批准机构、校级机构和院级机构),分别制定了入选标准、绩效指标、权利义务和考核管理办法,并加大投入与激励的力度,为科研机构建设注入活力。经过创新管理和加大投入,科研机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A类机构从1999年的2个增加到2013年的39个,同时还建立了46个B类机构和大批的C类机构。

2.创新激励机制,激发科研活力。上世纪九十年代H大学开始对教师完成的科研业绩进行奖励,但总的来说,激励力度不大,内容单一,激励效果并不理想。2005年,学校启动以“加大力度、清晰评价、规范管理”为指导思想的新一轮科研体制改革,将科研激励制度创新作为改革的重点,加大投入与激励力度,大大激发了科研工作的活力。

首先,以清晰评价为前提,出台系列激励措施,包括《科研成果与业绩评价方案》、《科研业绩津贴计算办法》、《重大科研成果或项目合作人员贡献认定规定》、《高级别科研成果奖励办法》、《院系年度科研经费任务的规定》、《科研业绩的岗位要求》、《关于科研项目经费配套的若干规定》等,构建了覆盖面广、层次性强、更加科学的立体化科研激励体系,激励力度比原来普遍增加几倍到十几倍。

其次,以目标激励为导向,启动“科研三大行动”,冲击高端科研指标:其中“增重行动计划”以增加学校重点学科、重点科研平台为目标,对各单位提出若干年内的具体奋斗目标;“科技冲顶行动计划”以当时学校达到的各项科技指标的最高值或最高档次为基准,要求科技人员在此基础上冲击更高的目标(如获取国家级奖励、发表《NATURE》或《SCIENCE》论文等);“攻坚行动计划”则立足于组织科研人员攻克重大科学与技术难题。三大行动计划的实施为全校科研人员确立了相对具体的追赶目标,成为激励科研人员的强大动力,促进学校在一系列核心科研指标上不断获得突破,整体提升了科研的层次,是大胆创新、有效实施目标管理的成功例子。

3.整合各种资源,加大科研投入。一是通过“211工程”建设加大对科研工作的投入,在“211工程”第一到第三期总计约8.5亿元建设经费中,大部分投向与科研工作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二是通过有效统筹校内资源加大对科研工作的投入力度,如以科研业绩奖励为例,2010-2013年,学校每年发放的科研业绩津贴保持在三千万元左右;又以“科研三大行动计划”为例,学校共投入经费一千多万元。三是通过高层次项目配套、建立青年教师科研启动项目、优化科研机构编制管理等形式,加大对科研工作的投入。

(五)以“顶天立地”为导向,大力拓展科研发展的空间

在转型期,H大学在科研工作中坚持以“顶天立地”(所谓“顶天”主要是指开展高端科学研究;“立地”主要是指理论结合实际,着力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纽带,努力争取研究经费,积极开展科研服务,大力拓展科研工作的发展空间。

1.以创新为灵魂,积极开展高端科学研究,提高科研竞争的能力。H大学利用国家和地方加大科研投入的有利机会,着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大力拓展科研经费来源。一是努力增加科研申报的数量。具体措施包括:出台一系列鼓励科研申报的奖励和考核办法,加强宣传发动,提高科研参与度;充分发挥管理部门、学院和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去搜索和拓展新的领域,提高申报类别和数量等。二是努力提高科研申报的质量。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对申报信息的跟踪、研究,提高科研申报的针对性;加强团队组织,以团队优势争取重点平台、重大项目;建立项目申报的“筛选”机制,完善项目申报的质量管理;做好项目申报的全程跟踪工作等等。通过这些努力,H大学实现了项目申报数量与命中率的同步提升(如1999-2013年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增加9.5倍,命中率从16.7%提高到28.6%),同时在重大项目的承担上也屡屡获得新的突破,科研经费快速增加。

2.以服务为导向,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与协同创新,提高科研服务能力。科研服务是高校科研工作亟待进军的广阔天地和巨大市场。为了拓展学校的发展空间,H大学在改革中提高了对横向科研服务、产学研合作和科研成果转化的奖励力度。同时,加强联通校内外的“外围机构”的建设,为产学研合作与科研服务搭建平台、打通关节,推进“学术资本化”与知识成果的产业化[12]。首先,在大力加强科研机构建设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在整合多学科力量,开展综合性应用研究,推进产学研合作方面的作用;其次,积极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先后建立了一大批的孵化机构和高科技企业,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如大学科技园、产业园、产业化基地、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技术研发基地、高新企业等;再次,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社会服务与产学研合作处),大力推进科研服务与产学研工作。

通过这些努力,H大学横向科研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产学研工作也得到了较好推进,为社会与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从1999年到2013年,该校横向经费从151.2万元,增加到6709.9万元,增长了43.4倍,横向经费占总经费的比例从13.4%提高到39.1%,大大改善了单纯依靠纵向项目的“瘸腿型”发展格局。在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学校重点推进一批产学研项目的发展,在高亮度发光二极管核心技术研发、电化学储能材料与技术、大气环境监测与水污染治理、清洁能源材料、高端光电子器件、特种光纤技术、光伏太阳能、彩色动态电子纸、花卉培育、水产养殖、语言障碍诊治系统研发等多个领域获得了明显的进展,部分项目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此外,学校还积极引导、鼓励相关学科深度参与各级政府部门的决策咨询服务和面向社会的综合性服务,在社会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转移、心理健康服务、体育运动服务等多个领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受到政府部门和社会的充分肯定。

四、科研创业的成效

创业成效是价值创造的体现。经过十多年的大力改革发展,H大学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创业成效显著,科研创新能力与科研服务能力均得到明显提升,竞争力不断增强,为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类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既创造了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也创造了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价值。

(一)科研项目规模、层次明显提升,科研结构更加合理

首先,科研项目经费大幅增加。1999-2013年间,立项纵向项目数从73项增加到428项,增长5.9倍;科研项目总经费从1128.1万元增加到17146.9万元,增长了14.2倍。其次,承担高级别科研项目能力明显增强。1999-2013年间,国家级项目立项数从8项增加到113项,增长了13.1倍;经费数从64.5万元增加到6467.0万元,增长99.3倍,年均增长39.0%,国家级项目经费占纵向项目总经费的比例也从6.6%提高到62.0%。从经费构成上看,学校已经实现从主要承担省、厅级项目的大学,向主要承担国家级项目的大学转变。同时学校在承担重大项目(如“863计划”、“973计划”等重大科技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重大人文社科项目)方面竞争力越来越强,单项项目经费屡创新高。再次,科研结构更加合理。通过大力开展横向研究与科研服务,纵横向项目比例更加协调。同时,在稳定提高社科工作的基础上,通过重点加强相对较弱的科技工作,在较大程度上克服了原来存在的“文强理弱”现象,科研结构更加合理(根据武书连《中国大学评价》,2002-2013年间,该校自然科学研究的得分从2.53分增加到6.84分,排名从92名提高到72名)。

(二)科研成果数量、质量同步提升

在1999-2013年间,不仅各类科研成果的总量都有明显增加,而且科研成果的质量也有明显的提高。如三大索引(SCI、EI和ISTP)收录论文数增长16.3倍(从62篇到1073篇);授权专利数增长26.0倍(从3项到81项);SSCI收录论文数增长4.8倍(2006-2013年,从6篇到35篇),学校认定的重要社科论文(A类以上)增长6.4倍(2006-2013年,从56篇到416篇);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不断增加;等等。近年来,H大学在高层次成果发表和获奖上屡获突破,在《Nature》、《Science》和国际各学科顶级刊物发表高影响因子论文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并先后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我国人文社科成果最高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实现国家科技奖零的突破),显示了学校科研实力的整体提升。

(三)科研排名、得分稳步提升

经过十多年的创业,H大学科研工作获得了快速的发展,部分科研指标已经居于全国师范大学和全国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前列,科研得分和综合排名也稳步提升。根据武书连大学评价体系,在2002-2013年间(注:该评价体系从2002年后相对稳定,本文仅比较2002-2013年度的情况),H大学的科学研究得分从6.37分提高到11.98分,提高了88.06%,科研排名从78名提高到59名,提高了19名,成为促进学校综合排名提前(从73名提高到58名)的重要因素,为学校的顺利转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五、小结

综上所述,在转型期H大学主要通过战略调整、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创新和空间拓展等途径有效实施科研创业,促进自身的顺利转型(其原定的转型目标都已基本完成)。从“创造性资源整合”的角度来看,它们之间紧密联系、各司其职。其中,从战略高度调整学校的发展方向和资源的流向,为推进科研创业提供前提和动力;学科建设从多个层面实现对科研资源的整合、优化与提升;队伍建设为科研创业提供高素质的、最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资源;体制机制改革与制度创新不仅提高科研运作的效率,通过强化激励作用为科研创业带来活力,而且也是从制度的层面对各种科研资源的合理调配与整合,是以制度的创新促进资源的整合和科研的创新;空间拓展是大学把握外部环境各种科研发展机遇的具体落实,是科研创业从内涵建设走向外延拓展的必然延伸,是科研竞争力提升和服务能力提升的体现和必然结果,而空间拓展和机遇的把握必然涉及到一系列资源的整合(如研究团队的整合,实验场所、仪器设备、信息资料等软硬件条件的整合等)。因此,师范大学科研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创造性地整合资源,以利用和把握机会。而科研创业中一系列改革与创新的目的,一方面在于对资源的创造性整合本身,另一方面则在于通过对师范大学自身的变革,提高其利用一切可用资源去创造和把握机会以创造价值的能力。

显然,H大学以科研创业为突破口推进自身的转型升级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其创业经验与教训(不可否认仍然存在许多需要改进之处,如在更好整合科研力量开展大型科学研究、培育学科生长点、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提高科研服务能力等方面,其提升空间仍然很大)均可为鉴。但必须明确的是,师范大学的转型是一个多重目标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涉及到教师教育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层次提升、学科专业综合化发展、办学资源拓展等一系列的问题,科研创业只是推动师范大学转型的重要手段之一,必须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将其纳入学校发展的整体视野来宏观规划,才能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协同发展,而不至于顾此失彼。

参考文献:

[1]潘懋元.现代高等教育思想的演变——从20世纪至21世纪初期[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43-180.

[2]钟晨音.师范大学转型过程中发展目标定位的解读与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2008(2):29-34.

[3]Gartner W. What are we talking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entrepreneurship[J]. Journal of Venturing, 1990(5):20.

[4]Stevenson, H. H., H. I. Grousbeck, M. J. Roberts, and A. Bhide. New Business Ventures and Entrepreneur[M]. Homewood: Irwin. 1999.

[5][7]张映红.公司创业战略——基于中国转型经济环境的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0.

[6]迈克尔 H. 莫里斯,唐纳德 F. 库拉特科.公司创业——组织内创业发展[M].杨燕绥,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3.

[8]李德顺.价值论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25-133.

[9]Schumpeter, J.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4.转引自王朝云. 创业机会的内涵和外延辨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6):23-30.

[10]张玉利,李新春. 创业管理[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78-79.

[11]国家统计局.全国年度统计公报[EB/OL]. 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ndtjgb/,2014-12-30.

[12]希拉·斯劳特,拉里·莱斯利.学术资本主义:政治、政策和创业型大学[M].梁骁,黎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科研工作师范大学转型
运城学院召开2022年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大会
西安航空学院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我校召开科研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转型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Courses on National Pakistan culture in Honder College
Film Music and its Effects in Film Appre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