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月江
一位退休公务员与妻子省吃俭用,用自己一生的积蓄建起百姓书院,免费向读者开放,由此赢得世人称赞,2015年他家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一
我与衢州百姓书院主人李丁富先生并不相识,但知道他曾在温州市委宣传部当过副部长,心想,自己认识几任温州日报的总编,他应当熟悉,见面后一定会有共同语言。
近秋的一日,满目绿荫中,小友汉龙开车送我去拜访丁富先生。
百姓书院所在的云溪村与城区只有十多分钟车程。公路边的村子口立着一座简单的书院木牌坊,深入村里,书院竟相当气派:面南,大门两旁蹲着两尊石狮子,赫然一座大宅院。
衣著朴素的丁富先生在门口相迎。互通姓名年岁后,丁富先生开心地说:“虽然我个子比你小,你却是我的小老弟啊!”我报了几位老总的名字,他说都是好朋友。我说我在上世纪80年代去过龙港和桥头采访。他说他从20岁到70岁在温州生活了50年,从林技员开始,当过机关干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党校校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文成县县委书记,退休前任市发改委主任,是温州起飞的参与者和见证人……这样一来,两人之间的话就多了。
进门左转,碑廊一边小桥流水,竹园墙角有亭翼然,曰“根亭”,丁富先生说,要记住自己的“根”在百姓之中,故名。碑廊墙上镶嵌着100方石碑,其中有廖沫沙、费孝通、朱厚泽、王光英等人相送的书迹,可以传之后世。正当我欣赏碑文出神时,陈太一声“开饭了”,让我吃了一惊。丁富先生哈哈一笑:“你快回头看水塘里,老太是给红鱼儿喂食。”陈太颇自豪地说:“我的话,红鱼儿听得懂。每次喂食前一叫,它们就从四面八方游过来。”果然,一群尺余长的红鱼在水中上下翻腾,争食馒头碎块。
真正的农家乐啊!
丁富先生告诉我,经常有朋友来看望他,都说他过的是陶渊明的日子。丁富先生并不认同。他对我说:“我比陶渊明快活多了。陶渊明的隐居生活是出于对现实的无奈,但我享受社会环境,享受乡情和人情。比如,我们夫妻种的瓜果蔬菜,除了自己吃,经常送给四邻;邻居也常有农家小物回赠,有时早晨开门,就有乡邻送的新鲜蔬菜放在门口。前几天温州的亲戚来,隔壁邻居特地包了好多粽子送过来。”
我说:“陶渊明只是‘抚孤松而盘桓,而你呢,是‘友四邻而开怀。”他点头称是,并说:“我有一副自拟联‘有书真富贵;无求活神仙,你看如何?”我说:“好极,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相比,境界在‘有我‘无我之间。”丁富先生书法亦佳,他的自拟联就自书而挂在书房里。
二
类似这样的“农家乐”,在衢州自有不少,但丁富先生却把它建为百姓书院,成了附近农民休闲和求知的好地方。
说起书,丁富先生领我参观他的藏书。
藏书在主楼。楼下有四间书斋。一曰“走遍中国”,里面的厨柜整整齐齐、满满当当摆放着斋主在各地演讲用的讲稿、图片和音像资料。当年丁富先生于工作之余,出书《老百姓经济学》《草根的力量》《创造奇迹的温州》等22种,以及“温州改革丛书”10种,几乎全讲经济改革和“温州模式”,内容具体,事例鲜活,针对性强,反响颇烈。因为这些著作,丁富先生被香港社科院评为经济学博士,并应邀赴香港、澳门和台湾作过多次报告。1997年,在国家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人民日报社、温州市政府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中外记者会上,丁富先生将1万册《温州之谜:中国脱贫致富的成功模式》,赠送给全国592个贫困县。1998年至2007年退休的10年间,丁富先生应邀走遍全国,作报告600余场。二曰“走活经济”,内里存放有关温州改革开放的大量资料与相关报道。三曰“走读浙江”,藏有关浙江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诸方面的图书,以及浙江作者创作的文艺书籍。四曰“走进国家”,藏书以当代政经类图书为主。
百姓书院共藏书25000余册。丁富先生又在楼下楼上辟出珍品室和孝文化室、忠文化室、家史家训室,以及国学馆、衢州学者馆。其中,珍品室以古籍为主,收藏有康熙五十五年刻印的《康熙字典》、光绪六年衢州刻印的《劝戒近录》等。丁富先生业余时间喜欢看书,吃用省下来的钱只是买书。“文革”前他从旧书店里淘来的这部《康熙字典》,时价400元,耗去他整整一年工资。国学馆收藏传统文化名著。衢州学者馆则收藏衢州籍作家的各种著作。
此外,百姓书院专门设春泥计划图书角,放了不少通俗图书、农技图书和《钱江晚报》《衢州日报》《衢州晚报》以及几份文摘类报纸,还有期刊杂志。
丁富先生又搞了讲座厅,自己开课讲课,或供单位、学校办班之用。
主楼后面是菜园,种着各种豆果蔬菜,间杂花木,又有丝瓜之棚、莲荷之塘,嫣红嫩黄,蝉鸣鸟啾,一派生机。这里是丁富先生打造的农耕文化博览园。靠墙长廊里陈列着风车、水车、稻桶、锄头、犁耙、石碓、石磨、大杆子秤等大型农具,还有水桶、水缸、木盆、木勺、木梯、锄头、升斗等生活用具。长廊尽头有乡愁馆,里面有旧时农村百姓的生活日用品,从各种绣品、银饰品,到小孩子的老虎头帽子、大姑娘的肚兜、小脚娘娘的三寸莲鞋,甚至蓑衣竹笠,以及橡胶雨鞋普及之前的牛皮钉鞋,品类繁多,还有各式各样的烟具、茶具和农家自制米糕面饼的花式印模……丁富先生还请泥工砌了老式柴灶和自酿烧酒的作坊。所有这些江南农家曾经拥有、使用过的,现时早已消失了的东西,大大小小700余件,展现出一幅幅生气盎然的农耕文明的画面,是中华优秀文化“耕读传家”的鲜活例证。
三
百姓书院是丁富先生自建的书院,我在想,一个退休公务员,哪有这样的能力?这书院占地6亩,主楼为两层五开间两厢,仿徽派风格,边上有一些辅屋,落地建筑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
品茶时,我终于婉转地提出了花钱的问题。
丁富先生回说,他退休后作了600多场报告,讲课费加上30余种著作、总计印数近百万册的版权稿酬,到2007年就有了300多万元人民币的积蓄。钞票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自己用掉才算自己的钱。由于年轻时就喜欢藏书,就萌生了在老家云溪建书院的念头。尽管自己17岁离开家乡到丽水读林校,此后一直在温州工作和生活,但“根”毕竟在衢州啊。于是,他给时任衢州市领导写了封信,申述自己要在故乡建书院的愿望。很快,这封信被批给云溪乡:“有无此事?请调查。若真,请支持。”乡里迅即将查清了的情况汇报给市里。此后一路绿灯,作为衢州市的文化建设项目之一,省里也特批。经过一年时间,房子就造好了。2008年4月23日,百姓书院开放。
“如何维持运转?”
“这很简单,过日子呗。一是我们老俩口在这里养老。二是免费开放,不收读者和参观者一分钱,就像接待邻里串门。”
丁富先生建有台账。2014年有记录的,就接待了3559人次参观,还不包括平时来“休闲”看书的村里人,以及寒暑假来看农具、家具和民俗展品的学生。2014年,浙工大一批学生“社会实践”来百姓书院住了十五天,男的住会议室,女的住小房间,丁富先生未向他们收取分文费用,而且仅电费就贴去1900元。百姓书院开放以来的7年间,举办过100多场会议或讲座,也都免费。
“两位的工资垫进去够用否?”
丁富先生回说,不足部分子女补。
丁富夫妇有一儿一女。儿子在温州工作,女儿在杭州工作,都已成家。儿子女儿早已有话放着:“我们不要爸爸妈妈钞票,我们只要爸爸妈妈健康。爸爸妈妈喜欢做的事情,只要他俩愿意,只要他俩快乐,我们做儿女的,就支持,就高兴。”
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这一个平平淡淡的退休干部之家,2015年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5月15日,李丁富、陈佩玉夫妻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嘉奖。
大凡做事,总有出发点。丁富先生在故乡办百姓书院,意在回报社会,意在感恩。这“恩”,是家乡父老对他的恩,是党和国家对他的恩。丁富先生两岁丧母,是吃千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新中国成立后,他有了书读,读书时生了大病,学校出钱给他医治。“我这条小命,是乡亲们和共产党给的。”这是丁富先生的肺腑之言。
(本文照片由作者提供)